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吕建中:后疫情时代须逆周期谋划能源安全布局

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石油市场造成极大冲击,使供给侧产量严重过剩,引发油价断崖式下跌,随着中国及部分国家、地区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有所好转,石油消费需求明显回升。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吕建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考虑到全球疫情未来可能出现反复,诱发市场频繁“暂停”和“重启”,国际油价将进入一个较长的大幅波动周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树立新思维、谋划新对策。

受到疫情影响,当前的能源供需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吕建中:全球能源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绝大多数国家都不可能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获得能源安全保障。这次疫情叠加油价大幅度下跌,主要就是因各种“隔离”“封闭”措施造成了交通出行的“停摆”,导致刚性需求市场“崩塌”。与过去那种来自供应不足甚至中断造成的正向冲击相比,这种来自需求严重萎缩的逆向冲击更接近经济衰退或萧条的特征,也更具破坏性,将深刻影响全球能源安全格局。后疫情时代的全球能源安全将是涵盖供应、需求、价格、运输、环境等多重风险要素在内的综合性安全,需要各方携手施策,打造“供应与需求双向安全体系”。

应当如何看待当前中国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

吕建中:今年以来的这一轮低油价,导火索是新冠肺炎疫情,实质上则是源于上一轮高油价刺激下的油气投资热,加上不断出现的新技术,特别是页岩油气革命、深水资源的成功开发等,使全球石油和天然气的产量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增长了13%和60%。在带动世界油气行业繁荣的同时,也使全球年均原油产量相对需求过剩了约100万-200万桶/日。即便没有疫情,石油市场也可能会进入供需关系调整期,只是疫情突然加速了这一进程,而油价下跌根本刹不住市场需求量的大幅度锐减,不得不靠供给侧的大幅度减产。在市场倒逼和政府干预下,全球石油产量和供应量减少了近20%,基本接近需求量的下降水平,才使油价艰难止跌回升。

由于产油国的石油出口和财政收入锐减,再投入能力下降。石油公司的收入、利润也大幅度下降,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纷纷削减投资预算,关闭一批高成本项目,暂停一批战略性项目。考虑到大中型油气项目的投资周期通常需要2-3年,在后疫情时代的2025年前后,全球很可能出现油气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即便是供需总量能够基本平衡,也不排除可能出现结构性余缺、区域性供应趋紧的情况,需要立足全局、登高望远,提早谋划逆周期的能源安全布局。

油气行业应当如何应对当前的格局?

吕建中:首先,建立多能互补协同发展机制。全球能源向清洁、低碳方向转型是大势所趋,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今后一个相对长的能源转型期内,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利用与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将相向而行,需要建立完善多能互补的协同安全保障机制。

其次,强化能源金融风险预警防控机制。历史上的多次油价暴跌,都曾导致过大规模能源企业破产、债务违约。油价持续低位或大幅度波动很可能导致债务链断裂,甚至引发金融危机,需要建立完善能源金融风险预警防控机制。

再者,完善能源价格形成和调节机制。我国是石油净进口大国,油价下跌可以降低进口成本及下游生产成本,但如果引发其他工业品价格同步下跌,就可能加剧通缩预期,使降息、减税的经济刺激政策效果打折,需要建立完善能源价格形成及滤波调节机制。

世界各国应当如何应对?

吕建中:深化能源领域全产业链的国际合作。后疫情时代的全球能源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将会发生一系列重大变化,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及国际组织之间应加强磋商沟通,增强政治互信、经济互助及政策协调,扩大从上游资源开发到下游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合作,共同维护能源市场稳定并建立联合应急机制,促进能源供应与需求关系的基本均衡,努力做到能源供应的可持续、需求的可满足、价格的可承受。

加强能源领域技术创新的国际协作。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是技术革命,世界各国应站在全球能源、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打破技术壁垒和封锁,使更多的国家和人民能够从技术进步中受益。

营造有利于能源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后疫情时代可能出现逆全球化、单边主义、本土主义、保护主义等抬头现象,需要更好地发挥能源外交作用,致力于保持国际能源贸易正常秩序,确保全球能源通道安全畅通,推动形成长期稳定的世界能源生产、运输、消费格局。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董时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