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研报】36家上市地方性银行观察:运行总体稳健,估值优势明显

新华财经北京11月9日电(分析师张威 邢博 韩韬)中小银行是服务区域经济和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发展颇受关注。本文以在A股和H股上市的36家地方性银行2020年中期财报为基础,观察分析各地区中小银行运行情况。

整体来看,2020年上半年,上市地方性银行经营保持稳健,多数实现利润正增长,业务结构、信贷结构优化,信贷规模保持较快增长速度,较好支持疫情防控和区域经济复苏。同时,总体风险可控,资产质量保持基本稳定,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等监管指标处于合理水平,风险防控能力较强。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监管部门加快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资本补充工作的政策环境下,地方性银行的稳健运行将得到更有力的支撑。就资本市场而言,大部分地方性银行普遍处于破净状态,特别是香港上市银行股估值更低。多家研究机构认为,这为长期投资银行股提供了较好机会。

        一、经营业绩:六成归母净利润正增长,非息收入增长加速推动收入结构改善

从经营业绩来看,今年商业银行盈利水平整体受到冲击,净利润遭遇历史性下滑。根据银保监会数据,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0万亿元,同比下降9.4%,为历史上首次出现净利润下降。具体来看,二季度是转折点,单季净利润降幅达24%。上市银行中报显示,国有商业银行利润降幅多数在10%以上,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净利润降幅在10%附近。

与大型银行较为一致的业绩下降相比,上市地方性银行业绩呈现分化特征。36家银行中,多数(23家)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实现正增长,另外13家下降,最大下降29%。分区域来看,东部发达省市银行业绩较好,例如宁波银行、杭州银行、南京银行、无锡银行、上海银行等均实现较高的利润增长。中西部地区中,成都银行、贵州银行、晋商银行等6家银行业绩表现较好,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增长均在4%以上。东北地区,除锦州银行因基数原因导致上半年利润大增141%以外,其他三家地方性银行均出现较明显盈利下降。

监管引导金融让利实体和银行加大拨备计提是利润下降的主要因素。统计显示,主要银行拨备计提前利润增长仍在较高水平。

(注:未加入锦州银行数据)

在利润下降背景下,银行股权收益水平普遍受到影响,不过整体仍保持平稳。根据统计,上市地方性银行加权ROE的中位数为7.09%,重庆银行、贵州银行、天津银行加权ROE最高,处在10%以上,宁波银行、南京银行、晋商银行等8家银行加权ROE处在中等偏上水平。与2019年末比较,多数地方性银行的股权收益水平有所下降,其中晋商银行、贵州银行下降幅度较小。

(注:广州农商银行、九台农商银行、甘肃银行、锦州银行暂未公布其净资产收益率)

收入结构改善成为亮点。利息净收入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部分,但受利率市场化改革影响,净息差持续收窄,银行这一传统收入近年增长呈放缓趋势。因此各家银行将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扩大非息收入占比作为转型重点。今年在疫情冲击和金融让利的背景下,非息收入增长迅速。上半年,36家上市地方性银行中,17家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20%以上,其中10家超过50%,5家超过100%。非息收入增速普遍高于利息净收入,多数上市地方性银行非息收入占比提升。其中,宁波银行非息收入占比最高,为43.41%,其次晋商银行、江苏银行、青岛银行、南京银行、苏州银行、上海银行非息收入占比也达到30%以上。从区域分布来看,非息收入占比高的银行多数位于东部发达省市,中西部地区银行中仅晋商银行一家超过30%。

二、贷款规模增长:泸州银行、宁波银行、青岛银行、晋商银行、南京银行增速最快

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要求下,上半年银行信贷投放速度家快,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显著加大。中小银行是服务区域经济和小微企业的主力军,其上半年贷款增速也普遍保持较高水平。剔除锦州银行,其他35家上市地方性银行二季度末贷款总额较上年末增长9.88%,高于去年同期水平。其中,贷款增长较快的依次是泸州银行、宁波银行、青岛银行、晋商银行、南京银行,增速分别达到19.6%、18.4%、17.4%、17.2%、15.2%。从贷款结构来看,企业贷款增速较快,此外中长期贷款增长明显,占比也有所提升。这体现了上半年地方性银行对地方经济、产业复苏的支持力度。较高的贷款增速带来盈利基础扩大的同时,也对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和风险抵补实力提出更高要求。

三、资产质量:不良率未出现大幅上升,信用风险整体可控

中小银行资产质量是当前市场关注的焦点。根据银保监会数据,二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以下简称不良率)1.94%,其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45%,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率为1.63%,处在较低水平;城市商业银行不良率、农村商业银行不良率相对较高,分别为2.30%、4.22%。36家上市地方性银行二季度末不良率分布在0.9%-2.87%之间,资产质量优于地方性银行整体水平。其中,上市农商行最高不良率为1.85%,远低于农商行整体。上市城商行最高不良率为2.87%,高于城商行整体不良率。数据显示,江西银行、盛京银行、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四家高于城商行整体2.30%的不良率。

今年不同类型商业银行不良率均有不同程度上升。与去年末比较,36家上市地方性银行中18家不良率上升,4家持平,14家下降。整体看,上市地方性银行不良率未出现大幅上升,信用风险可控。

四、风险管理: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等主要监管指标总体良好

36家上市地方性银行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等主要监管指标总体良好。从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指标来看,大多数上市地方性银行拨备水平位于监管要求以上,具有较强的风险抵补能力。去年财政部发布关于《金融企业财务规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相关说明中提到,监管部门要求的拨备覆盖率基本标准为150%,对于超过监管要求2倍以上,应视为存在隐藏利润的倾向,要对超额计提部分还原成未分配利润进行分配。36家上市地方性银行中,宁波银行、常熟银行、南京银行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最高,分别达到506.0%、487.7%、401.4%,10家超过300%,23家处于150%-300%之间,3家低于150%,分别是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盛京银行。区域来看,浙江、江苏、上海地区上市地方性银行拨备水平最高,辽宁、甘肃、哈尔滨地区上市地方性银行拨备水平偏低。

从资本充足率指标来看,绝大多数上市地方性银行满足监管要求。36家中,30家资本充足率在12%以上,5家在10.5%-11%之间,仅锦州银行1家低于10.5%。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半年资本充足率下滑的态势延续,未来更多地方性银行会面临资本紧张压力。不过,今年以来,监管层明显加快了中小银行深化改革和资本补充步伐,中小银行资本补充的工具和渠道日益丰富。今年中小银行永续债发行速度加快,截至10月23日,城商行和农商行永续债发行规模达到688亿元,明显高于去年的146亿元,占总发行规模的比例也从2.6%升至14%。此外,城商行和农商行还发行了703.8亿元二级资本债。

核心一级资本须由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进行积累,是应对风险的关键储备,且无法通过永续债和二级资本债进行补充。当前,除锦州银行外,上市地方性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均满足7.5%的监管要求。其中34家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位于8%以上,14家位于10%以上。东部地区中,江苏的江阴银行、苏农银行、常熟银行、苏州银行等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高。中西部地区中,西安银行、渝农商行、贵州银行、晋商银行等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保持较高水平。

五、市场表现:八成破净,五成股息率超过4%,H股赋予上市银行更高投资价值

近年来,商业银行股价表现整体疲软。今年以来(截至10月30日)36家上市地方性银行中有25家股价下跌,占比约70%,其中15家下跌10%以上,4家下跌30%以上。从估值来看,83%的地方性银行股已经破净,且多数是大幅破净;超过半数的地方性银行股市净率在0.8倍以下。其中,哈尔滨银行市净率最低仅0.18倍,此外郑州银行(H)、天津银行、重庆银行、微商银行、中原银行、晋商银行、甘肃银行等市净率均不及0.4倍。在两地资本市场上,银行股属于估值最低的板块之一。10月30日,恒生金融业指数市净率仅0.61倍,A股申万银行指数市净率仅0.68倍。由于港股特殊的资金结构、交易逻辑以及疲弱的大势环境,在港上市银行股普遍较A股明显折价,市场表现更弱。以同时在两地上市的青岛银行、郑州银行为例,其港股股价今年分别下跌23.4%、24.7%,明显大于A股的11.2%、11.3%;其港股市净率倍数分别为0.59、0.25,远低于A股的0.99、0.71。根据最新收盘价,上市地方性银行股近12个月股息率超过4%的已有19只,占比超过五成,股息率超过3%的已有27只,占比达七成。相对而言,港股上市银行股息率明显高于A股。其中股息率最高的是哈尔滨银行、晋商银行等,股息率已经达到9%以上。高股息源于高现金分红,数据显示,2019年11家地方性银行现金分红比例超过30%, 其中九台农商银行、泸州银行、晋商银行三家的现金分红比例更是达到40%以上。

在整体稳健运行的大背景下,当前银行股低估值、高股息的特征已吸引了不少投资者和研究机构的关注。近日国信证券发布研报认为,银行基本面底部位置逐渐显现,对明年持乐观态度,当前银行板块估值相对其他板块而言处于历史低位附近,维持行业“超配”评级。天风证券在最新的上市银行业绩综述研报中也表示“银行盈利增速回升,估值有望上行”。长江证券研报明确提出:银行“业绩拐点基本确立,配置正当时”。申万宏源证券更是直接表示,银行股大级别行情值得期待。而近期中信银行高管集体买入H股、南京银行行长增持A股,也为未来银行股价表现提供了更多催化剂因素。

36家上市地方性银行观察:运行总体稳健,估值优势明显.doc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杜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