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六方面加快形成航空货运高质量发展格局


新华财经北京11月13日电(分析师郭丰菲)11月13日,新华社《经济分析报告》第1124期刊发了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卢越、谢雨蓉撰写的文章《加快形成全面支撑新发展格局的航空货运能力》。文章指出,应着眼产业消费大循环和双循环系统建设,发挥超大规模内需市场优势,挖掘航空货运发展潜力,加强顶层引导和调动地方积极性,优化全国航空货运发展空间格局,全面提升航空货运服务能力,提高航空经济循环的规模和质量,为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八次会议指出,要加强国际航空货运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

文章指出,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的国际形势下,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积极把握国内国际产业供需关系变化,利用好超大规模国内市场优势。航空货运作为高时效性和高附加值产品流动的载体,是主动引领和重构国内国际产业链关系,激发和提升强大内需消费与生产融合发展动能,增强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的重要平台。

文章认为,我国航空货运发展呈现出三个新特点:一是我国航空货运市场规模不断扩张,航空货运与各种运输方式融合创新发展。二是综合性枢纽机场和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共同组成的航空货运枢纽机场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一线城市机场、快递枢纽机场和货运优先机场航空货运组织能力不断强化。三是航空货运和高端制造业联动发展,已由货运服务向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演进;航空货运和快递、电商协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国内国际消费品流通体系。

尽管我国航空货运发展取得了突出进展,但总体而言基础仍然十分薄弱,作为推动形成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我国航空货运在国际货运能力和货运设施方面的短板还十分明显。

文章指出,各地应把握国家战略性支持契机,建立系统性的航空货运支撑体系,更好发挥航空枢纽和航空经济区对城市融入全国新发展格局的支撑作用。加快形成航空货运高质量发展格局,应构建“通道+枢纽+网络”的航空货运总体架构;提升航空经济区辐射能级和内循环运转效率;打造航空口岸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支撑节点;加快提升航空货运和产业循环的规模和质量;培育服务大循环和双循环的航空物流企业;织密“空中丝绸之路”,提升中高端要素聚集能力。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刘梦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