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预计205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到65.6%

新华财经北京12月18日电(王海军)17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在北京发布《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2020版)》报告(下简称“报告”)。报告预计,在碳中和情景下,中国能源相关碳排放将于2025年前后达峰,清洁能源将更快地全面满足新增能源需求,对传统化石能源的规模化替代也将提速,能源变革加快。预计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65.6%。

图为《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2020版)》报告发布会现场

中国能源相关碳排放有望于2025年前后达峰

今年9月份,我国承诺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报告预计,在碳中和情景下,我国能源相关碳排放将于2025年前后达峰,之后保持5年左右的平台期,而后进入下降通道,到2050年能源相关碳排放降至24亿吨左右,2060年接近零排放。

“较为现实的脱碳路径将从边际减排成本低或为负的行业推进,电力和工业部门是碳减排的重点和优先领域。”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姜学峰说。

分部门来看,报告预计,工业、交通部门的碳排放将在2025年前达峰;电力、建筑部门将在2030年前后达峰,2050年电力部门基本实现净零排放;到2060年,工业和交通部门碳排放将不足10亿吨,建筑部门将完全脱碳,电力及其它能源转换部门通过使用生物质+CCS(碳捕捉和封存)技术实现负排放。

从终端用能来看,报告预计,在碳中和情景下,中国终端用能将于2030年前后达峰。其中,工业用能目前已经进入峰值平台期,未来将稳步下降;交通用能将于2030年前后达峰;由于我国能源需求重心正逐步从生产侧转向生活消费侧,建筑用能在2040年仍将保持增长。

姜学峰说,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各行各业均需厉行节约、加快低碳变革,推动循环经济更快发展,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深度运用,快速普及高效和节能标准,推广节能理念,实现深度脱碳。

多元化低碳能源供给系统加速形成

在碳中和情景下,报告预计,中国的一次能源需求将于2030年至2035年期间达峰,峰值约为39亿吨标准油,多元化低碳能源供给系统加速形成。

报告预计,到2050年,煤炭、石油、天然气、核电、水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分别为12.2%、8.4%、13.9%、9.2%、10.2%和46.2%,届时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到65.6%;2025年前,清洁能源可满足中国全部一次能源需求增量;2025年后,除满足新增用能需求外,清洁能源还将对煤炭和石油在发电、工业燃烧、建筑和交通用能等领域形成较大规模替代。

从具体能源品种来看,报告预计,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到2035年和2050年,风、光等非水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将分别达到19亿千瓦和35亿千瓦;石油需求将在2025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约7.3亿吨左右,2050年降至3.1亿吨;天然气需求将在2040年前后进入峰值平台期,届时需求量约为5500亿立方米,2020年至2040年间年均增速为2.8%左右;2025年后煤炭需求快速下降,预计到2035年和2050年分别降至29亿吨和9亿吨。

在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的保障正由“资源为王”转向“技术为王”,需统筹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的关系,打造多元、有韧性的低碳能源供给体系,姜学峰说。

《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2020版)》报告由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编撰,已连续发布5年,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长期能源展望报告之一,并在国际能源领域获得广泛关注。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江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