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电商发展呈现“加速度”

新华财经沈阳9月3日电(记者李宇佳)今年以来,辽宁省电子商务一直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在培育新业态、创造新需求、拓展新市场、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公共服务创新等方面的作用日渐凸显,成为引领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新动力。

疫情加速电商直播

“小伙伴们,这是今天直播的二维码哦,12点我们直播间见。”记者近日在沈阳市沈河区一家外贸服装店看到,11点55分,店主王雪在微信群里发完这段话后,把手机夹在三脚支架上,又对着镜子整理了一下衣服和发型,准备在网络上“开门迎客”。

从拥有四个实体店面到如今的线上直播卖货,王雪才刚刚尝试了不到半年,但不断入账的现金却给她带来很大信心,用她的话说,“起码把货卖出去了“。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以来各地延迟复工,许多人居家不出,这给实体行业尤其是批发零售业带来极大冲击,而“零见面”的直播带货,一时成为许多商户的转型自救之举。

海城西柳、辽阳佟二堡和沈阳五爱是辽宁省三大传统批发市场。为应对疫情带来的人流锐减、货物积压等问题,三大市场积极借助电商直播转换赛道,开展“线下打烊、线上开播”新运营模式。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西柳市场直播电商交易额达55亿元;辽阳佟二堡已拥有6家大型直播中心,形成完整电商直播产业链,电商主播5000多人。

在辽宁联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延涛看来,直播带货可以和各行各业进行对接。通过电商直播给辽宁带来的扶贫助农,也彰显着“流量”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赋能效应。

阜新市阜蒙县通过电商直播已带动8个乡镇、40多个村26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朝阳市喀左县与抖音合作电商直播3小时,销售朝阳小米56吨、陈醋22万瓶、紫砂产品1500单;丹东市通过160个电商直播间,累计开展电商直播带货活动1900场,农产品销售额6000多万元。截至目前,辽宁省开展农产品电商直播超过10万场次,上线农产品3000多种,累计销售农产品1.5亿元。

辽宁大学教授、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杨志安表示,正是疫情加速了直播带货的发展。电商直播创新了消费者和商品的连接模式,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新零售和流量入口,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线下消费不足,起到了扩内需、促消费的作用。

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幅30.2%,高于全国15.9个百分点;直播销售超150亿元,直接带动就业11.8万人;盘活存量楼宇53.6万平方米,建成及在建具有一定规模的直播基地60余个。

网红小镇人气旺

全国首个5G网红小镇、全省网红经济示范基地、成功举办首个全国网红节、发出全国首张网络销售员培训证……在营口市,网红经济发展已驶入飞驰的快车道。

近三年来,百年港城营口正在升向“开放峰值”:加入自贸区队列,获批建立东北沿海唯一综合保税区,承担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平台叠加自成体系、政策叠加释放红利,在越发丰富的枢纽经济实践积累中,营口正加速“网上开放”,从“港通天下”向“流量聚合”进阶。

早在去年8月,营口市就抢先发展网红和网红经济。营口市老边区抢占先机,把握产品、主播、专业机构、配套服务四大要素,营造具有活力和潜力的发展空间,以“创新”“活力”“文化”三要素为规划基础,倾力打造独具老边特色的“一城两地二十五平台”。

据介绍,“一城”就是全要素专业网红经济城,“两地”就是线上商品集散地、线下旅游目的地,“二十五平台”则是直播基地、社交电商产业园、直播购物街、葵花民宿小镇、无车承运物流园、人力资源创业园等网红经济的载体。目前,老边区网红小镇已成为5G覆盖的“全要素专业网红经济城”,25个载体平台集聚效应强大,奠定了规模和口碑优势。

此外,营口市率先制定实施《直播电商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打造“1+8”产业体系,直播电商与特色产业、精准扶贫、县域经济、商圈、跨境、展会、反向定制、手艺人互动耦合。在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后,营口市率先提出打造“中国网红经济之都”。目前,全市投入使用的10余个直播基地拥有“网红培养、内容制作、供应链管理、流量转换”全链条支撑保障的庞大根系,引聚300多家运营机构、签约主播超17万、形成3亿多人次巨大流量。

营口市老边区委书记宋泽华表示,网红的“前店”振兴了工业的“后厂”。产销一体化形成的低成本优势,力促在地企业扩能升级、域外企业接连进入,这是一种对东北振兴新出路的有益尝试。

不久前,辽宁省在营口市举行全省推动电商直播促进网红经济工作现场会,营口市老边区网红小镇、沈阳市五爱南塔直播产业带等13个电商直播基地被认定为全省第一批电商直播示范基地。根据辽宁省相关办法,首批认定的电商直播示范基地,今后将会获得系列政策支持、资源倾斜。

货与人仍是发展关键

尽管辽宁省电商直播发展迅速,但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也仍然存在。辽宁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辽宁省电商直播供应链整合度较低,支撑电商直播服务体系尚未成熟,货源渠道和质量难以保证。一方面直播销售高仿、产品质量低劣、缺斤少两等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也存在通过粉丝造假来制造直播间人气火爆的假象,直播过后再陆续退款退货,侵害商家利益的现象。

业内人士认为,直播带货并非万灵药,产品质量以及性价比仍是最终决定力量。好主播是要带领更多人去发现、了解物美价廉的好商品。如果背离这一准则,认为靠主播“口吐莲花”就无所不能,那么误导的不仅是消费者,还有商家自己。

与此同时,优秀专业电商主播人才和专业运营机构匮乏也成为制约辽宁电商直播发展的因素。

沈阳奥莱城玛莎直播基地、沈阳国际鞋城副总经理叶晓顺表示,当前辽宁省面临优秀专业电商主播“人难引、人难留”现象,头部主播数量稀少,而部分技术水平成熟的电商专业人才因为生存环境和资源等元素流向南方。一些文娱网红向专业带货主播转化过程中,因缺少专业的系统技巧培训、产品鉴别能力,带货能力明显不足。

为此,辽宁省于近日出台《关于推动电商直播提质网红经济促进网络消费的指导意见》,明确辽宁将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吸引优质MCN机构和项目落户本地,努力吸引辽宁籍网红主播回本地就业创业。支持各地建立专业的电商直播培训机构,对广大青年、妇女和残疾人开展电商直播、短视频、供应链等相关知识培训。支持举办各类电商直播大赛等活动,发掘和打造本地电商直播人才与直播服务团队。

孙延涛认为,随着5G时代的来临,日后直播带货的规模会越来越大。直播带货需要从孵化网红、选品带货、运营推广等方面深度推进。

辽宁省商务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年底前,辽宁将建立全省电商直播示范基地数据统计体系,引导各地示范基地整合限额以下企业、机构和主播的销售数据,以大数据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直播产品,服务精准营销,推动企业提高销售额,力争扩大限额以上企业数量。

杨志安表示,直播带货的天花板已被打开,它能否为未来一个时期经济的发展持续提供强劲动力,取决于直播电商的创新力和走向。辽宁省可抓住产业变革机会,加强对网络直播等新业态的支持,将直播带货作为辽宁振兴的一个抓手,让各行各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