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荒地里兴产业——秦巴山区深处小村产业发展见闻

新华财经成都5月15日电(记者刘坤、吴晓颖初夏时节,位于秦巴山深处的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龙台村,上百名村民挥动锄头和镰刀,在荒废了近20年的撂荒地里劳作。新平整出的300亩土地已种上中药材,按照计划,到今年底,中药材种植规模将达到1000亩。

龙台村地处川陕革命老区。以前龙台村闭塞落后,许多村民选择外出务工,村里部分土地常年荒废。

随着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龙台村从无到有建成水泥路13公里,实现组组通,入户率达95%;137户村民住进新居;全村连片种植核桃500亩、丹参300亩、皂角120亩、佛手100亩;2019年全村93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村委会主任李国成说:“精准扶贫期间,我们村整村推进的产业现在陆续开始见效益,光是丹参每亩就使村民增收3000元。我们现在新整理连片土地种植中药材,全村统筹规划,进一步巩固扩大脱贫攻坚阶段取得的成果。”

谁能想到,李国成几年前曾是村里的贫困户。他因病致贫,靠政策扶持和自己的勤劳发展生猪养殖业。2019年,他的猪场生猪年出栏量3400头,纯利润43万元。2017年,他因为致富能力出色,被村民选为村委会主任。

近几年,像李国成这样的能人在龙台村不断涌现,种植食用菌的魏仁益、创办“幸福农场”的董世双、返乡创业的王军……在政策引领和能人的带动下,村民们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

“我们龙台村有句话,叫‘热怕太阳冷怕霜’,这是在讽刺当懒汉的人。脱贫不能当懒汉,致富更不能当懒汉!不要觉得我们妇女力气不大,我可是扛着镰刀冲在最前面的。”村民李菊华笑着说。

“产业发展得好,村民们就会富起来。”李国成说,短短几年,他自己从贫困户转变为致富带头人,亲眼见证了龙台村的变化。这些变化,在秦巴山区很多地方都发生着。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曲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