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业着力服务“六稳”“六保”大局

新华财经上海7月6日电(记者王淑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上海银行业立足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功能定位,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确保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

截至5月31日,在沪银行业金融机构已累计投放疫情防控贷款1678亿元,累计支持企业户数1.26万户;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企业减免本金及利息3854万元,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个人延迟还款或减免金额641.36亿元。

在沪企业到期贷款本息延期规模达242亿元

疫情发生后,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备受外界关注,上海银行业通过多方合作,落实落细各项政策要求。截至5月末,在沪中小微企业到期贷款本息延期规模达242亿元,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中有8718户贷款本金和4855户贷款利息得到延期支付优惠。为切实缓解企业资金周转压力,在沪银行业金融机构主动担当,通过展期、续贷等多种方式,累计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续贷金额2118亿元,累计续贷户数2.1万户。

交通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徐斌表示,为确保长三角区域内受疫情影响的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中小企业资金链不断,交通银行通过区域分行同城化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全国做一家”模式优势,让项目所在区域的交行分支机构协同服务一家客户及其产业链,为长三角区域企业的复工复产做好服务支撑。

在稳外资、稳外贸方面,交行充分发挥总部在沪的“主场”优势和国际化综合化的经营优势,着力加强金融保障力度。

一是优化中小外贸企业金融服务。建立了由分行分管副行长牵头的“中小外贸企业需求调研”机制,定期走访,形成“一行一策、一户一策”的个性化服务机制。进一步优化流程,实现递交资料、开立信用证、发放融资等环节的全线上操作,将企业办理业务时间从原来的3天缩短至17分钟。强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对接,今年以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客户数和业务量保持市场前列。

二是提升新片区金融服务能级。交通银行是唯一一家拥有离岸牌照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作为落实“六稳”“六保”的具体举措,“交通银行离岸金融业务中心”即将挂牌进驻临港新片区,通过离岸账户在经营币种、执行汇率、资金使用便利性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帮助企业缓解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境外融资、跨境资金管理及财务成本控制问题,助力新片区金融开放创新跑出“加速度”。

上海农商银行行长顾建忠表示,秉持“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使命,上海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六稳”“六保”工作要求,疫情以来,积极服务小微、民营企业,发展普惠金融。单列300亿元信贷额度,加大小微企业支持力度,努力实现“增量、降价、提质、扩面”。截至2020年5月末,该行有贷款余额全口径国标小微企业近14000户,支持近60万员工复工复产;授信总额1000万元(含)以下小微企业境内贷款余额310余亿元,较 2019 年末增加近33亿元,增速近12%。

多方合作扩大金融服务范围

疫情以来,上海银行业积极探索政会银企合作机制,从资金到位、利率降低、渠道顺畅、速度提升四个维度全面做好金融服务和应急保障工作。

为了助力“稳外贸”,上海银保监局指导相关银行保险机构,会同上海市商务委联合推出加大保单融资服务举措,重点支持出口量3000万美元以下的上海市外贸中小企业复工复产复市。同时,推进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通中小外贸企业服务专窗建设,通过国际贸易全链条信息数据归集,便利银行保险机构开展贸易背景审核,并加强信用保险线上系统服务,支持年出口额500万美元以下小微企业通过“单一窗口”办理投保、续转、理赔和融资服务。

为支持青年企业家、创业者复工复产, 上海农商银行联手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青年联合会建立联动机制,设立30亿元额度快审快贷。截至5月底,审批金额已突破23亿元,户均贷款金额约500万元。

交行上海市分行与虹桥商管会联合推出了专项金融服务方案,意向性融资支持额度1000亿元。5月,该行在虹桥商务区的“1+2”金融服务新模式正式启动。交行上海虹桥商务区支行正式开业,国际贸易金融中心、金融创新联合实验室(虹桥商务区)揭牌成立。“1+2”金融服务新模式将聚焦区内企业国际化经营需求,通过跨境、跨界、跨业等多种金融服务渠道,进一步提高企业发展能力。

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齐红介绍,1-5月,建行上海分行先后与上海市商委、文旅局、工商联、科创办、工商联等机构合作对接,优势互补,联合推出助力复工复产综合金融服务举措,累计安排80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

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副行长陆炜表示,今年4月以来,浦发银行与上海市网信办、经信委、商务委等委办局联合推出专属金融服务方案,提供600亿元的专项信贷资金帮扶受疫情冲击的中小微企业,已累计投放超200亿元。

宁波银行上海分行行长徐雪松表示,宁波银行与上海虹桥商务区、市北高新园区、紫竹科学园区等重点产业园区积极对接,为园区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为保就业,将本行招聘计划扩容30%,并优先录用医护人员子女。

着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

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同时,上海银行业抓住时机,支持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一是切实落实国家政策导向,制定智慧医疗、智慧养老等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助力医疗、养老行业企业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满足居民在健康养老等方面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二是加强对云计算行业定制化服务,挖掘行业第一梯队及部分领先的第二梯队客户在行业整合过程中存在的并购融资需求,配套并购贷款、并购基金、并购债券等金融服务;三是依托核心企业,围绕各种形式的产业链和供应链,创新产品服务、信用风险分担模式,开展供应链融资创新业务;四是围绕上海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案,做好金融服务。

据了解,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已制定“新基建”专项信贷利率优惠方案,提供信贷专项额度300亿-500亿元,配套贴息政策。前期已布局智慧医疗和智慧养老、绿色数据中心和物流地产领域,还大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上海农商银行行长顾建忠表示,上海农商银行将积极把握机遇,快速布局,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场景化建设,不断加大对新基建、新消费等新经济领域信贷支持,大力推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

国家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朱雪松表示,国开行上海分行将认真贯彻“两新一重”工作部署,着眼“实”,着手“新”,着力“民”,围绕“上海三大任务一大平台”以及民生、中小微、扶贫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设立制造业专项贷款,支持集成电路、5G等重点领域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全球产业链中高端方向发展。按照上海市“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布局,积极发挥开发性金融在“聚焦新基建,培育新动能”方面的特殊作用。

建设银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长齐红表示,建行已将“新基建”等新领域相关内容纳入重点支持范围,承诺对上海市“新基建”领域项目安排累计100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制定差别化支持政策,全力助推以首批48个新基建重大项目为代表的上海重大产业项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李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