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承百万肉羊产业链”助河北围场脱贫奔小康

新华财经天津11月5日电(记者王宁 王晖)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河北省10个深度贫困县之一。近年来,在津冀对口帮扶中,双方将肉羊产业作为带动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创新推行“五个一批”产业扶贫模式,加速构建津承百万肉羊产业链,取得良好成效。

因地制宜 “五个一批” 肉羊产业扶贫模式扎根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与对口支援的背景下,天津市与承德市结缘,其中,河北省面积最大、承德市人口最多的围场县是脱贫攻坚重中之重。“围场县是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所在地,畜牧业基础良好。因此,双方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选择肉羊产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首要选择。”天津市武清区扶贫干部、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副县长刘继群说。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当地农户有养羊的传统,但始终没有摆脱贫困。如何让这一传统生计成为脱贫利器,关键还在产业化。“津承百万只肉羊全产业链项目”让围场县农民加快了增收步伐。

“津承百万只肉羊全产业链项目”负责人、河北津垦奥牧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娄紫东介绍说,根据当地畜牧业发展实际,天津食品集团、天津市武清区扶贫干部和当地相关部门共同谋划了“五个一批”产业扶贫模式。

“入股分红”助力一批。与建档立卡的835户签订《股份合作扶贫项目分红协议书》5年的合同,企业每年支付给每户红利600元,助力一批无资金投入能力和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持久受益。

“寄养托管”增收一批。购买5250只基础母羊,与1182户贫困户签订寄养托管3年协议,每年每户分红300元,使贫困户增收。

“投母收羔”扶持一批。利用扶贫资金购买并发放2250只基础母羊给合作社和贫困户饲养,二者两年内每只母羊分别偿还2.5只和2只优质羔羊,公司对其所生产的其余羔羊按高于市场价格5%标准进行回收,2年后母羊和剩余羊羔归贫困户所有,并由企业持续回收羔羊。

“订单采购”带动一批。企业采用订单式采购方式向贫困户订购青贮饲料,2019年和2020年面向围场县6个乡镇、15个村向近200户贫困户收购近2万吨的青贮饲料,带动近200多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入企就业”转化一批。项目运营以来,企业40%以上岗位优先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开放,安排其到公司就业,同步开展业务培训和技能指导,按不同岗位发放劳务薪金,实现一批有劳动能力又无法外出务工贫困户由“体力劳动型”农民向“知识技能型”产业工人转变。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 农户脱贫增收成效显现

记者了解到,为加速实施“津承百万只肉羊全产业链项目”,天津食品集团已在围场县投资3.5亿元,分三期成立了三家公司。其中,河北津垦奥牧业有限公司在2017年12月成立,占地约200亩,现已建成一个年存栏6000只基础母羊的扩繁场、一个年出栏10000只的育肥场。一年之后,第二家以肉羊繁育养殖为主的公司河北津垦猎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占地面积300亩,现已建成一个年存栏10000只基础母羊扩繁场、两个年出栏30000只肉羊育肥场,目前均已投入运营。第三个是“牛羊屠宰及肉制品加工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年内完工。

为了让逐渐成形的肉羊产业项目尽快惠及当地贫困户,刘继群带领扶贫干部经常奔走在企业和各村镇之间,了解百姓需求,推动政策落地,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

韩凤祥是名“老羊倌”,过去曾在围场的山上放羊,靠天吃饭,收入不稳定,还破坏环境,这种传统养殖方式越来越不可持续。去年,在政府和企业的牵线帮助下,依照“投母收羔”模式,韩凤祥一次性认领了80只湖羊基础母羊。“与过去养羊不同,现在羊羔免费,还有专家指导,科学喂养,羊长得快、肉多,能挣钱。”韩凤祥告诉记者,一年多以来,这批母羊已生下两批共200多只羊羔,还一半,卖一半,自己净得十来万元。

韩凤祥的成功令起初犹豫观望的贫困户们跃跃欲试。娄紫东介绍,近半年来,又有几十位贫困户人员向公司申领母羊,规模最大的达200只,有的一边在厂里打工,一边在家养羊,收入很可观。

面对不断增长的养羊需求,娄紫东开始在优化品种、提高收益等方面下功夫。据介绍,津承百万只肉羊项目驻扎以来,先后为围场县引进了澳洲白、杜泊羊等优质父本与湖羊杂交出新品种,并采取保价回收方式,提高产出水平,保证农户增加收益。同时,以先进养殖技术为依托,探索科学化养殖方案,研究肉羊产羔、繁殖、育肥不同阶段的生长特点和饲料配方,构建科学化、产业化的产业体系。

刘继群介绍,目前“津承百万只肉羊全产业链项目”已带动2507户贫困户稳定增收,并持续带动当地饲草种植、屠宰、加工、销售等一系列产业经济发展。

巩固产业,防止返贫 津冀深化合作奔小康

今年2月,围场县实现整县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从2016年的超过14%降至2020年初的0.28%。这其中,肉羊产业扶贫模式功不可没。据介绍,2020年,围场县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将达到29300元和11200元。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县长甄毓敏说,得益于天津市的大力支持,围场县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性成果,全县169个村、8.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老百姓生活富裕起来了,日子好起来了。下一步,推动扶贫产业发展壮大、防止贫困户“返贫”将是重中之重。

首先,完善肉羊产业链条。娄紫东介绍,目前肉羊交易中心和年产75万头的屠宰场正在有序推进中,下一步,将打造“以繁育养殖为核心,延伸拓展技术培训、屠宰加工、产品交易、冷链物流”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实现农户与市场有效连接,切实解决农牧民“养得起、养得好、卖得掉”等问题,促进养殖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围场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

其次,补齐短板提升脱贫成果。天津市武清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薛梅表示,在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武清区将补齐工作短板弱项,深化产业合作和消费扶贫,围绕围场产业结构布局和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引领,发挥武清产业技术优势,策划好产业帮扶项目,助力围场农产品进商超、进食堂、进校园、进社区;同时,着力构建防贫预警和脱贫攻坚质量提升机制,推进劳务协作,拓展就业渠道,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好决定性基础。

第三,构建稳定的长效脱贫机制。甄毓敏表示,围场县将巩固好来之不易的脱贫长效成效,聚焦优势互补,全面深化与天津市武清区的对接合作。在产业合作上,力争成为武清的大后方、大基地、大花园,成为武清的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特供基地和休闲康养基地;在人才合作方面,两地延续互派挂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全面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李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