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研报】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5日电(分析师张威 黎轲 朱嘉林)近年来,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发展新引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较为迅速,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已连续六年位列全球第二。但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仍然较低,传统服务贸易占据很大比重,整体出口竞争力不强,因此大规模的服务贸易逆差长期存在。近几年,我国服务贸易呈现出逆差增长放缓、结构加快优化的态势。一方面,旅行、运输等传统劳动力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据很大比重;另一方面,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与其他商业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持续提升。此外,我国离岸服务外包规模稳居全球第二,成为推动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动能,其中信息技术外包(ITO)居主导地位。

以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指数来衡量,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整体较为薄弱,行业之间差异很大。其中,加工、维修服务、建筑等领域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保持较高的正数状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和其他商业服务的竞争力指数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正数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金融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自2016年开始由负转正,表明我国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运输、旅行、保险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个人文化和娱乐等服务的竞争力指数持续为负数,说明这些行业竞争力较为低下。

一、我国服务贸易总量分析

近年来,服务贸易已成为全球贸易发展新引擎,是国际经贸合作的重要内容。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高度重视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整体上,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较为迅速,进出口都有较大的发展,但进口增速明显快于出口增速,形成较大的服务贸易逆差并快速扩大。自2012年以来,我国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服务贸易总额从2012年的30422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54153亿元,实现近1.8倍的增长。

截至2019年,我国服务贸易总规模连续六年位列全球第二,其中服务贸易进口位于世界第二,服务贸易出口位于世界第五,服务贸易占全球比重由2011年的5.2%上升至2018年的6.9%。其中,出口占比4.6%,进口占比9.4%。

360截图20201015101035267.jpg

360截图20201015101055379.jpg

2016-2018年,我国服务贸易年均增速9.4%,高于同期全球7.3%的水平,其中出口和进口平均增速分别为12.8%和7.8%,出口增速明显高于进口增速。2017 年,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增速第一次超过了进口增速,这对于我国服务贸易而言是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年。同时,从服务贸易出口与进口分别占服务贸易总额比例上来看,2016年之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比不断上升,这也意味着我国近年来实施的促进服务贸易增长的政策与经济策略发挥了作用,我国的服务出口得到了有效的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出来。

360截图20201015101107779.jpg

360截图20201015101123516.jpg

虽然我国服务贸易总额逐年上升,出口增速已快于进口,但服务贸易逆差却越来越来大。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从2007年421.9亿元扩大到2019年的15024.9亿元,扩大了将近36倍。仅在2013年这一年,贸易逆差就为7774亿元,较2012年的5023亿元增长了55%,2014年贸易逆差达到13130亿元,较2013年的7774亿元增长了70%。从2017年开始,我国服务贸易逆差增长放缓,2019年贸易逆差明显减少,但贸易逆差的影响不容小视,这反映出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存在一系列问题。

360截图20201015101132475.jpg

二、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分析

1.进口结构分析:以旅行、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为主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服务贸易进口结构仍以旅行、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为主。运输和旅行这两项传统服务贸易之和每年都超过50%,一直占据着我国服务贸易进口的主要地位,说明我国对进口传统服务需求量较大。其中,运输服务处于波动下降趋势,表明我国运输业对国外的依赖程度正在逐步减少。而旅行服务在2012-2016年处于稳步上升的状态,至2016年达到最大值57.76%,占据了服务贸易进口的一半之多,说明近年我国国民对出国旅行的需求逐渐增加。但2017-2020年上半年,旅行服务呈下降趋势,尤其受今年全球疫情的影响,我国旅行服务进口占比下降较快。

360截图20201015101145116.jpg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近几年来,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进口占比均低于35%,但自2015年以来,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逐渐上升。2020年1-7月,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11513.4亿元,增长8.9%,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4.0%,提升9.7个百分点。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口5410.4亿元,增长8.0%,占服务进口总额的比重将近35%,进口增长较快的领域是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分别增长28.5%、16.6%。

360截图20201015101200819.jpg

其中,知识密集型服务中各项服务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比例依次为:其他商业服务(主要为技术服务、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研发成果转让费及委托研发、其他)、知识产权费、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保险和养老金服务等。其他商业服务占比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有较大的上升。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呈上升趋势,且上升速度较快。知识产权使用费占比相对稳定,整体呈现稳步上升态势。而保险和养老金服务下降较快。

新冠疫情对知识密集型服务的影响相对较小,反而此次疫情催生了大量居家办公、在线教育、线上娱乐、线上医疗健康等服务需求,为我国服务贸易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带来契机。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技术服务、专业管理和咨询服务、研发成果转让费及委托研发服务等新兴服务多为长期订单,需求较为稳定,且服务提供方式可部分采取远程在线提供,受疫情影响可控。个人、文化和娱乐服务中的在线娱乐,如网络游戏、在线影视、在线音乐、在线图书、远程教育、远程医疗问诊等服务,则因人们闲暇时间增多、医疗健康需求增大,出现井喷式增长。

360截图20201015101209663.jpg

360截图20201015101219911.jpg

2.出口结构分析: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占比持续提升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中,隶属于传统服务贸易的运输、旅行和加工,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不过占比总体趋势在缓慢下降。疫情期间,各国采取的严格限制人员跨境流动的措施继续影响世界范围内旅行服务进出口,所以我国旅行服务出口今年下降明显。

360截图20201015101228728.jpg

随着中国高科技产业的不断成长,电子信息通讯服务等方面的出口能力在显著提升,对于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出口占比持续上升,从2012年的35%左右到2020年的将近55%,这也反映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360截图20201015101236674.jpg

其中,占比最大的两项分别是其他商业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其他商业服务的比重一直维持在25%以上,并且在2014年及2020年1-7月维持在30%左右,其是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重要支撑。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占比呈现稳步上升,其占相对较大比重说明了我国出口的服务符合对未来高层次服务贸易竞争的需求。

360截图20201015101245624.jpg

3.逆差结构分析:传统服务贸易是主要逆差来源

我国服务贸易逆差的前三大来源依次是旅行、运输、知识产权使用费,2020年1-7月分别达到6157亿元、1939亿元、1197亿元;服务贸易顺差的前三大来源依次是其他商业服务,加工服务,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2020年1-7月分别达到891亿元、598亿元、225亿元。

整体来看,近年我国传统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的地位,而现代服务贸易的逆差比传统服务贸易逆差小得多,并且增长势头良好,说明了我国现代服务贸易很可能在创汇和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面较传统服务贸易做出更大的贡献。在现代服务贸易部门中,电信、计算机和信息与其他商业服务增长明显,是对贸易顺差贡献最大的两个部门,这和我国在这些行业所积累的比较优势有关。而知识产权服务则处于较大的逆差地位,这与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利用的缺乏有着深刻的联系。

360截图20201015101255743.jpg

4.服务外包分析:信息技术外包占主导地位

我国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二大接包国,占全球离岸服务外包总量的33%左右。2019年我国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968.9亿美元,占服务贸易比重12.3%,较2015年提高2.4个百分点,占服务出口比重34.2%,成为推动服务贸易发展的新引擎和新动能。2019年我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和知识流程外包(KTO)执行额分别为426.8亿美元、175.5亿美元和366.6亿美元,占比分别为44.1%、18.1%和37.8%,其中工程技术服务、检验检测、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服务、工业设计等领域分别增长10.7%、17.5%、13%和12.8%。

360截图20201015101308196.jpg

2020年1-8月我国企业承接离岸信息技术外包(ITO)、业务流程外包(BPO)、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分别为1668.8亿元、589.2亿元和130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5%、14.5%和11.3%。ITO中的集成电路和电子电路设计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258.1亿元,同比增长49.5%;BPO中的供应链管理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额212.2亿元,同比增长24.2%;KPO中的医药和生物技术研发外包离岸执行额263.6亿元,同比增长25.4%。

从市场看,2020年1-8月我国企业承接美国、中国香港、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离岸外包执行额分别为798亿元、642.7亿元、567.4亿元、285.7亿元、192亿元和17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6%、18.8%、7.5%、5.6%、17.5%和20.2%,合计占全部离岸执行额的74.8%。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离岸外包执行额617.5亿元,同比增长7.7%。

从区域看,2020年1-8月京津冀地区承接离岸外包执行额306.6亿元,同比增长31.1%,主要是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研发外包增长较快带动。长三角区域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877.9亿元,同比增长10.9%,占全国52.7%。3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承接离岸外包执行额3103.2亿元,同比增长13.6%,占全国87.1%。

从主体看,2020年1-8月,民营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829.2亿元,同比增长18.8%;外商投资企业(不含港澳台商投资企业)承接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294.5亿元,同比增长14.4%,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离岸执行额合计占全国的59.6%。

三、我国服务贸易地理方向分析

我国已经与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服务贸易往来。2018年服务出口额排名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占服务出口总额的67.5%,较2015年下降7.1个百分点;进口额排名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占服务进口总额的73.3%。201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服务贸易额1217亿美元,占比15.4%。沿线国家数字鸿沟巨大为我国信息技术服务出口带来了新市场,2012—2018年我国对沿线国家和地区软件出口执行金额由26.9亿美元增至69.7亿美元。目前,我国已经签订了《中国—中东欧国家服务贸易合作倡议》《金砖国家服务贸易合作路线图》,并同14个国家建立了服务贸易双边合作机制。

360截图20201015101317626.jpg

四、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服务贸易竞争力薄弱。如以TC指数,即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来衡量,中国TC指数一直为负数,这表明中国服务贸易总体上处于比较劣势,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较弱。TC指数是对一国(地区)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时较常使用的测度指标之一,它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即TC指数=(出口-进口)/(出口+进口)。该指数剔除了经济膨胀、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在-1~1之间波动,指数值越接近于l则竞争力越大,指数值越接近于-l表示竞争力越薄弱。2012-2018年,我国服务贸易TC指数在-0.17至-0.37之间波动。

我国各个具体行业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很不平衡。根据2012-2018年的数据分析,加工、维修服务、建筑这些传统领域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保持较高的正数状态,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与其他商业服务的竞争力指数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正数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金融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指数自2016年开始由负转正,表明我国金融服务领域的竞争力不断增强。运输、旅行、保险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个人文化和娱乐等服务的竞争力指数持续为负数,说明这些行业竞争力较为低下。

360截图20201015101334297.jpg


我国服务贸易现状及竞争力分析.pdf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范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