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中德园:引项目 优服务 助推高质量发展

新华财经沈阳1月6日电(记者李宇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9%,全口径税收年均增长16%,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3%,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9%……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以下简称中德园)成立五年以来,体制改革活力迸发,园区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跨越式增长,相继获得“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试点示范园区”“绿色工业园区”“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等荣誉称号,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多方布局五年结硕果

2015年12月17日,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方案正式获批。五年来,中德园围绕汽车制造、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工业服务、战略性新兴等五大主导产业发展,引进了华晨宝马第三工厂、北方生物医药谷、微控飞轮储能等高质量项目362个,其中外资项目占比35%;总投资约1200亿元,目前已有200余个项目投产运营。

“我们5年前落户中德园,为宝马等车企供应汽车底盘部件。此次签约的二期汽车部件热成型生产线项目运行后,年总销售额达5亿元以上。当地政府提供的配套服务让企业发展良好,预计2021年将在沈阳进行下一批投资。”在2020年12月17日举行的“创新赋能高质量、扩大开放新格局——2020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现场进行项目签约的德国慕贝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狄特马·尤尼克说。

项目的不断集聚、企业的持续好评,离不开中德园在多方面的布局与创新。

通过构建“管委会+平台公司”的管理和开发建设模式,发挥沈阳中德园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德(沈阳)国际产业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德开、中德发)在经开区建设中的“建设商”“发展商”作用,中德园构建了社会资本与产业要素的整合平台、全方位金融服务平台和园区建设运营保障平台。中德开76.8亿的PPP基础设施工程有序建设,中德发累计引进签约项目108个,总投资突破200亿元。

同时,中德园深化开发区机构改革,坚持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持续进行制度创新,89个项目完成承诺制审批,35天即可完成土地交易,五年累计出让土地905.16公顷;对外开放持续深化,组建中德(沈阳)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委员会,搭建智库咨询、对外合作、学习分享、解决实施、产业发展平台,现有中德双方工业4.0等专家成员单位56家;创新发展动力澎湃,园区聚集高新技术企业81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2家、瞪羚企业3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德中研发创新联盟等创新平台载体30余个,五年打造智能工厂、智能车间、智能生产线52家,企业上云84家。

创新模式推动人才教育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推进双元制教育体系建设,是中德园打造“一大平台、五大体系”,构建园区服务生态创新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德园在借鉴德国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双元制教育本土化创新,依托丰富的对德合作资源,探究一条汲取德国双元制教育精髓、具有区域人才培育特点、符合企业和社会发展所需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之路,构建了“1+1+X”双元制人才培育体系,即建设1所中德学院、1所跨企业实训中心、若干(X)校企实训中心,成为国家产业转型技术技能人才双元培育改革试点先导区和产教融合示范园区。

经过几年的发展建设,中德应用技术学院及跨企业实训中心和华晨宝马培训中心相继落成;成立了中德创新委员会双元制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促进了中德两国双元制教育交流合作,分别与德国机构和大学签订人才培养协议;成立了中德园产教合作联盟,促使企业、院校供需侧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目前,华晨宝马与多家院校合作宝马班订单化培养,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中德班”已招生两届。

除了双元制教育体系,中德园还依托区域产业优势,通过“一中心多点位”的运营模式,建设了东北首家“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以在沈阳设立的中德发展(沈阳)离岸创新服务中心有限公司为运营主体和信息中心,通过在沈阳设立的“企业发展加速器”,在深圳设立的“创新中心”,在德国海德堡、日本东京、瑞典斯德哥尔摩设立的“离岸创新中心”,实现沈阳与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之间人才、项目、信息和资源的有效沟通和对接,建设成为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高端人才柔性引进平台、跨境孵化创业平台和招商引资平台。

今后,基地将依托本地产业资源优势,面向海外人才、技术和项目资源,吸引国际人才和优质项目到中德园发展,构建国际创新要素双向流动、集聚发展的有效机制,将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打造成为国际产业合作的新载体、国际技术交流的新平台、国际人才创新创业的新高地。

打造中德4.0战略合作试验区

采埃孚新能源电驱动项目、慕贝尔汽车部件热成型生产线项目、阿里云工业互联网产业链融合项目等16个项目签约,中德工业4.0学习平台合作城市、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辽宁分院、沈阳知识产权仲裁院等平台挂牌成立,在中德园成立五周年之际,新动能的不断注入,也为中德园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中德园也发布了未来五年工作目标:

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中德园将做粗拉长汽车产业链,加快推进华晨宝马新工厂竣工达产,打造千亿汽车产业集群;抢滩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北方生物医药谷、采埃孚新能源电驱动、亿达智慧科技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促进传统制造业向智能、绿色、高端、服务方向转型升级。

在持续扩大开放方面,中德园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创新委员会纳入中德两国合作框架内容,完善海外离岸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高端人才引进、招商引资平台作用。

在实施创新驱动方面,中德园将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和智能生产线,打造5G标杆园区;积极推进国家工业互联网研究院辽宁分院、分中心、工业互联网全球大会永久会址、辽宁工业大数据交易中心等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建设,提升企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此外,中德园也将统筹兼顾绿色发展,完善产业升级清退机制,积极构建国家生产服务型物流枢纽,建设示范性智慧园区、生态园区和产业新城。同时深入推进“管委会+平台公司”园区开发建设管理模式改革,实施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战略,提高园区市场化开发建设水平。

沈阳市铁西区区长,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德园管委会主任郭忠孝表示,力争到2025年,中德园实现经济总量再翻一番,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600亿元,全口径税收达到200亿元,德国及欧盟企业达到园区内企业总量的50%以上,全力打造中国制造与德国工业4.0战略合作试验区。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郭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