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战“疫”】江苏:结构性缺工与劳动力回流并存 多方合力稳就业

新华财经南京4月29日电(记者朱程 孙寅)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开放大省江苏正面临内外部因素叠加带来的稳就业压力。记者走访多地了解到,以文旅、服装为代表的部分产业遭遇发展困境,用工需求萎缩,以生鲜配送、主播带货等为代表的部分新兴行业则用工需求激增;结构性缺工依旧明显,苏北等劳务输出地区还呈现劳动力回流迹象,部分城市外来人口增速放缓。

为了在控制疫情的同时稳住就业,江苏各地正积极建设网络招聘渠道,搭建用工单位和求职者沟通桥梁;推进职业培训,提升求职成功率;强化补贴政策落实,助力企业渡难关。

企业用工需求分化明显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不少企业的发展节奏。江苏在经历了春节期间的“冰封”后,开始逐渐复苏。记者从4月15日江苏省多部门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江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面已经提升至99.7%,人员返岗率提升至94%;中小工业企业复工面84%,按工业用电测算,工业产能恢复也达到了94%。

复工复产带来用工需求的回升。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永祎表示,截至3月底,江苏人社部门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组织包车、包机、专列等,为3503家企业输送相关务工人员81523人。

一些江苏省级大项目发挥了稳就业的压舱石作用。在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内,江苏省级重大项目-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已经全员上岗。该公司通过网上招聘等方式,为企业新增就业人员400余人,同时还带动基地内两千多名农民工参与施工建设。“随着项目不断加快推进,预计到今年四季度参建人员将超过1万人,到明年施工建设的高峰期将超过3万人。”该公司人力资源经理张玉娟说。

从细分行业看,企业用工需求呈现分化迹象。餐饮、旅游、纺织服装等行业用工需求萎缩,以外贸为代表的部分行业还出现退工苗头。

“2月汽车销售大幅下滑,现在看短时间内也难有起色。这种需求低迷使企业订单减少,我们周围就有企业不得不采取给员工‘放假’的办法节省开支。”威孚集团分管运营的胥胜说,令企业矛盾的是,如果减少的订单只是延迟不可怕,怕的是在丢失,“很多供应链是独家供货的。如果等下游整车需求恢复时,你的生产没跟上,别人却能跟上时,你的机会就没了。”

为国外某知名服装品牌代工的苏州某服装企业负责人表示,该公司近五成的业务都在欧美,复工以来经历了“先开不了工——开工后外地员工来不了——员工来了后客户又减单、退单”的多轮打击,“如果这些国家疫情持续蔓延,我们就是开工也没意义。”

但疫情也带来了一些新的用工需求。“疫情令生鲜电商的发展按下‘快进键’。”同程生活创始人兼CEO何鹏宇说。为了满足激增的到家业务,一批零售企业扩大了用工规模。苏宁集团通过人才共享、开放岗位以及无接触春招等措施,今年的人才需求累计约达3万人,这比公司2019年末提出的“2020年增加员工8000人”增加了不少。苏宁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些增加的员工将主要集中在线下门店、物流等环节中。

人才供给呈现结构性缺工与人才回流并存

不只是在需求端,人才供给端也呈现出新的变化。

今年,江苏高校毕业生达58.4万人,相较2019年的56.2万增加2.2万人,在多地用工需求下降的情况下,应届生就业形势严峻。但比这更加严峻的是普通民工的就业状况。

盐城市人社局表示,疫情期间,部分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开工复工延后,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旅游、批发零售等服务业受冲击较大,用工需求不足,致使不少困难群体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就业能力弱,上岗率低。

同时,高端工种依旧紧俏,招工难、招工贵问题明显。

无锡华光锅炉董事长毛军华表示,该公司长期存在用工难问题,特别是焊工这类技术工种尤其难招。为满足公司生产需要,该公司自设焊接学院,不管招来的人之前经验如何都需要经过培训才能上岗,“最终能够胜任我们最高级别焊接工作的,依然不到两成。”

疫情也加速一些行业的人才供需重组。以新兴的车联网产业为例,疫情使不少初创型企业洗牌,由此产生了短时间内的人才供给激增,而新基建的带动效应又使企业加大招聘力度,为疫情后发展“抢筹”。“现在普通程序员好招一些,但有经验、有实力的产品经理还是‘一将难求’,市场上开出的薪酬已同比上涨10%。”华砺智行高级商务经理孙宁说。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过去是劳动力输出地的苏北地区普遍呈现出劳动力回流迹象。

宿迁市在今年春节期间共有在外务工返乡人员37.4万人,受交通、外地复工等因素影响,部分返乡人员倾向于本地求职,目前留在本地就业的有4.78万人,同比增加1.36万人。连云港市今年一季度新增转移就业0.69万人,其中,就地转移就业0.38万人,占比55.1%,同比提高10个百分点。盐城市也有4万多人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创业。

睢宁县双沟镇党委书记杨剑舒表示,当地空港产业园近年来发展迅速,已吸引一批优质企业入驻,镇里用工需求激增。“当地企业月工资已开到4000元左右,虽然比苏南少,但考虑到房价、物价,还是很有吸引力。”数据显示,该镇2018年有劳动力35860人,在镇外就业有21900人,近两年园区企业吸引返乡人员2200多人,有1300多人回乡创业和灵活就业,另有3800多人被吸引回乡参与空港开发区中的各类建设工作。“我们现在也面临缺工难题,已向邻近的安徽地区主动出击,招引人才。”

劳动力的回流,则加剧苏南等地的用工压力,推高了用工成本。“随着苏北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多特殊工种开始返乡就业。我们近10年招聘的焊工中,接近50%都是这样流失走的。”毛军华说。

多措并举稳定就业

记者调研了解到,为稳定就业,江苏省政府、企业等多方力量正在联手行动。

江苏出台政策组合拳,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的50%。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半征收单位缴费的医保部分。

连云港福东正佑照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尧表示,近期出台的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险费政策,给企业省下50多万元的用工成本,相当于每月免费为企业增加20名员工。

江苏省人社厅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已为44.6万户企业返还失业保险费26.75亿元。

为了让农民工及时到岗,江苏成立农民工返岗复工服务协调小组,建立省市县、跨部门联动对接工作机制,发挥“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平台作用,分区分级推进农民工成规模、成批次安全有序返岗,确保农民工输出有组织、健康有检测、承运有防护、到达有交接、全程有追溯。

江苏省人社厅于3月20日—6月30日开展“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搭建线上对接平台,聚焦工程机械、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13个江苏大力发展的先进制造业集群,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服务劳动者就业。截至3月27日,全省3.07万家企业可提供用工岗位74万个。

江苏各地市也因地制宜开展“自选动作”。“过去的网络招聘,大多都是投投简历。但特殊时期,网络远程面试成为不少企业的‘刚需’。”江苏常州武进区就业服务中心信息部部长强建东说,当地花了3天时间紧急上线网络现场招聘会系统,帮助企业解燃眉之急。

徐州市联合市财政局印发“线上培训”通知,鼓励全市各类企业和81家定点培训机构,开展线上技能提升培训。截至目前,已分6批公示了406家开展培训企业,计划培训总人数28861人。

企业也积极行动,探索新招聘模式。如苏宁通过“国聘行动”把招聘会放到直播间,从企业发展、工作岗位、办公环境等多角度向应届毕业生进行宣讲,约有1.7万人次观看直播,收到3200余份简历。

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咨询部副主任郭进表示,受疫情影响,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等一系列新的就业形态快速兴起并普及,为弹性就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契机。“随着智能经济时代的来临,未来将有越来越多行业和工种推广弹性就业制度,对劳动力市场将同时带来‘缩减效应’和‘增补效应’。建议从国家层面加强研究,尽快出台与弹性就业制度相适应的医疗保障、就业培训等政策,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就业的稳定增长。”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李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