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加速度” 创新服务解难题

新华财经哈尔滨4月29日电(记者邢路续)作为我国唯一承载对俄全面战略合作的国家级新区--哈尔滨新区,努力从行政审批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等入手,聚焦困扰企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促进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创新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助力黑龙江经济社会不断向好发展。

破解企业“办事难” 行政审批再提速

  一段时期以来,政府机关行政效率不高、职权交叉、体外循环、多头办理等问题,曾是困扰一些办事企业和群众的顽症痼疾,也是影响当地营商环境改善的拦路虎和绊脚石。

哈尔滨新区成立伊始就充分利用承担全省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任务的有利契机,在全省率先成立了行政审批局,将原来分散在区直各部门的业务关联度大、发生频率高的行政许可事项统一划转、集中办理。

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局局长王佳说,审批局一方面从全区每一个具有审批职能的部门抽调一名业务骨干,统一集中到一个行政服务中心,共同承担多项审批任务,实现物理整合。另一方面,推行“跨行业、跨部门”的职能重塑,实行“一个岗位审批多岗位事项”,解决了原来的“部门多、盖章多、材料多、环节多、周期长”等问题,实现了“一枚印章管审批”的“化学反应”。

疫情防控期间,浙江东日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哈尔滨新区总投资100多亿元,建设国际农产品交易博览中心项目和中俄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服务项目。受疫情影响,项目前期审批手续无法正常办理,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部门派出专门工作人员与企业对接,利用线上办理模式顺利解决企业担忧的问题。

浙江东日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新区项目负责人说,哈尔滨新区项目专员对企业“一对一”指导,几乎就是保姆式的服务,电子填报的每一个步骤都发截图给企业,便于企业一次填报成功。在行政审批局企业专员的指导下,相关的电子营业执照很快就生成了。

服务企业新探索 推出“承诺+套餐”模式

如何补上“冬季漫长,有效施工期短”的天然短板,更好地为企业尽早开工做好服务?哈尔滨新区深入研究在现行法律框架下全面提升投资建设审批速度的可行路径,对社会投资工业类和仓储类建设项目实行“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审批制度改革。同时,根据企业经营范围推出了“我要开食品商贸公司”“我要开网吧”“我要开学校”等8个固定模板的系列“套餐式”服务,企业只提交一份申请材料,所有审批事项就可一次完成。

从“标准地+承诺制+代办制”审批制度改革方面来看,哈尔滨新区将投资强度、容积率、单位能耗标准、污染控制标准、税收等指标作为企业投资项目土地“招拍挂”的前置条件,与土地出让公告一并对外发布。让企业提前开展耗时较长的方案设计和材料准备,政府各审批部门全程指导和帮办代办,对通过事中事后监管纠正且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企业对标承诺,承诺即开工。

哈尔滨中翼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拿地9天后就取得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四证和七个施工手续。“按照政府提出的‘承诺即开工’的要求,企业投资项目落户后13个工作日即可开工,可为企业投资项目抢出至少100天的有效施工期。”王佳说。

哈尔滨新区还不断创新探索,为企业和群众创造更加便利的办事条件。对“一件事”涉及“多事项”进行细分式解构,把“多事项”按照“一件事”进行关联式组合,形成了“商事登记+经营许可+牌匾审批”的行政审批套餐服务模式,实现入口端“关联提交、一次提示”,过程中“同步受理、并行审批”,出口端“证照同发,多证同发”。

哈尔滨华润万象汇迫切希望能在开业前办结各类证照,哈尔滨新区为这个企业定制了“套餐式+VIP”服务模式,不到一周时间,就为入驻哈尔滨华润万象汇的28家符合入驻条件的企业同时发放了开业所需的各项手续。华润万象汇负责人李广悦说,原以为好多天才能跑完手续,没想到现在只提交一份申请材料,很快就办下来了。

异地联网同审批 跨境办理新尝试

哈尔滨新区在行政审批创新改革方面不断创新拓展,由原来的“跑一次、见一面”,到现在的“不见面、线上办”,利用互联网平台,将现有的审批业务发展到异地、异国,方便了企业审批落地。

2019年,深圳--哈尔滨高科技合作产业园项目落户哈尔滨新区。在加快行政审批改革方面,哈尔滨新区对入驻的深圳企业实行了“双向取优、标准统一、异地核验、协同审批”等异地协同审批模式,使深圳来哈尔滨投资企业共享“深、哈”两地政策,让落户企业更加安心投资兴业。

深圳--哈尔滨高科技合作产业园项目副总经理许华说,由于疫情影响,深圳方面不方便来哈尔滨面对面办理项目二期手续。哈尔滨新区行政审批局积极与深圳企业沟通,开通了远程审批程序,利用视频连线、视频勘验、协同审批的方式,只用了五个工作日就完成了异地审批。目前,项目桩基施工正在进行中,比正常工期提前了30天。

在跨国行政审批方面,哈尔滨新区与俄罗斯等国打破空间障碍,创新办理行政许可手续,走出了一条跨国协同审批的新路。

2019年12月24日,哈尔滨市新阿尔巴特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投资人杜特科夫斯基在俄罗斯拿到首张通过跨境审批发出的营业执照。哈尔滨新区根据国家赋予的在体制机制方面创新、先行先试的优势,在万科公司的俄中产业园,设立招商工作处,充分利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推出了离岸外资企业登记服务。在俄罗斯境内,投资者可在招商工作处通过互联网提出企业设立申请,由中方工作人员核验相关材料全程帮办。在哈尔滨新区,审批人员在国内开启远程审批模式,并通过手机端向俄罗斯客户发放电子营业执照,根据用户需求邮寄送达。

哈尔滨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通过这项创新举措,大大降低了外商投资企业办理营业执照的成本,提高了哈尔滨新区、黑龙江自贸区哈尔滨片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充分拓展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为今后进一步探索适合中俄两国国情的跨境行政审批制度规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李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