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稳就业促脱贫打好“收官战”

新华财经贵阳1月5日电(记者汪磊)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贵州按照国家及省的系列稳就业决策部署,把稳就业作为“六稳”“六保”的首要任务,突出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稳就业促脱贫目标落实情况好于预期。

分阶段精准施策 全年度狠抓落实

“贵州始终把‘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作为战疫情、保民生、促发展、固成效的有力抓手,出台了一系列减负、稳岗、扩就业的政策组合拳,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牢牢稳住了就业基本盘。”贵州省就业局四级调研员蒋骊说。

截至2020年10月末数据显示,贵州实现城镇新增就业57.57万人,累计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3.29万个,城镇公益性岗位5.23万个,对就业困难贫困劳动力进行托底安置。

针对疫情期间特殊情况,多措并举、尽锐出击,全力做好抗疫情保民生工作。贵州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措施,统筹做好促进农民工返岗复工、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等工作。如抓好“点对点、一站式”服务,组织专列、专车、包机等共计1.73万次,累计组织集中返岗41.17万人次。签订劳务协作协议、稳岗协议253份,切实将外出务工人员稳在当地、稳定岗位、稳住收入。同时,将返乡回流人员及时纳入未就业人员进行统筹统管。全面落实“减、免、缓、返”等惠企政策,累计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120.26亿元;全省失业保险稳岗返还8.25亿元,惠及164.29万人。

围绕脱贫攻坚“收官战”,针对就业扶贫增收入工作目标,精准施策、精准发力。推广黔西南州稳住外出农民工就业、从江县开发公益性岗位促就业和望谟县“蜂王行动”带动就业等典型经验,确保有劳动力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易地扶贫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

实施技能提升脱贫,推广威宁县“三白基地+培训基地+就业基地”做法,全面开展感恩培训、政策培训、技能培训、方法培训、示范培训等短训实训、线上培训和以工代训,推动贫困劳动力提升就业技能,目前完成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技能培训49.15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技能培训16.67万人。

聚焦重点人群 夯实重点政策

“职业技能培训是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和就业脱贫能力的有效途径。”贵州省人社厅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吴朝忠说,贵州重点围绕建档立卡和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等群体,开展农民全员培训、技能提升培训,通过强化职业培训增强劳动者就业能力。

一是以农民全员培训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为抓手,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围绕贵州12大特色农业产业、十大工业产业、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的需求,重点针对建档立卡和易地搬迁劳动力大力开展各类培训,促进其就业创业。运用贵州省“农民视频点播系统”等线上平台向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视频,重点学习种植养殖实用技能、强农惠农政策、脱贫攻坚政策等内容。

二是完善职业技能培训政策体系,切实破解培训针对性、有效性难题。出台《关于聚焦产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扶贫车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转发百万青年技能培训行动方案的通知》,指导各地改进培训方式,坚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做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残疾人、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培训。

三是聚焦“稳就业、保就业”,大规模开展以工代训。出台《关于实施企业稳岗扩岗专项支持计划的实施意见》,不断扩大以工代训范围,按照每人每月不超过500元、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标准,支持各类企业稳岗扩岗。

此外,高校毕业生就业关系着个人的前程,家庭的幸福,也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贵州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处长闫志喜说,“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项目已成为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重要载体。

2017年至2019年,贵州共招募1489名“三支一扶”人员到基层服务;2020年还扩大了招募规模,1000名“三支一扶”人员陆续到岗。“三支一扶”人员,壮大了脱贫攻坚队伍、提升了脱贫攻坚力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贵州“三支一扶”招募计划坚持需求导向,将基层急需、急缺的岗位列入招募计划,对公共就业、扶贫等一般性岗位不设专业限制,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健全财政保障制度,明确了“三支一扶”人员生活补贴所需经费除中央财政专项补助外,不足部分由省、市、县按照5:3:2配套资金标准补充的财政分担保障机制,解除了“三支一扶”工作的后顾之忧。认真落实生活待遇,服务期间“三支一扶”人员工作生活补贴按照当地乡镇事业单位从高校毕业生中新聘用工作人员试用期满后工资收入水平标准发放,给予一次性安家费3000元,缴纳相应社会保险。

强化就业资金管理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贵州省财政厅副厅长林宏说,稳就业就是保民生,贵州以“稳就业、保就业”为目标,以财政资金“两直达”为抓手,以劳务就业扶贫、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重点,以就业补助资金、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等为支撑,积极推进各项就业创业政策措施落实落地。

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优化资金分配因素和重点支出方向。2020年,贵州共下达中央和省级就业补助资金25.91亿元。优化资金分配,资金分配主要考虑各地常住人口、贫困人口、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城镇新增就业、公益性岗位、职业培训等因素。

另一方面,加大贴息力度,拓宽财政资金支持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范围。2020年,贵州明确从“增加支持群体、降低申请门槛、适当提高额度、允许合理展期”等方面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减轻创业者和用人单位负担,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全力支持复工复产和就业创业。

截至2020年9月,贵州政策性担保机构累计新增担保额386.97亿元,其中“4321”担保业务累计新增担保额277.98亿元,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4.64万户。

在资金跟踪问效方面,贵州强化制度动态建设,完善资金管理使用办法。贵州新修订的资金管理办法通过扩大资金使用范围、提高资金补助标准、扩充就业创业服务补助内容、精简就业补贴政策证明材料等系列措施,进一步推动就业工作开展,为全面落实积极就业创业政策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强化就业资金的绩效评价,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以就业方面资金为例,贵州省级财政从2018年起连续三年开展中央就业补助资金绩效自评工作,重点跟踪中央资金下达情况、地方实际支出情况、资金促进就业作用等。通过全面深入查找资金管理使用环节存在的问题,科学合理提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强化部门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有效避免财政资金闲置沉淀,资金使用效益不断获得提升。

最后,强化调度督促,确保资金动态监控。为加强“两直达”资金监督管理,财政厅会同省级主管部门依托直达资金监控系统直接将资金分解落实到单位和具体项目,确保中央直达资金数据真实、账目清晰。明确专人负责直达资金调度督导,每天跟踪市、县资金支付情况,要求数据实时录入,实现资金运行过程可记录、风险可预警、责任可追溯。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郭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