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纵深推进食用菌产业擦亮“黔蘑菇”名片

新华财经贵阳8月25日电(记者汪磊)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近年来,贵州借助好气候、好生态、好品质“三好”优势,大力培育新兴“黔字号”食用菌产业。2019年贵州食用菌种植约30亿棒、产量110万吨、产值130亿元,带动50多万贫困群众增收,进入全国食用菌产业第一梯队。

牢牢抓住“三家”关键产业要素

“农业产业化在贵州已经有很多年,一些产业由于缺乏企业家、科学家、银行家‘三家’要素共同支撑,导致产业发展缓慢甚至折戟沉沙。比如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就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样样都有一点,样样都不成规模’,缺乏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贵州省安龙县县委书记钱正浩说。

钱正浩说,就安龙县的食用菌产业而言,如果没有19家种植企业以及菌材、菌种研发、成品经销和废弃菌棒处理成体系的企业集群,基层干部和群众的观念转变就不会这么快,规模上更不会实现“裂变式”的发展;如果没有43位产业发展顾问、20余家科研院所的高端技术集群支撑,安龙香菇规范化种植水平和品质就不会高,产品也难以打开市场;如果没有扶贫产业子基金、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等金融力量的支撑,安龙“一园一镇九区”布局就难以实现。

“没有‘三家’的共同发力,就没有基层干部和群众观念的快速转变,也就不会实现食用菌扶贫产业快速蝶变。‘三家’是实现安龙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助推剂。”钱正浩说。

好的企业对食用菌产业来说意味着好的市场和好的菌棒质量,带来好的经营理念和好的“企业+合作社+农民”利益联结机制,并能根据市场不断调整产品周期,实现以销定产、以销促产。

同样的,科技也是食用菌产业的基础性支撑,没有高端技术力量开展“产学研”“农科教”等合作,产业发展就不可能占据高位。没有占领科学高位或者说农业科技水平低的农业产业,产品质量安全、产品附加值无法提高等风险就难以进行防范和化解。

最后,银行是资金筹措的活水源泉。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如果没有“银政企合作”以及金融产品的不断创新,对于农业这样一个融资难的行业来说,资金将会是一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

起点高但起步晚 产业机遇与挑战并存

与传统食用菌产业大省和强省相比,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总体呈现起点高但起步晚、同质化发展和差异化发展并存、粗放式分散发展和集约式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并行的特征。

利用冷凉气候和优质环境,贵州根据立体多样的气候条件,同一季节不同区域可布局不同品种,实现同一季节多种食用菌供应;同时,可实现不同季节同一种食用菌的布局,实现每年各个季节都有相同的、丰富的食用菌供应,取得大的鲜菇订单,形成独特的周年生产优势。

从面临的挑战来看,在生产方面,贵州生产经营主体发展速度还跟不上产业发展速度,现代职业化的食用菌产业工人队伍也难以跟上产业发展速度,导致技术到位率不高,产量和品质提升困难,产业整体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此外,食用菌菌种是产业的根本,菌种保供体系是确保食用菌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总体来看,贵州还未建立食用菌菌种保供体系,未对全省野生和人工栽培的食药用菌资源进行系统收集、可靠保存和系统选育。也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品种,特色优势品种主要依赖自行分离纯化直接使用,均一性、稳定性无法保证,大宗品种主要依赖从外省引进,引种不规范易导致种源混乱。

贵州食用菌产业由于起步晚,相应的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建设工作滞后,无法有效指导食用菌的生产加工,特有的一些品种无质量和分级标准。

对此,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总监舒勇说:“围绕服务食用菌产业发展,我们正紧盯短板,抓实食用菌地方标准体系建设。”近期贵州正式发布的《贵州省食用菌技术标准体系》,涵盖了现行的62个国家标准、92个行业标准和11个省级地方标准,覆盖了贵州菌种保育、采收加工、检验贮运、公用品牌、安全追溯等全产业链,将为贵州树立“黔蘑菇”新形象,推动“黔菇出山”提供可靠的技术规范。

重基础拓市场 走差异化之路

“现阶段,要擦亮贵州食用菌产业这张名片,需走差异化发展之路,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扬长避短,盘活存量,培育增量,发展道地特色优势品种,如红托竹荪、天麻、茯苓等。”贵州省菌物学会理事长朱国胜说。

菌种保供是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朱国胜建议,贵州要加强食用菌育种科技创新,逐步实现种源自给。一方面,可开展全省食用菌资源普查、特殊类群专查,菌种资源收集、评价、选育、繁育等工作,选育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适合贵州规模化推广的新品种,配套建立种源保藏、提纯复壮、三级菌种生产技术体系。

另一方面,开展新品种引进筛选,快速实现生产利用。可与省外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食用菌育种单位建立合作,引进新品种和配套技术,开展适应性研究,筛选出适合贵州规模化发展品种。加大菌种扩繁,在条件适宜的企业建立母种、原种和栽培种繁育推广一体化的菌种保供体系。

食用菌加工和保藏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目前,贵州食用菌产地初加工还比较落后,影响产品的品质;精深加工这一块整体也很弱,是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痛点。

他建议,要紧密结合贵州的特点,针对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加强产地初加工。提升烘干品和保鲜品的品质,配套完善干品和鲜品包装、贮藏和冷链运输体系。

二是跳出行业看行业。加大对大型食品企业招商引资引智力度,同时深度挖掘本土食品企业,引导这些食品龙头企业从大健康的角度开发食用菌系列食品,如休闲即食食品菇酱、菇精、食用菌饼干等快消品。

三是积极引导制药企业转型开发大健康功能食品、食品添加剂和美容护肤品。如利用竹荪蛋壳生产美容护肤品,利用竹荪生产天然防腐剂,开发竹荪孢子功能性食品等。

食用菌产业最终目标是要品牌化,贵州已从区域公共品牌、两品一标认证、企业注册商标等方面开展了食用菌品牌创建工作。但总体来看,食用菌品牌还比较分散弱小,还未从全省层面构建食用菌品牌,各级品牌管理和运营还存在不够规范等问题。

因此,需要整合全省力量,成立全省食用菌品牌集群,开展食用菌公共品牌策划,形成统一对外标识系统。加大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工作,与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保护抚育区建设等结合起来,加强绿色认证,规范有机认证,进一步推进贵州省绿色食用菌风行天下。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郭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