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研报】四月金融数据解读:宽信用起成效 信贷社融双增长

新华财经北京5月13日电(经济分析师蔡翔宇 刁倩)5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2020年4月的金融统计数据。从数据上看,信贷结构表现亮眼:住户部门的短期贷款显著增加;新增社融超预期,信贷规模放量以及企业债大量发行贡献大部分增长;M2同比增速11.1%,继续保持高位,创近三年来新高。在逆周期调整力度加大的情况下,货币偏宽松的环境短期内将不会改变。4月份的信贷、社融数据同比多增,多个数据增长远超预期,总量与结构理想,说明国内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在持续,经济复苏回暖态势明显。

一、4月数据远超预期 社融增长态势强劲

4月金融数据超预期,在政策的持续发力下,信贷及社融增长态势维持强劲。4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7万亿元,同比多增6818亿元。2020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2万亿元,受季节性影响较上月有所回落。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5.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存量增速较上月提升0.5%。从结构上看,社融各部分表现转好,信贷和债券是主要增长力量,占85%的社融增量,委托贷款和表外数据两项对非标融资较去年情况改善有较大贡献。流动性因货币供给持续宽松较为宽裕,4月M2同比增速11.1%继续保持高位,创近三年来新高。

1.png

4月社融规模超预期,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一、复工复产持续推进,经济逐渐回暖。自3月疫情好转以来,4月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生产生活正常秩序加快恢复,各地交通和物流逐渐恢复,员工返岗率逐步上升,企业复工进度加快持续提升实际信贷融资需求。二、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信贷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对冲疫情影响,国内经济复苏回暖态势明显。4月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多增7506亿元。

二、企业短贷有所回落 居民贷款结构优化

从企业部门信贷部分来看,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563亿元,同比多增6092亿元,同比增加175.51%,其中,企业短期贷款减少62亿元,同比少见135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47亿元,同比多增2724亿元,增加96.49%,票据融资增加3910亿元,同比多增2036亿元,增加108.64%,对企业部门信贷增长贡献最大。可以看到,因季节性影响,企业信贷环比增量有所滑落,符合银行对企业信贷投放前倾的特征,主要源于短期贷款的贡献走弱,而与去年同期相比,企业部门信贷呈现量大结构优的特点。具体来看,企业部门短期贷款增量减少62亿元(3月同比多增5651亿元),主要由于疫情防控相关的短期流动性投放缩减,再加上自3月以来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推进,经济得以修复,企业现金流有所缓和,企业短期流动性需求也在走缓。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及票据融资结构改善,占比同比上月有所提升,中长期贷款增量从12%提升至59%,票据融资从10.12%提升至40.89%。

2.png

中长期贷款及票据融资增长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央行在贷款再贴现额度发力小微贷款和票据业务,截至5月初,5000医院的再贷款再贴现政策发放近80%;二是,基建项目全面开工,制造业持续回暖,配套资金的融资需求带动企业的中长期贷款增长;三是,在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以及重大项目和恢复生产之间面临不同的生产资金需求。但值得注意的是,票据融资或带来“金融套利”,无论是资金沉淀在货币、债券还是理财市场,同时前期专项债投放力度大,基建全面发力,对中长期配套贷款的带动,在当前外部需求仍然疲软的情况下,制造业与中小企业的真实投融资需求难以完全反映。

从住户部门信贷部分来看,住户部门贷款增加6669亿元,增加2280亿元,同比多增1411亿,同比增加26.84%,其中,住户部门短期贷款增加2280亿元,同比多增1187亿,同比增加108.6%,中长期贷款增4389亿元,同比多增224亿元,同比增加5.63%。前者在于银行发力零售业务,后者反映居民购房需求,这也与上海、深圳等一些城市地产销售回暖表现一致。从数据上看,4月短期贷款的修复能力高于中长期贷款,主要因为疫情管控逐步放开,多地发放消费券,居民线下消费逐步恢复。


3.png

进入4月,随着疫情形势转好,多地管控逐渐放松,并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二级响应调整为三级响应。再加上复工复产陆续推进,生活秩序恢复,被疫情暂时抑制的居民需求开始回升,餐饮、娱乐、郊游等短期消费恢复较快。可以看到,本月的住户部门贷款增量同比增幅达到108.6%,表明生产、生活逐步回归常态,消费的客观环境和主观意愿在同步修复。4月的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但环比上月增速有所上升。5月1日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4月,TOP100房企单月实现全口径销售金额9002.3亿元,较3月环比上升17.2%,较去年4月同比基本持平。从累计业绩来看,2020年1-4月TOP100房企全口径销售业绩规模同比下降14.5%,但4月销售的恢复情况略好于预期,降幅自3月以来继续收窄。”整体而言,一季度以来市场及企业销售表现正逐步恢复正常,可以看出,前两个月因疫情影响房地产市场遭遇加大的冲击,但随着防疫管控放松,居民购房等中长期需求正在逐渐回暖,线下交易也在逐渐增加。

三、信贷及债券成主要支撑 地方债发行减速缩量有限

2020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0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1.42万亿元。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265.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增速较上个月提升0.5个百分点,创下2018年5月以来的新高。从供给端看,政策持续发力对冲疫情影响,支持信贷投放和债券发行,从需求端看,疫情逐渐得到控制,防疫管控力度放松,企业复工复产基本到位,内需逐步复苏,实体融资需求边际改善。

从表内贷款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62万亿元,同比多增7506亿元,比上月增量有所减少。社融的人民币贷款分项体现的是金融体系对实体部门(居民与非金融企业)的支持情况,人民币贷款回升说明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恢复,银行授信工作已回归正常化,加之4月份市场流动性总体仍然较为宽裕,M2同比两位数上升,也说明当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较为顺畅,之前释放的流动性能够通过金融机构得到极大释放,这从人民币贷款的增加额就能得到证实。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910亿元,同比多增1240亿元,环比少增235亿元。外币贷款更多是用于进口商品的付汇,2020年4月份,中国出口金额(美元口径)同比增长3.5%,3月为-6.6%;进口金额(美元口径)增长-14.2%,3月为-0.9%;贸易差额为453.4亿美元,前值为199亿美元,从进口需求看并无法解释4月外币贷款的增长。从外汇储备方面看,4月外汇储备环比增加308亿元,主要是因为主要国家加大了货币及财政刺激政策力度,投资者信心有所恢复,受此影响,国际金融市场上美元指数震荡微跌,主要国家资产价格有所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上升。因此与3月情况类似,外币贷款多增或与资本流动等非常规因素有关。

表外融资方面,委托贷款减少579亿元,同比少减618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3亿元,同比少增106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577亿元,同比多增934亿元,未贴现汇票带动表外同比多增。非标融资总体较去年同期明显走强,具体体现在委托贷款和表外票据两项。4月的表内外票据融资都有较为明显的增长,可以看到高等级票据利率持续低于理财产品,票据多增的重要原因或是企业套利行为。信托贷款受发行减少或受到期增多拖累,并且5月资金信托监管文件落地,或对未来信托贷款增长造成压力。

4.png

四、注册制助力企业债放量  衔接期制约地方债发行

企业债方面,从数据上看,4月企业债券发行仍旧延续放量态势,企业债券净融资9015亿元,同比多增5066亿元,环比小幅下降。注册制实施、信用债发行门槛降低,叠加企业债券融资利率下行明显,带动企业债券融资大幅多增。在3月3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强化了对中小微企业普惠性金融支持措施,其中,会议明确要引导公司信用类债券净融资比上年多增1万亿元,为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低成本融资拓宽渠道。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随着市场利率趋向下行,债券融资增加也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预计后续企业债发行将仍延续放量态势。


5.png

政府债券净融资3357亿元,同比少1076亿元,环比减少3006亿元。政府债券4月增速放缓主要由于发行额度制约,一季度中央下达了1.29万亿专项债额度,到3月31日已发行完成1.09万亿,而二季度新一批1万亿专项债额度到4月20日才下发,4月正处于衔接期,因此当月政府债券净融资额有所减少。从后续来看,财政部再次提前下达1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争取在5月底前发行完毕,因此预计5月份的政府债券将会迎来另一个高峰。

五、逆周期调整力度加大  M2增速保持高位

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09.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1个和2.6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57.02万亿元,同比增长5.5%,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5个和2.6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8.15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当月净回笼现金1537亿元。

4月M2同比增速11.1%,继续保持高位,创近三年来新高。在逆周期调整力度加大的情况下,货币偏宽松的环境短期内将不会改变。4月3日央行公告再次降准,距离上次降准(3月13日)仅间隔三周时间。连续两月的定向降准为中小银行提供了大量流动性,有助于推动中小企业的信贷增长,进而推动M2的增长。同时,4月LPR报价的下调推动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下行,也将推动实体企业的信贷需求,推动M2货币增速。

在需求需求方面,随着疫情防控逐渐稳定,经济的复苏也在稳步推进。根据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8%,维持在50%荣枯线上,经济继续呈现整体复苏态势。企业、居民的活动逐渐恢复扩张,货币需求将有效增加,也将助推M2增速。考虑到3月M2同比增速10.1%超预期的反弹,4月M2同比增速在货币政策大力支撑下继续走高,保持高位符合预期。

111.png

4月M1增速继续回升至5.5%。由于企业货币融资环境大幅改善,M1增速仍继续上行。在政策支持下企业复工复产已经较大规模实现,企业的融资贷款恢复将推动企业存款的增长。同时,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加大财政支出、减税降费,转为企业存款,进一步推动M1增速的回升。最新财政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底地方政府债券发行1.9万亿元,4月地方政府债券发行2868亿元。地方债的发行将有助于推动地方财政支出,推动企业存款的增加。

7.png

但是,相较于M1增速,M2增速过快,这意味着投资和中间市场活跃,而M2过高M1过低,表明投资过热、需求不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匹配了我们在《4月流动性观察:再迎降准 5月或降息可期》所看到的资金在银行间市场较为宽裕,资金利率不断走低的情况。

4月M0增速继续小幅回落至10.2%。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居民的消费信心正在不断恢复,消费的增长将促使居民存款减少,M0增速逐渐回落。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5月6日公布的4月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显示,4月份物流业景气指数保持平稳回升态势,其中受线上消费保持活跃的影响,快递业业务量快速增长。同时汽车消费及住房消费也在加快恢复,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最新一期“汽车消费指数”显示,2020年4月汽车消费指数为67.6,购车需求处于较高水平。而伴随着疫情的稳定,4月房地产市场也持续复苏,一线城市高端客群购买力依旧强劲,二三线城市因疫情压抑的购房需求集中释放,成交量明显回升。

但是M0增速的回落相较于其他年份仍然不明显,M0增速处于一个较高的位置。这说明居民仍然较多的持有现金,疫情后持有现金规避风险的影响以及消费的信心还需要时日恢复。

8.png

3月流通中货币(M0)余额8.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按照季节性规律,假期之后现金将会回流,导致流通中的现金增速下降。今年由于疫情防控假期延长,复工复产延后,导致流通中的现金仍然较多。我们在《金融数据前瞻:疫情防控形势向好 3月数据或维持稳定》报告中也指出,随着复工复产的推进,流通中现金M0增幅小幅回落符合预期。

四月金融数据解读:宽信用起成效 信贷社融双增长.pdf


四月金融数据解读:宽信用起成效 信贷社融双增长.pdf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范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