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研报】人民币资产成为疫情期间海外投资避风港

新华财经北京6月29日电(经济分析师郭桢)由于中国对新冠疫情的有效控制,中国经济得以快速恢复,在此基础上,人民币资产的表现与其他国家的资产相比较为平稳。在全球疫情尚且肆虐,国际投资风险较高的情况下,表现平稳的中国国债无疑是一个良好的避险资产,人民币资产成为了疫情期间海外投资者的避险的新选择。

6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在陆家嘴论坛发表演讲时指出,我国债券和股票市场规模目前居全球第二,超过160万亿元,已纳入多个主流国际指数。国际机构配置人民币资产已达6.4万亿元,并以年均超过20%的速度增长,尤其是境外投资者持有境内人民币债券资产近年来以年均近40%的速度增长。下一步,人民银行等金融监管机构将创新丰富人民币金融产品,拓展人民币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满足全球各类投资者的投融资需求。

一、外资连续18个月增持人民币资产

据6月23日中债登、上海清算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5月份,外资在中国债市净增持1145.94亿元,单月净增持额度创历史新高。外资持有总量达到了24260.29亿元,在债市中的占比达到2.61%,刷新历史记录。

这已经是外资连续18个月增持中国债券,外资对中国债券的热衷,主要原因之一是收益率。目前中美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利差约为215个基点,是过去10年来的高位。此外,由于中国债券已进入全球主要的债券指数,加大增持中国债券不仅有利于投资组合的多元化和风险分散,也有利于增强国际投资者的信心以及动力。

1、境外机构在债券市场交易日渐活跃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最新公布的银行间债券市场境外机构业务运行情况显示,5月,境外机构投资者共达成现券交易8869亿元,环比增加13%,交易量占同期现券市场总成交量的2%。债券通公司的交易数据显示,5月,债券通共计成交5824笔、4682亿元人民币,日均交易量达260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

2、境外机构入市家数继续增加

截至5月底,以法人为统计口径,450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结算代理模式入市,5月新增3家;548家境外机构投资者通过债券通模式入市,5月新增16家。在债券通渠道下,全球前100名的资产管理公司中有70家入市。今年以来,国际养老金机构踊跃入市,全球前100名的养老金机构中已有20家完成备案,另有多家正在申请过程中,债券通持续为银行间市场引入中长期机构投资者。

二、央行票据受到外资追捧

当前,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世界经济面临衰退风险。中国并没有如大多数国家那样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是以审慎的态度,采取了更为长远的金融政策,整体经济态势平稳可控,吸引全球投资者参与资本市场,尤其是中国央行票据的发行受到外资的热烈追捧。

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了100亿元6个月期人民币央行票据,中标利率为2.21%。本次发行为到期滚动发行,发行后香港人民币央行票据余额仍为800亿元。这是今年年内第四次发行央票,累积发行6期,前5期合计发行量达700亿元。

此次发行受到境外投资者广泛欢迎,包括美、欧、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央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以及国际金融组织踊跃参与认购,投标总量超过340亿元,为发行量的3.4倍。从今年4次发行央行票据的情况来看,投标量分别是发行量2.8倍、3.5倍、2.7倍、3.4倍,直观反映出离岸市场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相对乐观的情绪,表明人民币资产对境外投资者具有较强吸引力,也体现了全球投资者看好中国经济的信心。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巴曙松认为,受疫情冲击,国际金融市场出现剧烈震荡,国际货币体系格局面临重大洗牌。国际金融危机暴露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并不合理,多元化货币储备已成为大趋势,人民币成为外汇储备的需求逐渐产生。

此外,在这次国际金融震荡危机中,国际投资者开始增持人民币计价的资产,主要是人民币资产表现较为稳定,人民币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避险资产的特征。加之我国金融市场双向开放不断推进,有条件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会进一步加快人民币资产市场开放,提升国际化程度。从国际舆论来看,在“后疫情时代”,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对中国本身具有重要意义,对全球货币体系稳定也有重要作用。

三、超万亿北向资金流入A股市场

在经历了3月份的全球金融市场大幅震荡之后,近三个月以来被誉为“聪明钱”的北向资金整体呈现净流入状态,4月和5月净流入A股市场的金额分别达到500亿元和300亿元。

进入6月份以来,北向资金更是呈现大规模涌入状态。6月1日,单日净流入超过100亿元。6月第一周,北向资金连续5日维持净流入态势,当周累计净买入超过240亿元。据证券时报统计,6月以来,北上资金净买入A股金额达515亿元。当前,北上资金累计净买入A股已突破1.6万亿,为陆股通开通以来历史首次。

截至6月24日,本月北向资金持股数量环比增加行业有22个。电子、有色金属、化工、电气设备等4个行业持股数量环比增加10%以上。其中,电子行业持股数量环比增加最为显著,北向资金最新持有该行业58.01亿股,环比增加31.43%。目前北上资金持股市值占A股流通市值约3%日成交占A股总成交比例11%左右,资金成交十分活跃;每日资金流入均值11.76亿元,且均值和波动率中枢不断抬升。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市场避险情绪增加,风险偏好提升,全球资金将逐渐流入新兴市场。此外,在全球流动性宽松背景下,美元贬值预期会持续强化新兴市场资金的流入。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市场,外资流入将是长期趋势。预计今年外资流入规模将较前期更大,流入A股和债市的规模将分别不低于5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二者合计或将超过万亿元人民币。

四、外资并未撤离中国

从全球经济来看,疫情导致实体经济复苏缓滞,企业盈利恶化、债务违约风险上升并将向金融市场传导,金融风险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在美联储超常规的政策刺激下,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风险得到相对充分的释放。目前美国经济呈现“复工快、复产慢”的特征。世界上其他发达经济体的利率水平大都也已降至零值或负值状态,财政赤字、政府债务水平达到历史高位,传统政策工具的余地已经很小。未来或将向收益率曲线控制、财政赤字货币化等非常规工具寻求空间。

截至目前,全球已有35个国家加速“去美元化”进程、有16个石油出口国正绕开美元进行结算、21个国家减持了美债。美元面临的危机正在加剧,而人民币国际化迎来发展契机。得益于有力的疫情防控,目前中国经济的供给侧修复接近疫情前水平,中国经济增速在国际上保持优势,5月以来需求侧修复逐步加速。在全球视野下,中国经济的修复进度、力度和稳定性都相对领先。在本次疫情的催化下,中国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加快,对5G、工业互联网、芯片等新一代硬核技术的投入加大,人民币资产与新一轮科技红利的纽带增强。

境外资金持续增持人民币资产的事实显示,外资没有从中国撤离,更没有将产业链外迁。我国金融市场国际吸引力持续增强,中国依然是外资投资热土。外资持续净流入我国金融市场,彰显境外机构对我国经济前景看好。

人民币资产成为疫情期间海外投资避风港.pdf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杜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