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政策信息》2020年第43期(11月9日-11月15日)

一、国内大政要闻

1、国常会:确保政策落实更好发挥促进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作用

11月1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第七次大督查情况汇报,确保政策落实,更好发挥促进经济稳定恢复的重要作用;决定在浦东新区开展市场准入“一业一证”试点,在全国大幅压减建设工程企业和测绘资质并加强监管,更大激发市场活力,为扩大消费和有效投资创造条件。(来源:中国政府网)

2、国办:加大财政金融支持,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从九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具体举措。意见指出,在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前提下,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外贸稳中提质、创新发展。落实再贷款、再贴现等金融支持政策,加快贷款投放进度,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外贸信贷投放,落实好贷款阶段性延期还本付息等政策,加大对中小微外贸企业支持。充分发挥进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作用,进一步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根据市场化原则适度降低保险费率。(来源:中国政府网)

3、国办: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

11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的指导意见》。意见确定了全面推行告知承诺制的主要任务,分为六个方面:一是明确实行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二是明确实行告知承诺制的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范围。三是确定告知承诺制的适用对象。四是规范告知承诺制工作流程。五是加强事中事后核查。六是加强信用监管。七是强化风险防范措施。(来源:中国政府网)

4、国办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1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方案对下一阶段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作出部署,明确了五个方面25项重点任务。其中强调,督促金融机构优化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操作程序,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信用监管、“互联网+监管”、跨部门协同监管等有效做法。(来源:中国政府网)

5、我国启动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

日前,国务院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关于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的通知》,决定自2020年11月6日至2021年春节前,在全国组织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来源:新华社)

6、国资委: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

11月11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首届国有经济研究峰会上表示,必须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必须坚持主动适应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发展要求,推动国有资本布局优化、结构调整,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促进国有企业与各类所有制企业相互融合、协同发展,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来源:国资委网站)

7、国资委:鼓励央企与各国企业加强合作,为稳定全球供应链持续贡献中国力量

11月13日,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任洪斌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会经济峰会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球供应链安全受到严重冲击,中央企业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顶压前行,迎难而上,不仅为中国供应链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撑,也为全球供应链秩序恢复作出了积极贡献。(来源:国资委网站)

8、发改委等九部门: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

11月1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九部门发布《关于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的意见》。意见指出,各地要深刻把握以工代赈性质特征,结合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选择一批投资规模小、技术门槛低、前期工作简单、务工技能要求不高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项目,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来源:发改委网站)

9、发改委:我国已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

11月11日,中国政府与国际海底管理局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签署《关于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截至目前,我国已与138个国家、31个国际组织签署201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来源:发改委网站)

10、财政部部长刘昆:中方支持新开发银行加快扩员进程

11月9日,财政部部长刘昆出席金砖国家召开的财长和央行行长视频会议时指出,中方支持新开发银行加快扩员进程,尽早完成扩员正式谈判,同时突出金砖特色、打造比较优势、加强内部治理、扩大国际影响力,逐步成为全球卓越的21世纪新型多边开发机构。(来源:财政部网站)

11、财政部:不断完善地方债发行机制,提升发行市场化水平

11月11日,财政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的意见》,从完善地方债发行机制,提升发行市场化水平等七方面对地方债发行工作做出部署。意见自2021年1月1日起实施。(来源:财政部网站)

12、第二次中意财长对话达成20项务实成果

11月11日,第二次中意财长对话以视频形式举行。中意双方就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全球经济治理、财金领域合作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达成了20项务实成果。双方同意共同推动金融市场双向开放、金融创新、金融科技、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中方支持更多符合条件的意大利金融机构和企业来华投资展业。(来源:财政部网站)

13、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相关工作稳步推进,政策效果逐步显现

11月12日,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截至10月底,中央财政直达资金1.7万亿元已基本下达到位,地方实际支出1.198万亿元,支出进度70.9%,高于序时进度4.2个百分点,有效增强了基层财力水平,有力支撑了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和脱贫攻坚等工作。(来源:财政部网站)

14、财政部:RCEP协定顺利签署,货物贸易自由化成果丰硕

11月15日,第四次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领导人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会后15个RCEP成员国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是一个现代、全面、高质量、互惠的大型区域自贸协定。RCEP由序言、20个章节(主要包括货物贸易、原产地规则、海关程序和贸易便利化、贸易救济、服务贸易等),以及4个市场准入承诺表附件组成。(来源:财政部网站)

15、商务部:完全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发展目标

11月12日,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在国新办举行的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中国外贸韧性足、潜力大,企业创新能力强,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完全有信心实现全年外贸发展目标。(来源:商务部网站)

16、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中欧双方深化合作,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11月9日,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参与共同主持中欧工业对话磋商机制第十次全体视频会议。辛国斌强调,中欧双方企业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分工,在汽车与船舶制造、原材料、绿色工业和中小企业政策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务实合作。(来源:工信部网站)

17、农业农村部:今年我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11月11日,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0年年会上表示,中国粮食和农业生产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大考,今年我国粮食丰收已成定局,产量有望创历史新高。(来源:农业农村部网站)

18、最高法发文支持保障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

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支持和保障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意见共六部分33条,进一步明确了人民法院支持保障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总体要求。(来源:最高法网站)

二、中国金融政策

1、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信息

本周,央行共开展5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20%),由于本周有32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央行实现净投放2300亿元。(来源:《中国金融政策报告》课题组根据央行网站整理)

2、央行行长易纲:以金融源头活水带动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11月10日,央行行长易纲到陕西省宜君县调研并指导金融定点扶贫工作。易纲强调,脱贫攻坚成果来之不易,央行要继续强化政治担当,坚持长期探索形成的成熟工作理念,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各级机关建设成贯彻中央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决策部署的政治堡垒。要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以金融源头活水带动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共同富裕。(来源:央行网站)

3、央行:10月末广义货币同比增长10.5%

11月10日,央行公布的数据显示,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14.97万亿元,同比增长10.5%;狭义货币(M1)余额60.92万亿元,同比增长9.1%。10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6898亿元,人民币存款减少3971亿元。数据还显示, 10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4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5493亿元。(来源:央行网站)

4、央行、国资委:进一步促进跨境人民币便利企业贸易投资

11月12日,央行、国资委联合召开跨境人民币便利企业贸易投资工作座谈会。会议要求,金融机构要切实增强服务意识,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跨境人民币金融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提高人民币跨境及离岸清算效率,更好帮助企业减少汇率风险,节约汇兑成本,增加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来源:央行网站)

5、央行在香港成功发行2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

11月12日,央行在香港成功发行两期人民币央行票据,共计250亿元。其中,3个月期央行票据100亿元,1年期央行票据150亿元,中标利率分别为2.85%和2.90%。(来源:央行网站)

6、央行:“双11”当天网联、银联共处理网络支付1.77万亿元

11月12日,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双11”支付业务处理高效顺畅,切实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支付体验。11日当天,网联、银联共处理网络支付业务22.43亿笔、金额1.77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6.08%、19.60%。(来源:央行网站)

7、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县域金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11月10日,央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主持召开西北四省(自治区)“县域金融改革化险工作”座谈会。郭树清强调,县域金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金融管理部门要配合省级政府落实好对农信社的管理和风险处置责任。(来源:银保监会网站)

8、银保监会: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5万亿元

11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1.5万亿元,同比下降8.3%。截至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2.84万亿元,较上季末增加987亿元;不良贷款率1.96%,较上季末增加0.0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179.9%,较上季末下降2.52个百分点。(来源:银保监会网站)

9、银保监会:2020年三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2.4万亿元

11月10日,银保监会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末,保险公司总资产22.4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1%。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3.7万亿元,同比增长7.2%。今年二季度末,纳入统计范围的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2.6%,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0.4%。(来源:银保监会网站)

10、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金融数字化转型需提升四方面能力

11月11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梁在第十五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表示,总体来看,我国金融数字化转型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应从提升数字普惠金融能力、数据治理能力、金融消费者保护能力和数字化监管能力四方面发力。(来源:新华社)

11、银保监会:取消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行业限制

11月13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共十条,核心内容是取消保险资金财务性股权投资的行业限制,通过“负面清单+正面引导”机制,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来源:银保监会网站)

12、银保监会规范粤港澳大湾区人身险产品

11月12日,银保监会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人身保险产品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提出,在销售区域上,大湾区保险产品主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销售,可扩展至广东省全域。(来源:银保监会网站)

13、证监会部署六方面重点工作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11月10日,证监会召开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动员部署会。会议部署了把好“入口关”、畅通“出口关”、依法查处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等六方面重点工作。(来源:证监会网站)

14、证监会:第四批证券期货投教基地申报工作指引公布

11月13日,证监会公布《第四批证券期货投资者教育基地申报工作指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来源:证监会网站)

15、上交所:深化注册制、退市、长期投资者等关键制度改革

11月12日,上交所党委召开的专题会。上交所表示,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有效落实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任务。坚定不移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深化注册制、退市、长期投资者等关键制度改革,积极实施《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增强高端要素汇聚实力,积极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来源:上交所网站)

16、北京市委书记蔡奇:中关村丰台园要多培育和引进高科技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

11月12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金融领域政策宣介会”座谈时强调,坚持金融业定位,严把入口关,聚焦新兴金融、数字金融,努力形成数字金融示范区,并为新入驻金融机构提供好服务。中关村丰台园要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位置,围绕做强轨道交通和航空航天两大产业集群,多培育和引进高科技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和上市公司,促进全产业链发展。(来源:北京日报)

17、北京推动“两区”金融政策落地

11月9日,北京市金融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霍学文在“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即‘两区’)金融领域政策宣介会”上表示,北京将全力推动落实“两区”建设任务中包括“在依法依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支持区内汽车金融公司开展跨境融资,按照有关规定申请保险兼业代理资格”等涉及金融领域的102项政策。(来源: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18、北京城市副中心将出台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11月9日消息,《北京城市副中心促进金融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将于近期出台,从机构入驻、办公用房等方面对金融业发展给予全方位支持。(来源:北京日报)

19、上海印发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

11月13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上海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自11月6日起施行。实施方案进一步扩大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境外投资范围,允许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开展包括境外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衍生品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外投资业务。扩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探索外汇管理转型升级,提升临港新片区资金使用、汇兑效率,探索优化和改进跨境资金池管理。支持企业开展跨境融资,允许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内符合条件的中小微高新技术企业在等值5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20、上海银保监局刘琦:推进示范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同城化建设

11月12日,上海银保监局副局长刘琦在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下一步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工作。首先,会同示范区执委会及长三角三省金融管理部门开展制度创新,推进示范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同城化建设。其次,引导在沪银行保险机构为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更加高质量、全方位和多渠道的金融支持。再次,着力发展科技金融,支持长三角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排头兵。最后,全面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能级,打造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高水平改革开放平台。(来源:上海证券报)

21.长三角发布创业地图“升级版”,扩大“双创券”通用通兑范围

11月13日,在上海杨浦举行的2020长三角双创生态峰会上,长三角创业地图2.0版正式发布,并进一步扩大长三角“双创券”通用通兑的试点范围。新版的核心功能包括“找资金”“找订单”“找项目”和“找政策”。截至今年10月底,平台已上线超过1.29万个创业项目,覆盖长三角沪苏浙皖四地27个城市。(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

22、天津市金融局推出“融资租赁+”模式创新产品

11月11日,天津市金融局印发《关于发布“融资租赁+”模式服务科技企业创新产品汇编的通告》。天津市金融局会同有关单位推出和挖掘了“融资租赁与政策性融资担保组合产品”等3类9个“融资租赁+”模式服务科技企业创新产品,有关产品通过将融资租赁与担保、保险、投资相结合,有效发挥了降低融资门槛、分担业务风险、降低企业成本功能,具有示范性强、特色突出、适宜度高,贴近企业需求等特点。(来源:天津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

23、天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

11月12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涉及深入实施建设项目审批改革、持续优化企业生产经营审批服务、进一步优化外资外贸企业经营环境、积极打造促进就业创业招商引资良好环境、不断提升涉企服务质量和效率、完善优化营商环境长效机制等六方面共36条具体内容。(来源:天津市人民政府)

24、天津银保监局:强化“一体化”金融服务,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11月12日,天津银保监局局长王毅在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截至三季度末,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融资约6900亿元,同比增长18%,提供保险保障近5.7万亿元,同比增长42%。在聚焦协同发展方面,王毅表示,该局与北京、河北银保监局实现了监管信息共享,在跨区域准入、联动执法、风险联合处置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推动各银行保险机构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强化“一体化”金融服务,推动区域市场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来源:上海证券报)

25、重庆开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

11月11日,重庆市政府网发布《关于同意重庆市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根据方案,重庆市将致力建成全国重要的服务贸易基地,集聚一批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服务贸易品牌企业。(来源:重庆日报)

26、重庆绿色贷款余额超2600亿元

11月12日,从央行重庆营管部获悉,截至2020年9月末,重庆绿色贷款余额超2600亿元,较年初增长近18%,比全市贷款增速高出近7个百分点。(来源:央行重庆营管部)

28、香港成立“绿色商业银行联盟”促绿色金融发展

11月9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与国际金融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成立“绿色商业银行联盟”。此联盟以亚洲为起点,将逐步扩展至全球其他地区,旨在汇聚银行、其他金融机构、研究机构、技术创新企业的力量,协助银行业界应对气候变化及推进绿色金融业务。(来源:香港金管局)

29、江苏省社会信用体系:打造20个以上信用监管示范行业

11月12日,江苏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了近期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出台的《江苏省重点领域信用监管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关于完善信用修复机制保障信用主体权益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信用承诺制的通知》三个文件。(来源:扬子晚报)

30、海南自贸港首张“零关税”商品清单发布

11月11日,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原辅料“零关税”政策的通知》,海南自贸港首张“零关税”商品清单发布。(来源:新华社)

三、海外金融政策

1、美联储警告疫情不确定性或影响金融市场稳定

11月9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发布《金融稳定报告》,警告新冠疫情及其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高度不确定,可能会影响金融市场稳定。美联储在报告中呼吁对非银行金融部门进行大规模改革,以应对3月份以来金融市场的混乱局面。美联储认为,对冲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抵押贷款提供商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等需要“较长期的结构性调整”,以降低动荡风险。(来源:新华社)

2、美联储:企业贷款需求趋软

11月10日,美联储10月高级信贷官调查报告中显示,银行报告称各类规模企业工商业贷款需求减弱;与此同时,银行收紧贷款标准,并报告三大主要商业房地产贷款类别的需求减弱。对于家庭贷款,银行收紧了所有类别住宅房地产和消费贷款的标准,同时报告信用卡贷款、汽车贷款和多数类别住宅房地产贷款的需求增强。(来源:新浪财经网站)

3、截至11月7日当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下降

11月12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7日当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环比下降4.8万至70.9万,显示劳动力市场正逐步改善。但分析人士认为,新冠疫情再度加剧为就业持续复苏增添挑战。(来源:新华社)

4、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刺激经济措施主要仍是买债和提供流动性

11月11日,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欧洲央行会考虑所有选项刺激经济,而疫情紧急购买资产计划(PEPP)以及向银行提供贷款的定向较长期再融资操作(TLTROs)已经展现在目前环境下的成效,并且可以因应疫情发展灵活调节,因此,它们可能仍然会是调整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来源:财华社网站)

5、欧洲议会与欧盟成员国就新的长期预算达成共识

11月10日,欧洲议会与欧盟27个成员国就新的欧盟2021年至2027年长期预算达成共识。欧洲议会表示,在今年7月达成的共识基础上,欧盟成员国同意再划拨160亿欧元的额外资金,其中150亿欧元将用于疫情中加强对公民的保护、为下一代提供机遇,另外10亿欧元将用于加强应对未来危机的制度性建设。(来源:央视新闻网站)

6、英国央行行长贝利:气候压力测试将于2021年6月开始

11月9日,英国央行行长贝利称英国央行并未放弃解决气候变化的承诺,英国的气候压力测试将于2021年6月开始。就此,企业必须评估气候风险会如何影响其业务,并审查是否需要额外的资金来应对气候风险。(来源:英国央行网站)

7、英国明年将发行首只绿色主权债券

11月10日,英国财政部宣布明年将发行第一只绿色主权债券的计划,旨在为应对气候变化、提升基础设施和创造绿色就业机会项目提供资金。就此,英国将成为全球第一个要求所有经济领域遵守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的国家。(来源:英国财政部网站)

8、英国经济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5.5%

11月12日,英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英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在经历了第二季度创纪录萎缩之后,第三季度环比增长15.5%,但同比下滑9.6%。(来源:新华社网站)

9、日本央行:将建立特别账户体系以支持地方金融

11月10日,日本央行发布消息称,将建立特别账户体系以支撑地方金融,此举旨在加强地区银行的基础,将提供3年特别贷款,同时会以0.1%的比例支付特别账户体系的准备金。如果地区性银行削减管理费用,将根据新贷款支付0.1%的额外利息。(来源:日本央行网站)

10、日本上半财年经常项目顺差降至5年新低

11月10日,日本财务省公布的国际收支初步统计报告显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上半财年,日本经常项目顺差同比下降36.2%至6.6901万亿日元,是自2014财年下半年5.8868万亿日元经常项目顺差以来的最低。(来源:新华社)

11、IMF对全球多个地区发布修正预测报告

11月9日,IMF对全球多个地区发布了修正预测报告,对亚洲的中国、韩国、越南等国的经济数据做了微调。其中,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是约1.9%,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增速最高者。IMF还预计2020年美国经济缩减4.3%,GDP或将由2019年的21.43万亿美元下滑至20.81万亿美元。(来源:IMF网站)

12、二十国集团同意采取额外措施支持低收入国家抗疫

11月13日,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召开视频会议,一致同意在缓债倡议之外采取额外措施,以帮助和支持低收入国家应对新冠疫情冲击。会议发表的声明说,考虑到新冠疫情危机和许多低收入国家债务日益恶化的前景,现在可能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额外措施向有关国家提供更多帮助。会议一致同意并核准了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之外债务处理共同框架”。(来源:新华社)

13、新西兰央行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25%历史低位

11月11日,新西兰储备银行(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25%的历史低位,同时继续推行规模高达1000亿新西兰元(约合690亿美元)的债券购买计划,为新西兰经济提供流动性支持。(来源:新华社)


声  明

《金融政策信息》周报由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政策研究中心联合编写,以授权使用为主。

本周报版权属于《中国金融政策报告》课题组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引用或转载。本课题组对该声明享有最终解释权。如需引用发布,请致邮cfpr@pbcsf.tsinghua.edu.cn。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梁颖,刘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