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政务服务提档升级 “区域通办”利企便民

新华财经哈尔滨1月12日电(记者邢路续)2020年12月16日,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共同签署了《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合作框架协议书》,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工作正式启动。2021年1月7日,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联合签署政务服务“区域通办”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拓宽政务服务领域,惠及区域内办事企业和群众。

自下而上推动 线上线下融合

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政务服务“区域通办”和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按照“功能集成化、系统统一化、事项标准化、布局合理化、服务规范化”的要求,以办件高频的政务服务事项为重点,分别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各级实体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专窗和自助服务区,在政务服务网上设立线上通办专区,合理有序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实现跨省办理。

东北三省一区将坚持从政务服务工作发展的实际出发,聚焦企业准入、企业投资、社保医保、卫生健康、产权交易、务工就业、投资创业等领域及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注重各类发展要素之间的沟通与对接,有的放矢、稳步推进,加快形成合作共赢的一体化协同发展新局面。

在“区域通办”合作内容上,东北三省一区将分别设立网上服务专区,分别在黑龙江政务服务网、吉林省“吉事办”网上办事大厅、辽宁政务服务网、内蒙古政务服务网及黑龙江“全省事”、吉林省“吉事办”、辽宁省“辽事通”、内蒙古“蒙速办”移动端上设置三省一区区域通办专栏——“东北三省一区‘区域通办’服务专区”,推进三省一区网上政务服务互联互通。

依托三省一区县级以上实体政务服务大厅设置“区域通办”服务专窗、自助服务区和自助服务终端,通过“收受分离”和“异地代收代办”等机制,推行“窗口申报”和“自助申报”相结合的“区域通办”模式,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区域通办、联办,逐步实现全覆盖。

按照“异地受理,异地办理”“异地受理、属地办理”等不同模式,建立“区域通办”运行机制,完善异地收件、专区专窗运行、远程会商、资料寄递、证照及审批结果发放、监督管理、互信授权、责任追溯等制度,规范“区域通办”业务运行。

对暂未纳入“区域通办”但群众有实际需求的事项,建立兜底服务机制,为办事群众提供咨询引导、代办帮办等服务,推进办事结果实时推送、双方互认。

“原来的政务服务模式是自上而下逐级落实,而本次东北三省一区签署的‘区域通办’协议是企业、群众在办理政务事项中的实际需求不断提高,倒逼政府部门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要求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政策依据、编码、事项分类等要素,在省内实现网上通办。‘区域通办’需要进一步打破藩篱、彼此打开接口、信息共享,解决堵点、痛点、难点、泪点问题。”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政务服务管理处处长张帆说。

推进数据共享 完善流程再造

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从审批、许可、备案,再到登记、查询等公共服务类事项点多面广、数据海量。据统计,黑龙江省“互联网+监管”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已累计上报国家各类监管数据2000万余条;全省市(地)政务服务网已全部接入黑龙江政务服务网,累计办件量318万余件,满意度达99%。

在数据梳理、归类、完善方面,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一方面坚持目标导向,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时效,加速推进流程再造,实现一体化管理,为办事企业、办事群众提供规范化、便捷化的办事环境;另一方面坚持简政放权,加强权责清单管理,压减行政审批事项。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以“一次告知、一张表单、一个流程、一窗受理、一次办结、一次发证、一键评价”为目标的“办好一件事”改革。

在群众眼里,新生儿出生只是一件事,站在行政审批部门的角度来看,它涉及医院、公安、社区街道等多个部门,一件事就是多项行政审批的集成协同。只有整合相关要件,各部门信息共享“并联式”办理,才能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放管服改革协调处副处长侯璐说,在“办好一件事”改革方面,省营商局协调推动了改革实施方案、指导目录和相关细则,推动全省各地探索“办好一件事”的运行模式,提升企业和办事群众办事便利度。2021年底前,各地“办好一件事”事项清单至少完成50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与企业和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领域和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件事”全覆盖。

除此之外,积极推行行政审批信用承诺制改革,在哈尔滨新区率先实行“承诺即开工”“办照即营业”等系列改革举措,并在全省复制推广。不仅如此,黑龙江省营商部门还积极探索行政审批事权向自由贸易区、县(市)区、乡村街道赋权,不断拓展政务服务空间,提升政务的便利度。目前,472项事权已划至自贸区哈尔滨片区管理审批服务处“一章”审批,占全区事权的97%。

坚持开放共享 健全保障机制

东北三省一区共同签署“区域通办”合作框架协议规定,东北三省一区坚持以开放的理念、开放的机制、开放的方式推进政务服务合作发展,注重打破区域限制,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统筹资源,优势互补,加快培育统一开放、高度融合、联动发展的工作交流体系、政务合作体系、信息互通体系、数据共享体系,最大限度地惠及市场主体和办事群众。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投资项目促进监督处副处长张鹤潇说,东北地区中小微企业项目落地过程中,坚持放管服改革,梳理权责清单,对投资兴业者关心关怀,为他们提供有温度的服务,更好地履行我们的职责。同时,用办事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针对企业不同需求,一对一地进行政策解读。

为保障“区域通办”合作有序有效推进,东北三省一区在创新机制、信息共享、媒体参与等方面达成一致,以制度性办法保障办事群众的权益,为企业、为群众提供普惠性政务服务,确保”区域通办”可持续、可预期。

一是建立联席会议机制,由东北三省一区政务服务主管部门牵头,强化统筹协调,定期研究有关工作,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衔接和信息共享,通报协商解决遇到的问题,简化优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

二是建立交流共享机制,定期开展工作培训,组织开展工作交流,不断夯实工作责任,明确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

三是充分利用宣传媒介,及时准确公开可办理事项清单、办事指南及各类服务信息,精准解读相关政策,切实提高身在外地群众的知晓度和主动参与度。

黑龙江省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政务服务管理处处长张帆说,东北地区跨省政务服务合作是利企便民的创新实践,“区域通办”发展趋势必然要走全国一盘棋之路,最终实现“全国通办”“一网全办”。针对黑龙江有大量人口在海南生活的情况,黑龙江省将与海南省签订“跨省通办”协议,采用24小时无人值守一体机远程办理医保、社保等方面事项。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程沥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