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三管齐下”推进高校毕业生“稳就业”

新华财经天津11月20日电(记者王宁 王晖)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市场需求下滑,就业难度加剧。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达874万人,创历史新高。在天津,2020年高校毕业生近17万人,增幅和增量也均为近年之最。压力之下,天津通过“就业红娘”牵线、见习基地铺路、创业孵化带动等手段,破解就业难题,畅通就业渠道,全力推进高校毕业生“稳就业”工作。

“就业红娘”牵线 就业服务全覆盖

“‘码’上就业,‘职’等你来!看到公众号的推送,填写了个人简历,从应聘到入职,只花了一个星期。”因为扫了一个特别的二维码,今年22岁的郭忠茂在天津的一家企业找到了工作。

这个二维码链接着天津市人社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平台”。毕业生扫码进入公众号,填写简历,便可浏览岗位推荐和招聘会信息,并有专人对接服务。

在天津市西青区大寺镇综合便民服务中心,登记信息、接打电话、接待来访,林广瑞忙得不可开交。西青区去年6月专职组建“就业红娘”队伍。作为首批上岗的“就业红娘”,林广瑞已帮助几十人成功入职,其中不乏2020届高校毕业生,郭忠茂便是其中的一位。

“看到郭忠茂的登记信息后,我第一时间跟他取得联系。了解他的需求后,一直跟有用人需求的企业联系,希望能帮到他。”梳理职业规划、寻找合适岗位、讲解应聘技巧……在林广瑞的帮助下,郭忠茂很快圆了就业梦。

林广瑞展示了一份“离校未就业”的学生名单,“我每天都要对照名单跟踪服务,无论能否促成,我都不能偷懒。”这份名单只涉及西青区大寺镇的百余名学生,而在天津市人力社保系统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登记库”里,学生数量更多。

“目前,天津通过教育部门移交、扫码登记、社区摸排等方式收集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有2.7万人,都纳入了实名制管理。为了避免遗漏,我们还在街道社区张贴了二维码,确保服务到每一名学生。”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处长王怀永说,他们一方面指导基层和高校为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另一方面确保有就业意愿的毕业生纳入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帮助未就业毕业生尽早实现就业。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目前,纳入天津应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管理系统的学生,我们的就业服务率达到100%,已帮扶1万余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顺利实现就业。”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李惠廷说。

见习基地助力 校企合力解难题

人岗匹配难、洽谈签约难,而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就业见习制度让刚迈出校门的大学生增加社会实践的同时,也为解决就业难题拓展了空间。

疫情发生以来,天津市发放招聘、创业补贴,增加见习基地。今年7月,天津市人社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通知,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就业见习工作,各类产业园、科技园等符合条件都可申办见习基地。

“根据天津的相关政策,见习期三个月到一年,补贴标准可以达到每人每月1850元,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每留用一位大学生另有一次性补贴3000元。”王怀永说。

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天津建城基业集团有限公司施工现场,大型机器设备正热火朝天地运转着。操作台上,一位20岁出头的年轻人正拿着测距仪在场地上熟练地测量、放线。他是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大三学生于文彬,也是今年刚刚进入该企业见习的大学生。

作为一家有37年历史的民营企业,天津建城基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天津市就业见习基地后,不仅可以享受到各种补贴政策,这样的见习模式也为企业输送了大批人才。

“去年,我们招聘了16名见习毕业生,7名毕业生转正入职,政府补贴20多万元,包括保险费、带教费、生活费等,不仅招到了人才,也节省了成本。今年,通过网络直播、校企对接等形式,公司新招的大学毕业生和见习学生达48人,是历年来最多的一次。”天津建城基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王立伟说。

另一家民营企业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同样因见习基地政策收益。“企业每年接收见习的高校学生约100人,留用率在70%以上,占每年新招用工的30%。”天地伟业技术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靳龙雪说,“政府支持,学生踊跃,企业的干劲也越来越足。”

见习基地的模式让天津很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之路少了坎坷。2020年,天津新认定就业见习基地287家,累计达到1213家,涵盖生产制造、商品零售、服务外包、金融保险等多个行业。

“今年,天津新增就业见习人员8300多人。我们计划再征集2万个优质见习岗位,继续扩大就业见习规模和补贴力度,助力更多高校毕业生通过见习顺利就业。”李惠廷说。

创业政策加码 激发创业带就业

“创业的路不好走,现在终于看到一点成果,其中,政府的帮扶不可或缺。”在天津市西青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一个创业社区内,天津壹壹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吴赛对记者说。这家成立于2018年的大学生创业公司,如今年收入已过千万元。

首次创业补贴、创业贷款贴息、创业房租补贴……为了激发创业带动就业的新动能,天津的创业政策不断升级加码。吴赛算了一笔账:每月最高2500元的房租补贴、每人每月近千元的社保补贴和近千元的岗位补贴,各项优惠政策加起来,2年多共为企业节省成本30多万元,直接带动利润上浮20%。

疫情下,自主创业成为不少大学生的选择,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天津还加大对创业孵化基地的补贴力度,通过孵化器的政策效应吸引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并带动就业,今年的政策力度更大、条件更宽、范围更广。”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副处长杨天顺说。

毕业于南开大学的张鸿烨,是位“创业孵化达人”,管理着13个创业园区,园区里有大大小小的创业主体3000多家。

因为疫情,园区长时间无法正常办公,租金收不上来,部分市场主体倒闭注销,张鸿烨一度感到苦不堪言。

“我管理的创业园区里有2家国家级孵化器,疫情对各行各业都造成了冲击,初创企业更是脆弱。今年天津市各个部门给我们的补贴达145万元,确实是‘雪中送炭’。”张鸿烨说,现在形势在变好,加上政府的扶持, 过去一个月,他所管理的创业园区共新增市场主体100多家,不少企业都在招聘高校大学生,今年估计能带动五六百名大学生就业。

天津市人社局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天津市新增就业41.35万人,接近去年同期水平。“就业任务艰巨,我们将继续帮助高校毕业生扩宽渠道,做好政策的‘加法’,稳住就业‘定盘星’。”李惠廷说。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李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