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汾酒”复兴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12月28日,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办公室、中国经济信息社和汾酒集团共同主办的“文化汾酒”复兴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以“文化汾酒  活态为魂”为主题,邀请了文化和旅游行业相关部委、协会、专家学者,就如何以文化创新引领文化复兴、推动“汾酒新文化运动”、打开汾酒集团改革“双轮驱动”新局面等内容展开了深入探讨。

图为“文化汾酒”复兴战略研讨会现场

汾酒集团副总经理常建伟在研讨会上表示,汾酒集团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战略新定位将升级为“中国酒魂、活态为魂”,重点是“双轮驱动、两大改革”。其中,“两大改革”是企业改革和文化改革的双轮驱动。通过启动“活字当头”的文化改革,在文化方面自我提升、自我进化、自我革命。

据了解,文化汾酒复兴战略的初步思路为构建八大体系,包括组织体系、企业文化体系、酒文化及遗产体系、品牌文化体系、文化活动与信仰营销体系、融媒体传播体系、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幸福酒都文化体系。

为推动汾酒文化传承创新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原文化部副部长、国家博物馆首任馆长潘震宙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是以酒为媒,在顺势而为中找寻出路,在互联网和全球化的大势之下,传承不守旧,创新不忘本,品牌才能散发更加耀眼的光彩;其次是以村兴旅,在文旅融合中谋求发展,既要精心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又要发掘文化内涵,讲好酒文化故事;第三是以文铸魂,在发掘传承中丰富内涵,汾酒集团应将“活态文化”贯穿始终,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企业文化中充分体现。

文化和旅游部审读组成员,国家旅游局原新闻发言人、综合协调司司长张坚钟建议,既要秉承传统,又要坚持创新发展,重点应以充分挖掘汾酒文化以及文旅融合作为突破口,打造汾酒文化景区。景区要与各相关产业一起成长,共同布局,实现汾酒文化复兴。

“应进一步挖掘汾酒的内涵,阐释出它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激活时代的基因。”中央文史研究馆特约研究员罗杨认为,汾酒文化在中国酒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通过打造有历史深度、有精神高度、有品牌美誉度的汾酒品牌,助力中国白酒“走出去”。

“酒文化既要传承传统,又要蕴含现代生机,未来酒类产业会需要用新的思维、新途径和新方法来挖掘酒文化的物质和精神资源。”中国酒业协会秘书长何勇表示,汾酒集团大力推进活态文化,是对传统文化创造性发展的转化和创新型的发展。当前,酒类行业正在迎来文化自信、文化复兴的崭新时代,这将成为白酒行业未来发展重要的推动力。

中国经济信息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徐玉长表示,汾酒有着六千年酿造史、八百年蒸馏酒史、三百年品牌史,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风姿多彩,汾酒文化也一直延续至今。中国经济信息社作为新华社直属机构,专职从事经济信息服务,非常愿意用好“新华财经”“新华丝路”“新华信用”等平台,为“文化汾酒”、为酒文化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此外,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李永革,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贾旭东,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家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产业管理专业教授、教学主任邵鹏到场参会并发言。研讨会由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负责人刘砺平主持。(胡梦婷、叶琼)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邵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