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招商局持续推动“一带一路”项目探索实践

新华财经香港9月30日电(记者李滨彬)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剧烈冲击和全球经贸局势的不断变化,总部位于香港的招商局集团如何在做好海外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记者近日探访招商局了解到,其旗下的“一带一路”项目由于受到各国出入境政策限制,一些招商引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但招商局探索云招商、云服务等全新举措,推动了相关工作顺利进行。

首先,稳步推进全球港口网络建设。2020年全球商品贸易大幅下滑,港口业务面临较大压力,招商局海外港口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拓展新货源以填补市场需求下降带来的缺口。

围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招商局发展全球港口网络。截至上半年,招商局全球港口网络覆盖27个国家和地区的68个港口,包括斯里兰卡科伦坡港与汉班托塔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港昆波特码头、吉布提港、马耳他港、新加坡港、泰国林查班港、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和巴西巴拉那瓜港等“一带一路”沿线重要港口点位。

2020年上半年,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与贸易造成了巨大冲击,全球集装箱海运需求大幅下滑,但招商局港口今年以来海内外业务协同发展,实现逆势增长。2020年上半年,招商局港口项目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487万TEU,较上年同期逆势增长0.6%。

对于招商局而言,目前出海的模式主要是“蛇口模式”,也就是“前港中区后城”。蛇口从30年前的一个3000人的小渔村变成如今规划就业人口88万人,人均GDP超过6万美元,就是获益于这个模式。

招商局集团海外业务部副部长李国锋指出,这种模式具备可复制性,首要就是港口建设。招商局在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方面目前世界居第六,像吉布提的港口就将规划建成东非地区最大、最现代化的港口。

其次,优化完善综合物流服务。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招商局持续打造全球综合物流服务网络。

招商局介绍,上半年,招商局海外综合物流服务网络已覆盖43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自营机构96个,网络覆盖进一步扩大。通过海外资源整合及属地化能力提升,招商局在东南亚区域实现了“东南亚全链路”产品运易通上线(产品提供从天津、青岛、上海、宁波四个港口及其周边城市的国内上门提货,海运直达东南亚胡志明、泗水、雅加达、巴生等13个主要港口的门到门全程集装箱货运服务);在非洲区域吉埃物流通道建设项目完成新增运力投入。

第三,扎实做好海外园区综合开发。招商局表示,其投资和管理的4家境外园区由于受到各国出入境政策限制,招商引资工作无法正常开展。为应对疫情带来的影响,境外园区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加强与客户的线上沟通,逐步完善云招商、云服务等全新举措;同时结合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的实际情况,重点加强针对国内企业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中白工业园努力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上半年引入入园企业7家,入园企业累计62家,协议投资额11.8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35家。园区内中白商贸物流园(下称“中白商贸”)上半年经营发展稳增长,实现营业收入2.0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12%,中白商贸的中欧班列业务板块克服疫情影响,取得逆势增长。

吉布提“前港、中区、后城”(PPC)综合开发项目扎实推进,前港完成集装箱累计吞吐量42万标箱,散杂货和件杂货总计285万吨;中区已落地入园企业82家,推出Djimart B2B电商平台,基本锁定商贸城项目合作方云鹰集团,成功签约并开始运营世界粮食计划署项目;后城努力克服疫情影响,推进项目协议谈判,就核心商业条件基本达成一致,为双方下一步签署投资协议创造了条件。

汉班托塔临港产业园上半年已实现入园企业23家,其中基本锁定山东昊华轮胎项目,意向投资3亿美元,目前已完成商务谈判。

招商局负责管理运营的中老赛色塔综合开发区已完成82家企业入园,并成功引入日本光学龙头企业豪雅入园,为产业链招商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积极开展海外防疫交流合作。在做好自身防疫工作的同时,招商局集团介绍,今年以来,其组织多家下属单位,积极协调海外资源,助力多国抗击疫情,在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同时,为集团海外机构疫情防控营造良好环境。上半年,集团向吉布提、白俄罗斯、意大利、斯里兰卡、法国、巴西等“一带一路”国家和相关合作伙伴提供力所能及的防疫物资援助,累计总价值逾600万元人民币,得到了相关国家和合作伙伴的高度赞赏。

第五,开展双边、多边和第三方市场合作。招商局与法国达飞海运(CMA集团)合作投资Terminal Link公司在共同运营管理全球8个国家的13个码头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合作,收购分布于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个码头股权。同时,在汉班托塔港等多个项目上开展了引入第三方合作的探索。

第六,持续完善海外风险防控机制。招商局在积极推进海外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持续加强和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提升风险意识。

招商局表示,其“一带一路”投资主要聚焦港口、园区和物流等综合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具有周期长、资金重以及与所在国融合深的特点。因此,在项目经营和争取所在国政策支持方面面临一些挑战。比如境外经贸合作区是综合性开发,经营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回报期相对滞后。因此在初期的资金投入方面有压力,还有一定的汇率波动风险,需要在投入期和成长期等关键节点得到足够的金融政策支持。

同时,境外经贸合作区开发还需要当地政府政策法规、管理体制等支持,有些境外园区争取当地政府政策支持难度大,还会受到来自第三国的干扰和压力,导致所在国政策变化,给园区的正常经营带来挑战。

针对这些风险,招商局编制了“一带一路”和境外投资法律合规手册,已出版香港分册、美国分册、吉布提分册、多哥分册、白俄罗斯分册及坦桑尼亚分册,正在编写英国分册及澳大利亚分册;围绕国际热点、国内外立法和监管动态、法律合规风险事件等,研究和发布了《关于美国FIRRMA法案最终实施细则相关合规风险的提示函》《关于美国发布航运业相关制裁合规指南的提示函》《关于美国加强出口管制和其他相关业务合规风险的提示函》《关于美国〈香港自治法〉和相关行政命令等风险的提示函》等境外法律合规风险提示文件。

招商局建议,有关方面应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和创新金融支持,企业间也需进一步加强协同、合作,以真正形成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强大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李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