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大省山东:力克时艰开新局


新华财经济南7月22日电(记者袁军宝、陈灏)生产总值二季度同比增4.6%,新登记企业同比增长14.5%,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创下近5年新高,城镇新增就业51.8万人……这是经济大省山东交出的上半年“成绩单”。通过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山东全力落实“六稳”“六保”,坚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在变局中拓开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稳住基本盘,单月工业增速两年最高

1万辆、1.5万辆、1.8万辆……6月,中国重汽济南轻卡制造部月产量突破18000辆,连续3个月刷新月产最高纪录。今年上半年,中国重汽各类整车销售20.1万辆,同比增长27%,主要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

疫情袭来,作为我国经济体量排名第三的经济大省和举足轻重的工业基地,山东经济增速今年初一度明显下滑。但在“六稳”“六保”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山东经济二季度出现明显回暖态势,上半年经济走出“V”形轨迹。

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山东省生产总值33025.8亿元,同比下降0.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5.6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当季生产总值增长4.6%,好于全国1.4个百分点。

夏粮总产再创历史新高,限额以上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两位数增长,服务业和消费市场逐步回补,外经外贸总体稳定,亿元以上投资项目新开工2802个……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于成河说,今年上半年,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态势企稳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

工业是山东经济的“定盘星”和“稳定器”。“6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创两年多来最高水平。”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王新生说,全省工业经济快速恢复,步入持续平稳增长发展轨道。

“主要指标回升向好,反映山东省经济运行具有较强的韧性、稳定性和抗风险、抗冲击能力。”山东省统计局副局长陆万明说。

雪中送炭,共克时艰显实效

自今年2月起,山东省落实党中央部署,接连出台涵盖财税、金融、社保、外贸、就业等多个方面的政策,稳住投资、稳住市场主体:上半年为市场主体新增减负800亿元;发放稳岗返还资金29.5亿元、稳定就业岗位836.4万个;免收高速公路通行费98.3亿元;在地方权限内对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免除一切税费至年底……

一系列“六稳”“六保”措施雪中送炭,有力推动了复工复产和供给面修复,坚定了社会各界共克时艰、迎难而上的信心。

“2月份以来,我们每个月社保费用支出减少8万多元,累计已经减了40多万元,这是实打实的效益。”位于淄博张店区经济开发区的天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主管朱刚说,当地还帮企业采购原材料及加工设备,让公司得以较快恢复元气。

同时,山东组建了1806支金融辅导队,结对辅导26530家企业。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刘振海介绍,6月末,山东有贷款的市场主体同比增长47%,中小微企业贷款增速创下近5年来新高。

数据显示,上半年,山东省实有市场主体达1110万户,新登记企业数同比增长14.5%;城镇新增就业51.8万人,比一季度增加32万人。

矢志不渝,动能转换提质效

在山东聊城阳谷县的波米科技有限公司,多个大体量厂房正在加紧建设,一期预计将于10月投产。“我们的光敏性聚酰亚胺产品是制造芯片必不可少的材料,可有效替代进口。”公司总经理助理陈宝喜说。

在推动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山东省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始终紧紧牵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新动能。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强”产业,山东省加大“建链、延链、补链、强链”力度,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服务业等7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新经济增长点不断兴起壮大。

5月中旬,山东省总投资约6715亿元的79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十强”产业项目440个,总投资约3710亿元。山东省政府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批项目投资体量大、质量高,未来有望成为山东新的增长点。

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为内核的山东“四新经济”,今年上半年投资增长18.2%,占比达到47.6%、同比提高6.8个百分点。

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关兆泉介绍,今年上半年,山东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集成电路、光电子器件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8.7%、28.7%和19.5%,新动能不断聚集、主导发展的态势正加速形成。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