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十四五”规划系列研究之二——推动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互动 打通供给端循环

新华财经北京11月5日电   题:推动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互动  打通供给端循环

作者:杨成长、龚芳、邹威(申万宏源研究所政策研究室)

推进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良性循环是畅通供给端,形成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十四五”规划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突出以创新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突出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当前我国在金融、科技和产业的循环节点上还存在一些“堵点”,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创新的产业转化不高,金融对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相对不足。“十四五”期间,我国要着力疏通“堵点”,从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优化研发结构,推进科技创新的产业转化,加速资本要素与现代要素融合以及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等多方面推进形成金融、科技与产业的良性循环。

一、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良性循环是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基础

金融、科技和产业的循环是打通供给端,形成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内容。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时期我国应对挑战和机遇新变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从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各环节来看,国内大循环主要包括供给端循环、需求端循环和空间循环三个方面的子循环,构建金融、科技与产业的良性循环和三角互动机制是供给端循环的核心内容。要以金融服务为纽带,借助科技创新提升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借助产业链在全球市场竞争地位的提升来反哺科技创新,增强经济内生动力。

“十四五”规划突出创新驱动,强调创新的战略支撑地位,强调创新在推进产业发展和引领创造新需求中的重要作用。“十四五”时期是开启我国第二个百年发展计划的启承点,走科创驱动的发展路子,借助科技创新来提升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降低人口周期、债务周期及要素成本上升带来的挑战是“十四五”时期的改革重心之一。“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要依托创新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要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构建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良性循环是实现科创驱动发展战略的有效路径,要发挥金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的产业转化率,借助科技创新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借助科技创新引领创造新需求,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构建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良性循环是在新一轮大国竞争中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抓手。要深刻意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大国竞争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我们发现美国经济体系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形成了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良性循环生态。美国资本市场积聚了全球50%以上的长期资金和风险资金,提供了美国近60%的科研资金来源,支撑了美国近40年持续大规模的科研投入,根据OECD的统计数据,2010年前美国研发投入规模一直超过日韩德英中五国研发投入规模之和。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形成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良性互动机制是我国应对中美大国竞争的重要举措。

二、当前我国金融、科技和产业循环面临三大堵点

1、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整体不强

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创新主体日渐丰富,创新环境有所改善,但整体来看,科技创新能力仍存在较大改善空间,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科研投入快速增长,但绝对规模相对较小,基础研究较薄弱。根据国家统计局、科技部和财政部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2.2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465.7亿元,同比增长12.5%。2000年至2019年我国研发支出增加了24倍,年均复合增速18.4%,同期美国研发总支出增长了1.3倍,年均复合增速为4.4%。尽管从科研投入的增速来看,近年来我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科研投入主要以补欠账为主,2019年我国科研投入绝对规模仅为美国科研总投入的一半。从研发强度来看,当前我国与成熟经济体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18年研发强度较高的是韩国(4.53%)、日本(3.28%)、德国(3.13%)、美国(2.82%),同期中国研发强度为2.14%。更为重要的是,以德国、日本、韩国、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体,其研发强度自1980年以来就常年高于2.2%的水平。

在科研投入结构上,目前我国研发投入以实验发展为主,基础研究比较薄弱。2019年我国研发费用支出中,试验发展支出为1.83万亿元,占总研发支出比重高达82.7%,应用研究与基础研究的支出占比分别为11.3%和6%。由于基础研究的投入周期更长、投入门槛更高、风险更大,基础研究的投入规模增速在很大程度上跟不上我国整体的研发经费增长速度,过去19年我国基础研究的年均复合增速为15.9%,落后于整体研发支出年均复合18.4%的增速。从相对占比来看,过去15年我国基础研究支出的占比提高不足1个百分点,这与美国基础研发占比常年维持在16%以上的水平相比,我国基础研究投入明显不足。

二是科研主体以大型企业为主,民营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相对不足。从科研经费的资金来源看,目前我国科研经费中75%左右来源于企业,国内政府资金占比不足20%。以2019年数据为例,国内政府资金为3081亿元,占比13.9%;企业资金为1.69万亿元,占比76%。从结构来看,我国科研投入中企业资金来源主要由大型国企及以BATJ、华为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进行投入。2019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总投入为7501亿元,同期海外上市大型中概股研发投入约2515亿元,华为研发投入约1317亿元,上述公司的研发投入总量约为1.13万亿元,占2019年我国企业研发总投入的比重超过67%。因此,我国看似较高的企业科研资金投入占比实质上主要集中在几家大型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其它中小企业及民营企业的科研投入相对不足。

三是科技创新的行业分布以制造设备业为主,在科技技术服务业上的投入还不够。从科研投入的行业分类来看,2019年国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为1.397万亿元,制造业为1.354万亿元。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研发投入最高,为2448亿元,占比17.5%。从研发强度(研发费用/营业收入)看,国内行业整体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1.32%。整体来看,我国分行业的科研投入呈现两大特征:其一,制造设备类的科研投入占比较高,这从侧面说明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制造业为其它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设备及制造支持服务;其二,科技技术服务业的科研投入快速增长,但与成熟市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2、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存在一些脱节现象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的产业转化率不高。近年来我国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及PCT专利储备上明显提升,但科技创新整体的产业转化率并不高。突出表现为:一方面产学研结合不通畅,目前我国国家级和地区级的重要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主要还是放在科研单位和国有企业,科研单位及国有企业内部对于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归属权、使用权等缺乏清晰的界定,部分科技创新成果难以有效产业化,企业科研资源不足与高校绝大多数科研成果无法市场化应用的结构性矛盾十分明显;另一方面我国科研大省并不是科技产业强省的现象突出,部分科技创新缺乏市场化应用场景。

我国在底层技术研发创新上的相对不足使得部分关键产业对外依赖度较高,产业链自主性不足。当前我国科技产业链呈现明显的倒三角型,下游应用产业发达,以腾讯为代表的大型科技企业创设丰富应用场景,持续加大在试验发展方面的研发投入;中游制造环节上中国是全球加工中心和世界工厂,主要产品的全球份额占比接近50%;上游核心部件及底层技术自给率严重不足,对外部的依赖度较大。据粗略估算,我国电子半导体行业在上游的晶圆制造、核心原材料供给、IP核和EDA软件上自给率不足5%。在软件行业上,我国95%以上的国产软件多为基于开源系统进行的二次开发,底层技术积累相对不足。

与此同时,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对技术的推动和反哺作用也尚未有效发挥出来。当前我国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对提升企业在产业链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企业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度都日渐提升,从高研发密集型产业的增加值上看,近年来我国高研发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快速增长,2015年-2018年三年增长率为33.9%。从全球相对占比来看,2018年美国相关产业增加值为1万亿美元,占比32%,之后是中国6694亿美元,占比21%。但不可否认,我国高研发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仍处在成长发育期,科技产业对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还不强。

3、金融体系对科技、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不足

当前我国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金融体系与科技创新长周期、高投入、高风险的特征不相匹配,金融体系服务科技创新和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还相对不足,这具体表现为:

其一,资本市场吸纳长期资金和股权风险投资的能力有限。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吸纳上市公司的数量稳步增长,但从投资者结构来看,长期机构投资者比重仍不高,2019年我国各类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比重不足15%,较美国60%以上的长期机构投资者相比差距较大。资本市场吸纳长期资金的能力不足制约了科技创新的长期资金来源。

其二,企业创新形成的产权证券化程度不高,资本市场在推动创新要素资本化以及分担科技创新风险上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出来。当前我国以数据、技术等为代表的创新要素在要素交易市场、专业要素中介机构以及与要素市场高度关联的相关产业发展上都明显不足,金融对科技创新的资本激励机制、风险分担机制都尚未完全发挥作用。尽管近年来在民营中小企业相对丰富的珠三角以及长三角等地,当地政府积极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民间金融体系也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产权证券化方式,以浙江台州、宁波为代表的地区已经尝试发展了区域性企业品牌、商标和专利的评估市场,但是由于缺乏评估机构、评估标准,评估费用相对较高且评估结果银行机构认可程度不高等诸多原因,动产抵押贷款依然进展困难。

其三,资本市场在推动产业做大做强上的作用还不强。目前我国产业总规模、总利润与GDP总量的比值都已居于全球前列,但我国产业的资本投资收益率不高,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不强,产业发展的质量有待提高。资本市场在改善企业资本负债结构,优化公司治理制度,扩大直接融资比例上的作用还不显著,资本市场尚未成为社会长期资金和风险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

三、疏通堵点,多措并举推进金融、科技和产业良性循环

针对当前我国在金融、科技和产业循环交接点上面临的问题和“堵点”,“十四五”期间我们要着力疏通“堵点”,借助持续加大科技创新,优化科研投入结构,推动创新要素市场发展以及完善顶层制度设计等多项举措,推动形成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良性循环生态。

1、优化研发投入结构,构建多元、长期的科研资金投入体系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是提升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基础,“十四五”时期我国要着力构建稳定、多元、长期的科研资金投入体系。在科研投入的资金来源上,要形成企业资金、政府资金与其它社会资金共同参与、各有侧重的投入体系。2018年美国研发费用中来自企业资金的规模为4042亿美元,占比约69.7%,之后依次是联邦政府占比21.9%,非营利组织占比3.9%,高校占比3.6%和非联邦政府机构占比0.8%,其中企业资金来源中借助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占据绝大比例。整体上美国形成了高校、政府科研机构、大型科技企业与中小企业多元参与、有序分工的科研投入体系。近年来我国研发投入的资金来源中,企业资金占比相对稳定,政府资金占比有所下降。“十四五”时期我国要维持研发强度稳步提升的趋势,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规模,建立广覆盖、打基础式的科研投入体系。

在科研投入的结构上,要积极打造政府资金以基础研究为主、应用研究为辅,企业资金以实验发展及应用研究为主、基础研究为辅,其它多元社会资金均衡投入为特征的科研投入资金结构。目前美国基本形成了试验发展、应用研究以及基础研究投入6:2:2的均衡结构,且基础研究投入中40%-45%的资金来源于联邦政府,30%左右的资金来源于企业,15%左右来源于高校。我国科研投入结构的失衡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政府和高校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相对不足,以大型企业为主的市场主体又过度侧重在实验发展领域。我国在基础研究上的短板要依靠政府资金长期、持续大规模的投入来改进,重要技术或项目的攻关需要以政府资金为基础,来撬动企业及其它社会资本共同参与。

2、强化基础科技创新,提升科技创新的产业转化率

“十四五”期间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对关键产业链进行梳理,对关键产业链上的核心技术环节进行重点攻关。应对全球经贸体系及分工格局的新变化,我们要从提升对关键产业上核心技术的自主把控力入手,在卡脖子环节进行举国攻关,改变过去分散布局的特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机制优势。

要加快疏通产学研一体化体系,引导国家级和地区级的重要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开放研究平台。加快推进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的实施,鼓励各类科研平台和核心科研人员与相关企业或产业联盟合作,加快推进相关科研成果的产品化和市场化,提升科技创新的产业转化率。

要优化科研投入的行业结构,鼓励计算机、通信和电子设备业、汽车行业、医药、设备制造等行业持续强化科技创新,改变目前我国科研投入中制造业绝对主导的结构,加速弥补非制造业,尤其是科学研究发展服务、计算机系统设计及其他专业科技技术服务业上研发不足的短板。当前美国已形成相对均衡的科研产业投入结构,2018年美国企业研发费用为4410亿美元,其中制造业占比62%、非制造业占比38%。行业中信息技术、化学以及计算机电子产品等行业研发费用支出较高,占比分别为21.4%、19.1%和19.0%。“十四五”时期我国要持续加大在专业、科学与技术服务行业以及生物医药行业上的研发投入,形成生命科学与数字科学并重发展的态势。

3、推进资本要素与现代要素融合,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全面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改革,着力培育支持科技创新的中介机构和生产性服务业体系。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融合发展是资本、技术、数据、管理等现代要素实现高效市场化配置的结果。“十四五”期间我国要着力培育支持现代要素市场发展的中介机构和生产性服务体系,做大科技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等三大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动技术、数据、管理和人才等现代要素市场发展,并打通现代要素市场和企业内部要素资源配置的通道,让要素市场的定价和交易功能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并通过提高现代要素在企业发展的主导作用,推动企业发展动力转型,实现金融、科技和产业的良性循环。

发挥资本市场的枢纽作用,促进资本要素与技术、数据等创新要素的融合发展。“十四五”期间我国要加快建立全国性的知识和技术产权评估市场,发展动产抵押贷款,尝试动产支持债券,让技术产权市场和金融市场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现代要素产权的证券化和资本化,形成推动科技创新的持续驱动力。要全力打造数据与资本高效对接的综合服务平台,推动数据要素价值资源化、资产化和资本化。要发挥资本市场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上的资本激励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吸引更多长期资本投入到科技创新中,投入到科技产业的发展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4、构建多层次一体化政策支持体系

在核心领域技术创新和关键产业发展上做好自上而下的系统规划。去年以来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门针对半导体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等发布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十四五”期间我国要进一步加大在信息技术、生科科学、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和重大装备等关键行业的政策支持,发挥政府在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加快构建“顶层规划(十X五发展规划)+科技专项+中发/国发文+地方政策+政府投资基金”一体化的政策支持体系,自上而下的做好政策支持规划,同时协调好各部委及各地方政府的政策着力点,给予配套的政府资金支持,利用政府资金有效的去撬动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形成多层次、一体化的政策支持体系。

转变政府对科研项目的管理方式,更多发挥市场专业机构的力量。过去我国以政府主导的科研项目管理方式在实施过程中面临激励机制不足等难题,“十四五”期间可以借助有限合伙或产业资金等方式来提升科研投资项目的市场化管理水平,发挥资本的引导作用和市场机构的专业力量,在整体上形成政府、企业、专业投资机构及其他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良性生态。

优化区域协调机制,在城市群内部推进金融、科技与产业的良性互动。过去我国地方政府在技术攻关及产业链布局上呈现出趋同布局、恶性竞争的现象。“十四五”期间我国要优化区域协调机制,以城市群为整体,推动城市群内不同城市在金融服务、科技创新、产业布局及市场拓展上的协调分工机制,解决当前我国部分城市面临的科技研发强但科技产业弱等问题,实现资本、技术、数字、管理、知识、人力、土地等多要素在城市群内的整体布局、有序分工、良性合作的区域发展新态势。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