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团课|中经社联合发起中国港口五四青年节主题团日活动

WechatIMG184.jpeg

新华财经北京4月29日电(记者阮晓丹 杨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港口青年们奋战在生产第一线,在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方面凝心聚力,亲身践行“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使命要求。

4月29日,中国经济信息社联合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国港口协会共同发起线上“中国港口五四青年节主题团日活动”,活动以“初心·担当——抗疫路上的青春故事”为主题,通过故事分享,展现港口青年风采,以更好服务交通强国建设,激发青年人奋斗动力。

身处抗疫前线的武汉港务集团花山港团支部书记姜莺,作为90后共青团团干部,心系防控疫情,自2月初自愿下沉社区帮扶至今近三个月不曾休息,深度参与社区消杀、电话排查、路口值守、物资团购等各项工作。“我们作为下沉干部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为普通市民竖起一道坚实的围墙,将新冠病毒隔离在外,稳人心,稳社会。”不久前,她在防疫一线写下入党申请书,誓将志愿服务的“同心圆扩大,坚守岗位,恪尽职守,直到战胜疫情的最后一天。

武汉港务集团花山港的团支部书记,姜莺.png

(港口青年:武汉港务集团花山港姜莺)

王继刚来自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港采购中心,作为疫情防控物资保障组主力成员参与了港口“战疫”。“这是一场事关民族安全的国战,这是一场事关港口和职工安全的攻坚战,没有人能置身事外。”他从春节前就驻守港口一线,一忙就是三个多月没有回家。为保障防疫物资供应,他竭尽所能寻找应急物资供应商,白天打电话、要货源,晚上忙验收、配数额,用坚守与奉献构筑起最强安全防线。他退订了回家车票,推迟已定婚期,只为一切给抗疫让路。他用坚强的臂膀努力守护万家灯火,传递希望力量。

山东港口青岛港王继刚1.jpg

(港口青年:山东省港口集团青岛港采购中心王继刚)

蔡名武是广州港南沙粮食通用码头操作部的一名普通大机司机。疫情防控期间,他第一个主动报名参加公司青年突击队,放弃个人过年轮休时间,在码头一线坚守岗位连续奋战40余天。疫情期间,广州港南沙粮食码头船舶集中到港,船舶作业时间延长,为了高质量完成粮食运输任务,他和同事们迅速投入到码头作业,全力以赴抢抓生产。今年头两个月,广州港南沙粮食通用码头共完成接卸粮食船舶19条、87.6万吨,有力保障了华南地区粮食供给。

广州港-蔡名武02.jpg

(港口青年:广州港南沙粮食通用码头蔡名武)

浙江省海港集团太仓武港码头有限公司陆玮曾服役于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海警学院,2019年7月加入“太仓蓝天救援队”,接受了医疗、水域、绳索以及城市救援等专业训练,积累了大量志愿服务工作经验。今年2月5日,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刻,他第一时间响应蓝天救援队的征召,加入到驰援武汉的队伍之中,开展了为期11天的物资配送志愿行动,向社会传递着海港人的温度。

浙江省海港集团太仓万方陆玮.jpg

(港口青年:浙江省海港集团太仓武港码头有限公司陆玮)

上海港引航员陈晨指出,引航员肩负守护水上国门防线重任,是水上国门形象的代表,引航青年更是全国2000多名引航员中的先锋队。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局势趋于稳定,但是境外疫情蔓延,形势严峻。引航工作有其特殊性,引航员在工作中无可避免地要与境外船员直接接触,风险极高,引航第一线成了抗疫前线。在上海,穿着密不透气的防护服进行长达6个小时的引航任务已成常态。为将危险降至最低,工作中不能进食不能饮水,随着气温升高,“内衣湿了又干,干了又湿”,一次引航就会消耗极大体力,但引航员们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

上海港引航站演讲材料-陈晨.JPG

(港口青年:上海港引航员陈晨)

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安环部副经理、疫情防控办主任王学军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主动担当,创新作为。1月25日凌晨,他参与协调“津港轮32”安全护送工作人员到达存在疑似染病人员的豪华邮轮“歌诗达赛琳娜号”,为快速排查检测疑似染病人员赢得宝贵时间。作为拖轮船长,他结合自己积累的经验,发挥专业特长,明确拖轮作业疫情防范重点,制定疫情防控“五色图”,规范天津港区域拖轮作业疫情防控工作标准。4月5日,他还现场指挥协调各参与作业拖轮,全程协助存在疑似染病人员的集装箱船“马士基杭州”轮靠泊天津港。

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王学军-.JPG

(港口青年:天津港轮驳有限公司王学军,图右)

吉布提位于非洲东北部,地理位置优越,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国家。据招商港口吉布提国际自贸区项目安全技术部副总经理李舵亮介绍,该项目由招商港口在吉布提投资、建设、运营,将“前港-中区-后城”的PPC综合模式复制到吉布提,打造成“一带一路”中吉合作的典范之一。他与同事们并肩作战,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坚守岗位,为吉布提抗疫防疫,维持正常生产运作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获得吉方政府的肯定。

招商港口吉布提国际自贸区-李舵亮.jpg

(港口青年:招商港口吉布提国际自贸区李舵亮,图右)

招商港口业务覆盖全球6大洲26个国家和地区,招商局港口集团人力资源部副总经理康海华从2020年1月起就一直奔赴在抗疫第一线,负责招商局港口全球抗疫物资的采购、运输。在膝盖受伤后,康海华“轻伤不下火线”,仍然坚持工作,由家属担当她的司机和搬运工。在过去的两个月,由她带领两位同事组成的3人特工队,圆满完成了310万防疫物资的采购、报关、订舱、运输,为旗下港口近三万名海内外员工保驾护航,做到了“不停工、不停产“,实现了“零疑似、零确诊”。

招商局港口集团康海华1.jpg

(港口青年:招商局港口集团康海华)

蔡鹏是水运科学研究院经济政策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的一名青年研究人员,他表示,作为水运科研国家队的后备军,青年同志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结合专业特长和科研工作积极“战疫”,分析我国港航业受到的影响,研究应对措施,为行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提供智力支撑。据介绍,从1月下旬以来,研究中心先后投入60人次开展疫情相关跟踪研究,“不见面”调研国内65家港航企业,搜集整理100余个国家和地区为应对疫情发展所采取的管制措施,形成智库建言、专题研究成果、调研报告等15篇。

水运院蔡鹏.jpg

(港口青年: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蔡鹏)

中国经济信息社经济分析师刘梦瑶表示,港口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中国经济信息社充分发挥国家信息平台优势,致力于让世界听到港口声音。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港航业亟需向瞬息万变的市场传递行业声音,稳定市场信心。中国经济信息社打造的中国港口高质量发展平台推出了“港口看经济”系列策划,用英、西、葡、日、阿等多语种对外发布港航信息,并探索以短视频方式讲述港口“抗疫”故事,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希望港口行业青年都参与到这一国家级信息平台的建设中来,充分发掘港口行业的信息价值,向世界传递中国港口的声音。

刘梦瑶照片.jpg

(港口青年:中国经济信息社经济分析师刘梦瑶)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刘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