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因素推动今年以来我国玉米价格上涨

新华财经北京9月23日电  多重因素推动今年以来我国玉米价格持续上涨,近期随着调控措施的密集出台行情虽有所回落,但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贸易纠纷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仍然放大了人们对粮食供应的担忧。建议多措并举稳定预期。

今年以来我国玉米价格持续上涨

今年以来,我国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全国二等黄玉米的市场价由1月初的1812元/吨持续上涨至8月初的2355元/吨。截至9月17日,国内玉米平均收购价格为2190元/吨,较年初约上涨19.5%,同比上涨约13.8%。随着今年东北新玉米的零星上市,辽宁益海嘉里淀粉公司已打响2020年东北地区新玉米收购价格第一枪,干粮最高报价为2160元/吨,湿粮报价1743元/吨,同比约上涨20.8%。

玉米临储拍卖火爆。从拍卖时间看,今年玉米临储拍卖自5月28日起,9月3日结束,持续时间较去年减少5周;从成交量看,今年玉米拍卖实际成交量5684万吨,同比增长160.4%;从成交价格看,今年成交均价1921.8元/吨,同比增长14.5%;从成交率看,第三轮到第十一轮拍卖成交率持续达到100%,后临储拍卖政策改变,以打压市场投机氛围,最后两轮成交率连续降至88.92%和33.59%。

多重因素推动玉米价格上涨

供给方面:首先,玉米种植面积底部震荡。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实行玉米价格临时收储政策,玉米价格持续上行,种植户获得可观的收益,种植玉米积极性大大提高,玉米播种面积呈现持续攀升态势。在高库存、玉米价格倒挂以及财政负担加重的背景下,2016年3月国家对玉米临储收购制度进行改革,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与“补贴”的新模式,玉米价格开始回落,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玉米播种面积连年回调。2015-2019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从4497万公顷回落至4128万公顷,产量从2.69亿吨下滑至2.41亿吨。

其次,自然灾害频发影响玉米产量。今年东北地区经历了先旱后涝的自然灾害,在玉米授粉期天气少雨干旱,部分地区玉米结籽受到影响。当前东北玉米处于成熟最后阶段,大部分玉米已进入蜡熟期,但连续三场台风进入东北造成玉米大面积倒伏,倒伏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松原、长春以及齐齐哈尔北部、绥化以及牡丹江地区,铁岭、榆树等黄金玉米带地区也出现倒伏现象。同时,台风过后,除了玉米减产,由于雨量较大,新季玉米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整体来看,预计东北地区玉米减产幅度在20%左右。

第三,国内玉米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受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影响,我国玉米产量大幅提高,消费需求却未同步增长,2013-2015年供需矛盾加剧,玉米库存快速增长,每年库存增量平均为6480万吨。2016年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后,玉米价格市场化机制打通,大量玉米出库促进国家库存快速消化。2017-2019年临储玉米成交量分别为5800万吨、1亿吨和2192万吨,2020年度库存余量已降至低位。

需求方面:一是饲用玉米需求回暖。2019年我国玉米消费量2.74亿吨,其中饲料消费占消费量总量的比例为69%,高于国际平均60%的水平。2020年生猪价格高位运行,全国生猪均价每公斤在36元以上,按照完全成本17元/公斤、出栏体重120kg测算,头均盈利高达2200元以上。在高盈利的刺激下,养殖户复养积极性提高,生猪存栏量稳步提升,带动饲料需求增加,进而对玉米的需求相应增加。同时,虽然2020年秋粮玉米上市在即,但由于哺乳期母猪和仔猪的饲料不能用新粮加工,所以对陈粮玉米的需求仍存在一定刚性。

二是工业消费持续高景气。过去十多年,我国玉米工业消费一直处于高速增长通道,从2008年的不足4000万吨增至2019年的接近1.13亿吨,消费占比也从24%升至41%。其中,玉米淀粉方面,2018/19年度,全国玉米淀粉总需求量为3061万吨,同比上升16.88%;2020年我国玉米淀粉产量预计超过3000万吨,带动玉米需求上行。燃料乙醇方面,2019年,我国汽油表观消费量为12517万吨,一般1吨车用乙醇汽油由90%纯汽油和10%乙醇混合而成,若车用乙醇汽油实现全覆盖,对燃料乙醇的需求约为1250万吨,2019年我国燃料乙醇产量为268万吨,则新增燃料乙醇需求约为980万吨,按3吨玉米产1吨燃料乙醇计算,新增的燃料乙醇需求将消耗玉米约为2940万吨。

此外,虽然我国玉米进口依赖度较低,但在国内外经济政策不断调整、国际贸易争端频发、贸易保护主义蔓延的背景下,全球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对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影响也必然显现,从而导致人们对粮食价格上涨的预期增加。还有,大豆价格上涨助推玉米涨价。7月末,国产大豆市场最高价达5500元/吨,较月初上涨400元/吨。由于在饲料等加工领域,玉米对大豆具有较强的替代作用,因此大豆价格的上升一定程度助推了玉米价格的上涨。

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可能带来不利影响。首先,价格上涨溢出效应显现。在饲料、乙醇等加工领域,小麦对玉米具有较强的替代性,玉米价格的上涨助长了小麦价格。今年4至6月期间玉米开启了快速上涨行情,7月中旬起,小麦的价格涨幅就有所扩大,每日涨幅约10-20元/吨。截至8月5日,华北产区厂家对小麦的主流报价集中在1.2-1.25元/斤,其中山东和河北等主产区普遍接近1.25元/斤,南方报价集中在1.16-1.22元/斤。8月初全国三等小麦市场价为2417.2元/吨,较7月初上涨3%,同比上涨6%,玉米价格上涨的溢出效应开始显现。其次,威胁粮食安全的警戒线。今年,我国玉米进口量首次突破配额限制达到1000万吨,为了平抑玉米价格的上涨,国内确实需要进口更多玉米来弥补供给缺口,这对我国一直以来的主粮自给警戒线形成一定威胁。此外,还可能带动市场投机情绪上涨。

建议多措并举稳定预期

第一,平衡国内粮食市场供求关系。建议有针对性地实行价格政策和调控手段,重点调整粮食品种结构,优化品质结构,平衡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尽量减少供需矛盾,维持粮价在合理区间均衡发展。

第二,政策制定需采取组合策略平抑国际市场的冲击,减缓国家贸易政策不稳定性带来的不利影响。

第三,提高国内粮食竞争力。通过加大科技创新等途径降低国内粮食生产成本,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全产业链和供应链视角打造现代粮食产业体系,发展粮食产业经济,以深加工和延伸产业链来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国际竞争力。(铁岭人民银行马鹏飞、郭晶、秦舒婷)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