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聚焦两大领域 推进物联网产业集群发展

新华财经南京8月3日电(记者朱程 孙寅)无锡是江苏省第三个“万亿元级”城市,人均GDP多年来位居全国前列。2009年以来,无锡肩负国家使命,推动以物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制造业深度融合,释放创新驱动力。疫情期间,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显现出强大的抗压特性,助力无锡上半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15.05亿元,同比增长1.8%。

面对内外部不确定性因素叠加的新情况,无锡正抓住机遇锻长板、补短板,聚焦物联网在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领域的应用,推动物联网产业集群继续向上位移,抢抓国际话语权。

科技战疫,物联网显现抗压特性

无锡市是中国物联网发展的“首航之城”。2019年,全市物联网产业营收超2800亿元,接近江苏全省总量的一半;物联网集群企业超过2000家,覆盖“感知、连接、平台、应用、安全”等较为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是江苏重点打造的十三个产业集群之一。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巨大冲击,以初创型企业居多的物联网产业也不例外。但疫情也带来了发展机遇,一批无锡物联网企业密织感知网络,防控疫情扩散。

利用装有RFID电子标签的腕带和专用读取设备,精确显示病人行动轨迹,还能倒查所接触的人的信息,助力医院开展全过程闭环管理。疫情期间,由识凌科技公司研发的这套医疗物联网软硬件整体解决方案,在湖北、重庆等多地医院投入应用,帮助医护人员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感染风险。

一批物联网硬件企业则加班加点生产高质量芯片、传感器等设备,为挽救生命助力。

龙微科技(无锡)有限公司凭借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实力,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解决方案,能精准感知空气压力、流速等信息,指导呼吸机高效运作,得到整机企业的好评,相关产品销量大增。

“结合无锡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实际,我们着力推进科技防疫,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快新技术、新装备自主研发,推广疫情监测及防控管理‘非接触式’应用,为遏制疫情蔓延筑牢严密防线。”无锡市委书记黄钦说。

从事关每个人顺畅出行的“锡康码”,到人员密集区域使用的快速测温系统;从高精度监测气象数据助力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到研发“症状自查”工具缓解医务人员压力。疫情期间,无锡物联网企业的身影活跃在“战疫”一线,用不可见的数据信息构筑起一道道“铜墙铁壁”。

在无锡高新区这个物联网产业发展高地,上半年新招引科技企业548家,新增注册资本34.84亿元,其中引进重大科技项目46个,同比增长30%以上。无锡物联网产业集群所释放出的引力场效应明显。

深度融合,聚焦工业互联网发展

由于物联网尚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应用场景虽多,但商业意义上的“爆款”尚未出现。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转变,改变前一阶段“撒胡椒面”式的资源配置策略,向几个重点应用领域聚焦,成为应对当下发展不确定性的合理选择。

“新基建中,5G解决的是信息传输问题;云计算、大数据解决的是信息处理问题;物联网则是解决信息的获取问题,是新基建的基建。”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刘海涛说,面广量大又符合转型升级导向的工业互联网无疑是物联网发展的重点。

近年来,无锡市围绕强链、补链、造链,吸引与物联网相关的重特大项目、高精尖项目和关键环节项目落地。同时引导市内重点传统制造型企业围绕关键工序、关键岗位、生产过程、供应链等领域,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施智能化改造。

“无锡拥有一大批优质汽车零部件企业,但在发动机电控系统这个关键领域,一直被国外垄断,我们正致力于实现进口替代。”无锡卓品科技创始人李大明说。

该公司通过模块化开发思路,针对发动机内不同组件的特点研发协同运行策略,利用数字化模型进行反复调整测试,让每一滴油从喷射到燃烧到排放全过程“吃干榨净”。目前,该公司已获得国内多家知名发动机及整车企业订单,虽然汽车市场还在探底回升,但公司今年营业收入有望同比翻番。

无锡也鼓励和支持市内物联网企业瞄准用户痛点,向平台型业务延伸。

“对于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它们有着智能化转型升级的意愿,但碍于人才不足、金额不够、经验缺乏等因素,未能真正开展。我们的平台兼具专业性与开放性,可由企业根据自身需求定制化相关应用,成本可控,平均能帮助企业提升20%的管理效率。”瀚云科技华东区总经理陈亮说。

目前,该平台已接入全国近4000家企业,1500多万台活跃设备,汇集开发者2万余人,覆盖机械加工、能源、电力、高端装备等行业和领域。今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逆势增长30%。

辨危识难、危中抢机,在物联网助力下,今年1-5月,无锡装备制造工业中的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其产量分别同比增长30.5%、13.2%;消费品工业中的微型计算机设备同比增长39.0%。受此带动,无锡1-5月工业投资增长8.7%。

“软硬”协同,抢抓车联网发展风口

除了物联网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市场空间大,已站在发展风口上的车联网也被业界普遍看好。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由于我国车载智能化系统普及率偏低,路况条件较为复杂,在发展车联网过程中,选择将“聪明的车”与“智慧的路”协同发展成为合理选项。

作为国内车联网先导区,无锡近年来加快车联网城市级应用步伐,应用示范项目一期已覆盖220平方公里、260个路口,吸引华为、中电海康等一批国内车联网领先企业集聚,在无人驾驶、物流车联网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示范应用。

“车路协同的网络建设,不仅仅为车联网新应用搭建了尝试舞台,也在推动交通管理部门从过去的管理为主向未来的服务为主转型。”无锡市工信局副局长左保春说。

提升交叉路口的运行效率一直是城市管理难题,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主要靠经验来设计红绿灯时间、车道数量等,一旦设定就比较死板。未来,物联网能让这些路口更加灵活地服务于城市交通需求。

“我们在高精地图数据产品与相关软件方面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能够为城市道路实现数字孪生,同时结合母公司交通模型技术与经验,帮助交通管理部门提高如交通信号灯控制等各类预案的预测能力以及交通勤务管理效率。”晶众地图副总裁单雪辉说,目前,公司正在加快将触角延伸到城市的各个停车场,为未来点到点的智慧交通出行提供解决方案。

无锡也在加快破题关键传感器等硬件瓶颈。跳出简单的二维成像,利用高精度的毫米波雷达辅之以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系统,让汽车具备三维辨析能力,准确探测汽车前方180米范围内物体的方位、速度以及目标特性等信息,集萃深度感知技术研究所正在研发的新款4D(距离、速度、方位角、仰角)成像车载雷达将为无人驾驶提供保障。“我们正在加快车路协同的感知网络建设,为智慧交通助力。”该所所长岳玉涛说。

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牵头制订的城市道路交通车路协同信息服务通用技术要求等国家标准,将逐渐形成车联网领域的标准主导力,目前无锡正在积极参与相关工作。与此同时,当地正在推进5G和车联网的融合创新应用,同时开展跨区域、跨平台的协同验证和应用,为车联网产业起飞搭建平台。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李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