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螺蛳粉从“网红”向城市名片蜕变路径观察

新华财经南宁8月31日电(记者范超)当田螺、竹笋、豆角、辣椒等数十种食材与米粉在广西柳州市“相遇”,一碗鲜香诱人的螺蛳粉就此诞生。近日,记者在广西柳州市采访了解到,数十种食材成就柳州螺蛳粉“网红”美食盛名的同时,也带动整个产业链向标准化、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工业化思维筑底、标准为基的预包装螺蛳粉正成为当地经济发展又一增长引擎。作为一座西部工业城市,柳州正致力将螺蛳粉打造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网红”有名更有实

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榜,浏览量超十亿的柳州螺蛳粉爆红的背后是人为的推手还是发展的必然?

近期,记者在柳州市走访了解到,预包装螺蛳粉网红“基因”早已根植于产业发展之初,产业发展路径选择与网红文化兴起无意间的契合让二者的“共舞”显得尤为“婀娜多姿”。

“我们最开始就想着每袋螺蛳粉赚1元,每天能卖出1000袋就足以让产业滚动发展下去,只是没想到发展如此迅速。”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潘朝英说,产业发展之初,虽看好产业发展前景,但从未想过能如此迅速崛起。

在速食食品领域,柳州螺蛳粉属于行业新秀。发展之初,原料成本相对较高、产品渠道不完善、口味独特、褒贬不一等顾虑使业内人士对于产业发展前景充满了忧虑。

潘朝英说,最开始从事预包装螺蛳粉的生产企业多为新兴企业,资金实力相对较弱,无力大范围铺设线下销售网络,线上销售就成了众多企业的核心销售渠道。

从一开始就专注布局线上销售的柳州螺蛳粉企业自然不会错过影响力日益扩张的网红经济。“一开始我们不仅会邀请网络达人来品尝螺蛳粉产品并帮忙推荐,还顺带让其帮助我们建立起自己的网红带货团队。”潘朝英说,网红经济兴起之初,企业就看到了其独特活力,真实、现场感强、趣味十足的网红带货模式十分有利于企业展示和推广新产品。

在广西善元食品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两间直播室正在同步向网友直播预包装螺蛳粉的冲泡“黑科技”。一包螺蛳粉,加入新鲜蔬菜、鹌鹑蛋、肉丸等各种搭配,当即造就一碗热气腾腾、令人垂涎欲滴的鲜香螺蛳粉。即使隔着千万里的网络距离,网友的热情还是被点燃了,屏幕被各种询问品牌和购买渠道的弹幕所占据,带货小哥对留言一一回复。

在底层的发货仓库,记者看到8辆大卡车正同步装卸,各种网络渠道销售的快递盒分别堆放并逐一发货。“我们目前日销量最高已达到30万包,平均日销量也在20万包以上。”潘朝英说,网红不是任意一家企业的标签,而是柳州螺蛳粉这一地方特色产品的同一名牌,这是业内共同维护品牌形象的结果。

业内人士表示,对预包装螺蛳粉的生产,柳州市的企业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行业规范,对原料标准、用量等都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除了行业自律,广西还出台了包括《柳州螺蛳粉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等一系列行业规范文件,从每袋螺蛳粉所含螺蛳、酸笋、豆角等配料的量,到各项重点指标参数都有严格规定,对检测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全网公示并停产整顿。

柳州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柳州市欢迎各界参与投资和发展螺蛳粉产业,但一旦发现产品不合规的情况将采取严格的处罚和整顿措施。共同维护产业生态,才能成就“有名更有实”的网红产品。

正是这种外松内紧的行业运行机制,使得柳州螺蛳粉在新生力量推动下快速成长的同时,还能维持较好的产品形象,产业空间大大拓展,发展潜力得以提升。

工业化思维筑底

柳州螺蛳粉从一种街头巷尾的小吃转化为标准化的工业品,不仅是生产规模的提升,更是生产方式的革新。从农业种植端到原料粗加工再到螺蛳粉生产,所有生产流程都经过了一轮重塑,从小作坊式的瓶瓶罐罐到工厂里的机械化生产线,无数次的调试和成功的背后是柳州市完备工业体系的支撑和工业化思维的体现。

“我们从小作坊生产酸笋到现在工厂化生产,从原材料的选择到腌酸池的建设以及腌酸工艺的创新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既有我们的技术积累,更需要各项技术人员协同配合。”柳州市石山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彦志说,无论是人员还是设备,都能在柳州市内找到资源,这是这座西部工业城市的底蕴给予这道美食的馈赠。

“从花生炸制到料包制作以及分装等全流程都已实现自动化运行,我们将美味螺蛳粉的密码转化成数据,输入这条产品线的每个环节。”广西中柳科技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韦杨年认为,地方美食产业化和规模化离不开完善的工业体系支撑,美食与工业的结合不应停留于表层,满足于产品的生产,而应当不断追求工业对美食元素的解析和丰富,实现两者的有机统一。

记者了解到,除了自身品牌,中柳公司还代工生产李子柒、百草味等多个品牌的螺蛳粉,根据各家口味调配的不同,通过产品线较好呈现给众多美食爱好者,受到了各自拥趸的广泛好评,仅李子柒品牌螺蛳粉月销量就突破150万包。

柳州市工业“基因”在螺蛳粉的体现并不仅限于生产环节,更是从源头上为这项新兴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兴盛于2015年,地方标准则在2016年就落地实施。政府对于螺蛳粉产业发展的预判和对标准化生产的重视离不开柳州市的工业化思维‘基因’。”韦杨年说,2016年初柳州螺蛳粉日产量7万盒,到现在数家日产量超30万盒龙头企业崛起,离不开工业化引领产业标准对行业的有效规范。

韦杨年认为,柳州市作为广西的老牌工业强市,工业化思维已经融入这座城市的“血脉”。预包装螺蛳粉从出现到兴盛,柳州市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较为成熟的工业思维以及政府对产业标准化的及时跟进至关重要。

记者了解到,2015年初,柳州市即提出柳州螺蛳粉“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发展理念。截至目前,柳州市已陆续出台了《柳州螺蛳粉产业升级发展的实施方案》《柳州市全面推进螺蛳粉产业升级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系列螺蛳粉生产的标准和发展规划。

“我们还在进一步对原材料的使用等上游环节制定更翔实的行业规范细则,例如对酸笋的酸度、笋的类别等都进行明确,以保证产业在规则框架体系内更好发展。”黄彦志说,业内对于行业规范标准的出台都大力支持,尽管意见很难统一,但大家都以最大的热忱投身于这项产业,才能更好共享产业发展的红利。

从“网红”到城市名片仍需勠力同心

“网红是一种现象,并非一个可持续的状态。下一步,螺蛳粉要超脱于网红身份,上升至国内知名产品甚至走向全世界的消费者,仍需业界和政府勠力同心,共同优化来之不易的良好发展环境。”韦杨年说,柳州市一直致力于将螺蛳粉打造成新的城市名片是业内人士的荣誉,也让大家感受到了更重大的责任。

柳州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与改革科科长王新旺说,目前产业瓶颈已经在多层面开始显现。原材料方面新鲜竹笋供给不足,价格上升,挤压产品利润空间;豆角品质参差不齐,产品一致性受影响;销售渠道相对单一,线下销售网络匮乏等问题已引起业内高度重视。

针对产业发展的多层面问题,业内领军型企业均已开始布局上下游产业。“我们已流转2700亩土地发展竹笋和豆角等原料种植,还兴建米粉厂,正致力于将影响产品生命力的各项要素尽量掌握在自己手中。”韦杨年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米粉厂断供导致订单发货周期超过3个月,订单退单金额达数千万元等惨痛教训让大家都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当前螺蛳粉产业规模效应还未充分显现,企业进行纵向一体化发展布局条件不够充分,资金压力也较大,但从长远来看,只有做到更高的品控和生产更好品质的产品才能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消费需求,跟上时代发展步伐。

专家认为,目前柳州螺蛳粉单厂日销量30万包只能算是一个阶段性发展层级,还未能引起产业的根本性质变。根据方便面等速食产品发展规律观察,柳州螺蛳粉单厂日销量100万包或将成为整个产业的一个重要历史性节点,那不仅是产业影响力的一个体现,更是产业龙头真正形成、产业凝聚力和规模效益达到新层级的标志。

韦杨年说,这一发展目标基本契合企业的判断,也是业内人士共同为之努力奋进的“星辰大海”。当前越来越多的资源正加速流入螺蛳粉产业,这是好事也潜藏危险,如产品同质化问题加重,尤其是部分网红产品存在被抄袭和粗制滥造的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更需要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长期保持对产业环境的高压监管态势,严肃整顿产业发展秩序,凝心聚力,才能谱写出产业新的发展篇章。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李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