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渝北:科技创新策源地是如何打造的

新华财经重庆12月16日电(记者王松涛)重庆市渝北区近年来围绕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目标,依托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等优质科技创新资源,从科技创新各个方面、各个要素、各个环节发力,探索推进科技协同创新优势互补,积累了有益经验。

十大开放共享平台构建创新生态系统

重庆市渝北区政府区长谭庆说,科技创新往往是一个系统集成的概念,从研发到生产,至少包括外观设计、样机制造、软硬件检测、系统开发等多个环节,单靠企业之力很难完备,而且成本也很高,这就需要政府有意识地去引导和搭建一些满足不同科技创新需求的公共服务平台。

渝北区立足仙桃国际大数据谷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着眼为企业提供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科技创新整体解决方案,先后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了十大开放共享平台,整体上搭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创新生态系统。

据渝北区政府办主任许彬介绍,目前,渝北区已建成华为软件开发云平台、5G自动驾驶公共服务平台、智能硬件检测平台、仙桃学院人才培养平台、全套3D打印、智能样机生产等公共平台,涵盖了大数据智能化产品研发全生命周期。华为软件开发云平台已为重庆市516家软件企业提供了软件开发云及产业云服务资源,服务全市5000多名软件开发人员。5G自动驾驶公共服务平台在去年智博会时完成首期建设并投入运营,可实现自动驾驶车辆在仙桃数据谷4公里循环路线上示范运营,目前长安汽车新一代L4级自动驾驶车辆已在平台上测试运营。

据介绍,渝北区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西部分院合作建立的智能硬件检测实验室,面积已超过5000平方米,检测试验设备投资达4000万元,具备对智能机器人、无人机、智能终端等智能硬件产品的全方位检测评估能力,实验室已成为中国泰尔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重庆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首批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所建成的全套3D打印平台,还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全、技术最先进、功能最完善的3D打印创新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各种新奇的创意和设计可以很快得到直观呈现。

推出一揽子计划培育科技创新主体

企业既是市场的主体,也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为把企业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渝北区推出创新主体培育一揽子计划。

一是大力支持区内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建高端研发机构。如中交三航局、诺为生态、重庆交大合作共建中交(重庆)江河湖泊生态修复研究院,润泽医药与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合作建立重庆介观医用多孔材料研究院,目前全区拥有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5家、高端新型研发机构8家。金山研究院利用研发平台联合上海交大等优势资源,获得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取得了国产微创手术机器人的研制突破,在力触感知等方面优于美国“达芬奇”机器人。元韩研究院利用平台培养科技人才和引进高端人才、院士和专家,推出的“激光落料和三维切割系统研发与应用”成为全市唯一入选国家智能机器人重点科研项目。

二是大力引进和培育科技型企业。目前,全区科技型企业总量达到190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50家,大大提升了企业技术研发能力,激发了企业科技创新热情。2019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3.77%,科技创新指数连续三年保持全市第一。

三是鼓励企业建立内部研发机构。目前,全区规上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比例达到30%,明年将提高到50%。渝北区还实施区级科技计划专项,重点支持企业研发机构开展技术攻关,对申报审核后的研发项目给予30%的支持;对企业建立并新认定为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给予奖励60万-400万元不等的奖励。

许彬说,在这些创新主体的助推和带动下,全区企业科技研发实力持续增强,各种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在重庆举办的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渝北区34家参展企业推出了198件高技术产品,基于POV(视觉暂留)技术的无屏3D全息投影产品、全球首款能够发现口腔健康隐患的智能儿童牙刷等“黑科技”一经展出,即吸引了大量“粉丝”。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仙桃数据谷一家公司研发的肺部专用AI超声视诊器在武汉雷神山医院受到欢迎。

提供全方位服务,积聚科技创新要素

谭庆说,一个地方科技创新实力要增强,各种要素的集聚必不可少,比如人才、金融、环境等等,这些都是决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需要在集聚上下功夫。

在人才服务上,渝北区推出12条激励政策,大力实施“临空海外英才”“临空创新人才”等五大人才行动计划,成功引进国家“千人计划”青年人才、国家“863”“973”重大科研项目主持人等高层次人才83人,近三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人员数量增加了近万人。渝北区还推出高端创新人才“一卡通”服务,帮助其解决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后顾之忧;在仙桃数据谷配套了1万人的高端人才公寓,引进品牌物业运营管理,让科技创新人才随时“拎包入住”。

在金融服务上,渝北区建立31亿元的“种子”“天使”“风险”投资基金,累计为大数据智能化领域成长型企业注资14.1亿元。渝北区还在全市率先推出科技创新券试点,累计发券1.07亿元,接券服务机构累计达到80余家。落实贷款贴息、转贷应急等政策,2018年以来,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发放“助保贷”“科信贷”“升级贷”近3亿元,帮扶53家科技企业在科创板挂牌,解决了科技创新企业,特别是轻资产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题。目前已为172家科技型企业发放无抵押信用贷款2.86亿元。

入驻感知孵化器的创新创业企业洞见信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11月,是典型的初创型科技企业。通过科技局种子基金、“科信贷”及项目支持,加大科技研发力度,2018年该企业成功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同时,该企业获得了“重庆市优秀网络安全企业”等荣誉及“中国首届女性创新创业大赛商业价值奖”国家级创新创业大奖。

在环境氛围营造上,渝北区组建成立科技创新生态圈会员联盟,定期开展名教授大讲堂、仙桃沙龙,为创新人才搭建交流平台。按照集聚创新要素要求,建成示范性众创平台22家,其中国家级6个、市级8个,总面积6.78万平米,入驻创新创业企业543个、团队219个,双创指数已连续12个季度名列前茅。渝北区还举办了全国大数据标准化工作会议、重庆市IC(汽车应用)产业联盟成立大会等国家级、市级重大活动,渝北科技创新品牌吸引力正日益增强。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李冬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