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研报】稳外贸助力经济稳步复苏

新华财经北京7月27日电(经济分析师黎轲 郭桢)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50110亿元,同比增长3.2%,好于市场预期的2.4%。其中,对外贸易改善为二季度经济超预期修复做出了较大贡献。数据显示,二季度净出口对名义GDP同比增速的拉动约为2.5个百分点左右,对实际的GDP同比增速的拉动约在1-1.5个百分点之间。

一、净出口为二季度经济超预期复苏提供积极支撑

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基本控制后,二季度我国经济正式步入复苏通道,主要宏观经济指标呈现恢复性增长,经济稳步复苏态势明显。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4566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下降1.6%,降幅环比大幅收窄5.2个百分点。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26053亿元,同比增长0.9%,贡献率为-2.9%;第二产业增加值172759亿元,下降1.9%,贡献率为46.6%;第三产业增加值257802亿元,下降1.6%,贡献率为56.3%。

分季度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2%,由一季度的同比下降6.8%回升至二季度的同比增长3.2%,大幅超过市场预期的2.4%。从环比看,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1.5%。分行业看,二季度批发零售、工业、住宿和餐饮等行业贡献率较大,分别为47.05%、35.02%、28.88%。与此相对的是,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的贡献率为负,分别为-32.94%、-31.44%。

1.jpg

二季度经济超预期修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贸易顺差的扩大。二季度,我国出口增速超市场预期,货物贸易顺差达到1547亿美元,显著高于去年同期的1065亿美元。二季度净岀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由负转正,东吴证券宏观分析师王丹测算后指出,二季度净出口对名义GDP同比增速的拉动约在2.5个百分点左右,对实际的GDP同比增速的拉动约在1-1.5个百分点之间。“二季度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是近年来未曾有过的。”

外部需求回暖、防疫物资等相关产品需求高增、基数效应等因素支撑出口回升。按美元计价,中国6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0.5%,增速由负转正,较上月提高3.8个百分点。其中,6月份出口增速由负转正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6月份全球主要经济体制造业出现大幅反弹,带动中国出口增速提高,6月份新出口订单PMI为42.6%,高于上月7.3个百分点。例如,6月份美国Markit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回升至49.8%,欧元区制造业PMI回升至46.9%,均已达到或接近疫情前水平,经济动能回升显著。第二,随着疫情的全球蔓延,上半年中国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增长了27.8%,医疗仪器及器械出口增长了41.4%,因此防疫物资出口对于6月份以及上半年的出口增速形成显著支撑。同时,由疫情催生的“宅经济”使得相关电子产品出口增长同样较快。第三,基数效应。2019年6月份出口额保持低速增长(-1.48%),对2020年6月份出口增速提高形成支撑。

海外供应能力恢复叠加国内需求回升,带动进口增速提高。按照美元计价,中国6月份进口额同比增长2.7%,增速较上月提高19.4个百分点。海外复工复产供应能力逐步恢复,叠加国内需求回升带动进口增速提高。第一,2020年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分别为50.9%、54.4%,均高于上月,连续四个月高于荣枯线,进口指数为47.0%,较上月回升1.7个百分点,生产活动继续恢复。第二,欧美国家生产活动有所恢复,复工复产供应能力提高,带动进口增速回升。第三,2019年6月份进口额增速较低,增速为-6.80%,低基数效应对2020年6月份的进口增速提供支撑。

2.jpg

分国别看,1-6月份,以人民币计,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与东盟贸易总值2万亿元,同比增长5.6%,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7%。欧盟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对欧盟进出口1.99万亿元,同比下降1.8%。美国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对美国进出口1.64万亿元,同比下降6.6%。此外,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2万亿元,同比下降0.9%。

从大宗商品的进口量上看,1-6月份主要大宗商品和重点农产品进口量增加,铁矿砂、原油、煤、天然气进口量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9.6%、9.9%、12.7%、3.3%;从农产品进口数量上来看,1-6月份部分农产品进口增加,其中进口大豆4504.4万吨,增加17.9%;进口猪肉212.3万吨,增加1.4倍。

二、疫情对我国外贸的冲击虽大但可控

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外贸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据WTO预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大流行,2020年全球商品贸易将下降13%-32%。目前,疫情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已从以供给侧为主向需求侧为主转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出口订单减少。目前,中国的贸易伙伴几乎全部发生疫情,国际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外贸企业普遍面临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新订单签约困难等问题。从经营主体来看,中小外贸企业受到的影响更大。从贸易方式来看,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受疫情影响更为直接,面临需求端和供给侧的“双向挤压”。从主要出口商品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短期内受到较大冲击,但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出口快速增长。

二是产业链供应链受阻。一方面,受全球疫情蔓延影响,主要经济体生产大面积停摆,我国企业上游供应链受阻或断裂。其中,汽车、电子等行业部门受到中间品、资本品供应冲击最大,部分进口原材料、关键设备和零配件供应出现困难、价格持续上涨。另一方面,随着疫情境外影响持续,我国外贸企业也面临着海外企业需求下降等情况,给外贸企业有效恢复生产和贸易供给造成两难局面。

三是贸易成本上升。许多国家采取人流、物流、贸易限制措施,多国进入“封国、封城”紧急状态,对海运、空运等国际物流畅通带来较大影响,对世界经济和贸易的自由流动带来巨大冲击。WTO保守估计,要将货物从工厂或农场运送到国境的另一边,贸易成本将增加25%。上述问题给国内外贸企业带来国际运输迟滞、物流成本增加、商务洽谈受阻等多方面影响,导致企业履约和获取订单难度增大,进一步加大外贸下行风险。

四是企业资金链承压。受境外疫情蔓延影响,海外客户大量推迟订单、压缩订单甚至取消订单,违约风险快速上升,外贸货款账期拉长,收汇风险增大。中国外贸企业还面临库存挤占大量资金、原材料供应紧张、水电房租人工刚性支出等问题,进一步加大了外贸企业的资金链压力和现金流负担。

综合国内外形势来看,疫情冲击下的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多,挑战和压力显著增大。但也应看到,在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中,中国独特的政治和制度优势、雄厚的经济基础、巨大的市场潜力、丰富的人力资本等诸多优势充分彰显,经济发展具有强大韧性和巨大潜能,对外贸易面临的疫情冲击是可控的。

三、稳外贸的政策“组合拳”

需要看到的是,尽管现阶段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异常复杂严峻,但随着国内疫情影响逐步缓解,经济生产活动逐步恢复正常,稳住全年外贸基本盘、实现外贸促稳提质仍然具有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面对中国外贸发展的严峻挑战,中国政府及时制定并出台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打出政策“组合拳”,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

一是精准帮扶外贸企业。进一步完善出口退税政策,减轻企业负担。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短期险覆盖面,促进费率合理下降。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外贸信贷投放,满足贸易融资需求。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及时了解外贸企业订单变化情况,既关注龙头外贸企业遇到的问题,同时密切跟踪广大中小微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金融需求,及时研究推动出台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推动政策性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帮助外贸企业应对疫情冲击。

二是优化国际市场布局。在网上成功举办了第127届广交会。鼓励举办线上展会,鼓励政府主办的线下展会率先在线上开展,探索线上线下同步互动、有机融合的办展新模式。通过举办“云展览”,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展示、宣传、洽谈等效果,助力企业抓订单、保客户、拓市场。在扩大出口的同时积极扩大进口,筹办好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满足国内生产生活的需要。

三是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新设46个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在税收、监管、便利化等方面先行先试,进一步发挥跨境电商的独特优势,开展在线营销,实现在线交易,以新业态新模式助力外贸攻坚克难。鼓励企业在相关国家特别是重点市场建设一批高质量海外仓,完善国际营销网络体系。

四是支持加工贸易发展。暂停征收加工贸易企业内销缓税利息,暂免征收至年底。扩大内销选择性征税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所有综合保税区。优化加工贸易结构,加快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调减禁止类商品目录,将已不属于“两高一资”的产品从目录中剔除。

五是促进外贸产品内销。进一步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加快完善相关信息服务,提升“同线同标同质”公共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优化政府公共服务,帮助外贸企业破解内销难题,引导外贸企业加大与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合作,开拓内销渠道,提升内销能力,打通内外贸“堵点”,加速外贸产品进入国内市场。

六是稳定畅通国际物流供应链。利用中欧班列帮助疫情影响较大的外贸企业恢复进出口业务;发挥中欧班列出口通道作用,保障中欧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指导企业用足用好中欧班列运输通关便利化政策。搭建信息化平台,实现国际物流供需高效对接,持续优化提高国际航空货运能力。

七是加强贸易促进服务。及时更新发布国别贸易投资环境信息、对外投资合作国别指南等市场信息,支持地方、行业组织、贸促机构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参加境内外贸易促进活动。强化法律服务帮助企业降低风险。进一步提高通关效率,在检验检疫、通关等环节提供更多便利。尽快研究搭建数字外贸服务平台。

八是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加强疫情防控的国际合作,共同促进国际间产业链、供应链、物流链的畅通,及时向世贸组织通报与疫情应对有关的贸易措施,与各国一道确保全球供应链开放、稳定、安全,为全球经济贸易稳定作出贡献。


稳外贸助力经济稳步复苏.pdf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