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政务”撬动山西转型新动能

新华财经太原6月1日电(记者张磊)近些年,山西省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互联网等新技术,打造出掌上办事、掌上办公等一系列数字政务服务,让城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为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迫切要求的高质量“放管服效”改革增动力、添活力。

政银携手共建智慧山西

由山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建设银行共建的线上政务服务平台“一部手机三晋通”App(以下简称“三晋通”),目前累计上线事项1308项,注册用户达790.42万户,有效推进了山西省城市治理现代化,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成为建设智慧城市、智慧政府的标志性工程。

“三晋通”历经四期迭代升级,涉及山西省32个厅局,围绕办理、查询、审批、预约、缴费等5个服务功能,包括了社会保障、户籍办理、法律服务等23个办事主题,涵盖了“我要办社保、我要办户口、我要婚育”等15个个性化特色主题,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类65294项事项实现指南查询,实现了一个软件管全省,横到边全覆盖,纵到底全贯通。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三晋通”积极发挥“百姓办事掌上通”和“疫情前沿瞭望哨”的作用,公布山西省232个发热门诊开设医院信息,上线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栏”发布山西疫情信息疫情防控动态、主动申报与疫情线索提供结果查询以及确诊患者同行程查询、提供专家在线义诊及健康科普等便民服务。同时,将智慧社区管理平台嵌入软件,增加线上健康码申领、企业疫后复工复产指南、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服务专栏等便民服务功能。

“三晋通”创新性嵌入农民工工资发放查询功能。该功能的设置,打通了住建厅山西省工地实名制管理系统和建行山西分行对公结算账户实名登记系统的数据共享,极大地便利了建筑行业农民工用户使用手机实时查询工资发放进度,丰富了平台线上可办事项。

此外,“三晋通”积极推进社会效益向经营成果转化,接入了预约开户、信用额度查询、ETC预约、惠懂你等行业应用;打通了线上菜篮子、出行指南、“我身边的”等便民服务;电费、交通罚没款、水费、热力费、燃气费等费项可实现线上缴纳;电子社保卡具备扫一扫、防疫健康信息码、返岗复工服务、全国社保查询养老金测算等功能,身份证网证功能可生成公安部“互联网+”可信身份认证平台核验的网证二维码。

“在与山西各级政府合作共建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金融服务与政务服务两者融合是打通最后一公里、服务百姓的最优选择。” 中国建设银山西省分行行长江文波说。

公共服务打造“智慧”新形象

疫情初期,山西各地纷纷采取一系列便民服务举措,把疫情防控工作抓细抓实,让数字政府发挥作用,让更多事务在网上办结。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本着便民利企原则,疫情防控期间行政审批事项实行网上办、马上办、简化办。

春节后上班第一天,在临汾经济开发区的政务服务大厅里,工作人员全员佩戴口罩坚守岗位。为确保疫情期间的服务不打烊、效能不降低,大力推行行政事项网上办理。企业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等各类证件在网上办理,最晚4日就能免费邮寄到申请人手中。除此之外,临汾经济开发区政务服务大厅还采取电话咨询、网络远程协办、上门帮办等多种方式,确保疫情期间群众办理业务不受影响。

晋中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商事服务窗口,全面实行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服务全程电子化,各类企业的登记注册业务一个工作日内就可以网上办理。对特别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特殊人群等需要办理的事项,还设立了投资项目不动产登记等综合组,进行综合受理分类审批,全力保障群众通过线上渠道办理政务服务。

山西省政务中心市场监管局利用假期把相关的系统进行改造、优化,窗口关闭线下办理,通过线上受理各种业务。行政审批事项中关于单位名称、地址、人员等变更事项,申请人只需在网上提交相关材料,就可以实现网上受理、马上办理,办理结果通过快件邮寄。在疫情期间,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涉及37项审批事项,通过现代化手段全部实现了网上办理。

线下办理的业务量减少,也给行政人员留出不少充电学习的时间。市场监督管理局利用直播平台,组织全省各市县的基层工作人员在线上进行业务学习,每天安排一位业务骨干在线授课。通过网上集中授课培训,使工作人员更好地为申请人进行政策的讲解,提高了服务效率。

“互联网+监管” 着力提高“管”的智慧度

近些年,山西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的新型综合监管机制,坚持“量”“质”并重,加强各类监管数据集聚分析,为事中事后监管提供数据支撑。各级监管部门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推动监管创新,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对行业隐患防早防小防苗头、守住“防风险”底线。

2019年末,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一期工程测试运行。通过其综合运营管理中心的电子大屏,小到一只中性笔的政府采购,大到投资数亿元的项目审批,都可以查到进展情况和完成轨迹;近到几十米处的十字路口,远到数十公里外的项目工地,都可实时全景查看、调度指挥。不仅“好看”更要“好用”——示范区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建设实现了全链条数据共享,覆盖了园区建设管理的各个领域,实现了全过程监督,在全省具有领先示范意义。

这一平台建设的总体架构为“123N”,即建设1个综合运营管理中心,实现对园区的一张图态势感知、运行监测、决策分析、综合治理和联动指挥;构建泛在、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和统一协同的数据支撑体系2大数字基础;推进政府治理、兴业发展、园区建设管理3大领域N个智慧项目工程建设。

记者在综合运营管理中心看到,电子大屏呈现的一级平台,犹如一株扎根沃土、蓬勃向上生长的大树。智慧政务、智慧工地、智慧城管、智慧环卫、智慧环保、智慧应急、智慧执法、智慧公安和智慧交警等9个已建成的二级平台如坚实的根系,为园区各部门及企业、公众提供智慧化、便捷化的服务。且一级平台可直接穿透二级平台,实现全过程监督。

“长期以来,智慧城市、智慧园区建设的难点在于信息壁垒难以打破。短短几个月时间,示范区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不仅建设速度快,而且实现了全链条数据共享、监管全领域覆盖。”参与平台建设的华为公司客户经理樊杰说。

在智慧政务平台,不仅可看到单项的办理进度、累计的办理情况,而且对超时的事项亮起红灯,由一级平台生成任务单进行督办。在智慧工地平台,工地概况、设备管理、人员管理等信息齐备,安装在塔吊、冲洗卡口等处监控设备可实时回传数据,对扬尘报警5次以上的生成任务单,由环保部门进行督办。示范区建设管理的每一个事项由此可溯源、可追踪,有问题、有反馈,形成了管理的闭环。

据悉,随着二期工程的推进,5G网络的全面建成,到2021年,示范区大数据智慧管理平台可实现高效精细的政府治理、精准服务的兴业发展、集约可视的园区建设、智能协同的园区管理。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郭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