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孟津会盟镇:文明新风沐乡村

日前,记者穿行在河南省孟津县会盟镇广袤的沃野,村在林中建、房在林中现、水在村中流、人在绿中行,一幅幅乡村美景画卷铺展开来,宽广整洁的水泥路在村中蜿蜒,鳞次栉比的民居“别墅”在树丛下掩映,拂提杨柳在鱼塘边阿娜多姿,来往游客在黄河湿地公园流连忘返。

黄河流经小浪底水库后,澄清碧绿的河水继续向下游流淌,在南岸滋养出万顷良田。有“千年古镇”“鱼米之乡”之称的会盟镇,通过提升基础设施、整治村容村貌、培育先进典型等举措,传承一方文化,造福一方百姓,让文明新风吹遍田间地头。前不久,会盟镇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

步入会盟镇的乡村,随处可见街道两侧五颜六色、图文并茂的文化墙,上面绘制了“科学化种养、文明新风尚、廉政文化、二十四孝图”等一些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图画、诗歌、谚语、顺口溜,一面面墙壁成为一道道乡村文明的美丽风景线。

在会盟镇马庄村,记者发现该村另辟蹊径,将丰富的文化资源与社会精神文明有机结合,在充分挖掘当地传统文化资源,结合地方现代文化后,建成多条开放式文化长廊和文化墙,在文化长廊和文化墙上,绘有村情历史介绍、党的方针政策、农村教育卫生、农业科普知识等内容,让人耳目一新。

文化墙上,一山一水自然景,妙笔生花善点睛,一人一物寻常事,精于雕琢能传神。看得懂、记得牢、用得上,这是会盟小寨村村民温大爷对“墙绘”的评价,写在书上的画记不住,画在墙上一下子就记住了。文化墙不单单是美丽的装饰,对于老百姓来说更是知识墙、道德墙、育人墙。

会盟镇李庄村的乡村墙绘同样令人称赞,丰富多彩的家风家训、通俗易懂的政策理论,立意深远、言简意赅,让家风家训“出祠堂、挂厅堂、进学堂、入心堂”,让街坊邻居“讲出来”“晒出来”“议出来”“评出来”。李庄村的家风家训墙绘,成了村民们津津乐道的新景观,传统民俗与现代元素在这里交相辉映。

近年来,会盟镇紧紧围绕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政策要求,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不断加大投入,创新了宣传方法和载体,拓展了农村教育空间,取得良好效果。

“走,带你去俺们村现场看看!”跟随会盟镇双槐村支部书记庆会勋的脚步,记者来到居民区。街道干净,虽然寒风劲吹,却没有几片落叶可卷;村民的小院修葺一新,每家门前都有种植月季树、桂花树和红叶石楠的花坛;推门进入一家农户,瓷砖铺地的院子整洁宽敞,72岁的王满金笑容满面:“改造过的厨房、厕所都接通了污水管网,住着可舒坦了!”

双槐村变美的不只是环境,还有人的心灵,该村将德治、法治、自治相结合,广泛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公婆”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评活动,营造了崇尚文明、向上向善的良好氛围,有效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全村涌现出典型人物200多名,有的下雪天为孩子们清扫上学路,有的农闲时去路边清除杂草,还有年逾古稀仍坚持为村民服务的老党员。

“我家这‘十星级文明户’的牌子可威风了,还有奖品可拿呢!”会盟镇铁炉村村民杨遂柱自豪地说。铁炉村每年都要进行一次评比,对评出的“十星级文明户”,要在门头上挂牌子以示荣誉。村里还会给予物质奖励。

铁炉村是“孟津梨”的主产区,“白云映梨山,绿水绕果园,三月梨花白,十月果飘香,四季景连连,处处画境中,文明润民心、生态又富裕”是人们对铁炉村人居环境的赞美。

近年来、会盟镇以全国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从一家一户抓起,从一纸一屑捡起,让建设美丽乡村成为每个村民的自觉行动。全镇拥有志愿者服务队有20多支,注册文明志愿者达1.3万多人,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爱心帮扶孤寡老人”等各类志愿服务328次,受益群众6800多人。

夜幕刚刚降临,会盟镇李庄村的文化广场已经人头攒动,两根高大的灯柱矗立在斜对角,照得文化广场灯火通明。49岁的村妇联主席梁润霞正跟40多名姐妹们一起跳着广场舞。

“自从村里建起了灯光文化广场,我们晚上跳舞就方便多了!原本十几人的广场舞蹈队,现在增至40多人,我们这支广场舞蹈队,可是经过久经沙场的,曾多次拿过市里、县里、镇里的很多奖呢!”梁润霞高兴地告诉记者,“不管春夏秋冬,空闲的时候大家都会准时准点来这里跳舞健身!”

会盟镇油坊村,不仅注重“环境美”,还注重“日子美”“文化生活美”,先后投资280多万元,建成多功能文化广场、封闭式戏台、老年活动中心、老年幸福院和文化图书阅览室等。全村17个村民小组、组组都组建有柔力球舞蹈队,仅柔力球拍就达1200多副,油坊村多次参加国家级大赛并获奖,被命名为“中国柔力球第一村”。

“我们的日子很红火,除了经常有戏看,村里还有自己的腰鼓队、舞蹈队,大伙儿天天都过得有滋有味。”油坊村村民程大爷说,文体广场、道德讲堂、百姓礼堂、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已成为油坊村人的“精神家园”,农闲时文化书屋充充电、文化广场健健身、文艺室里扭扭大秧歌,油坊村民的日子过得真舒心!

近年来,会盟镇以创建全国文明乡镇为抓手,积极推进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富民“四大工程”,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打造乡村文化阵地,新建文化广场22个,发展演出团队147个,开展乡村春晚文艺演出、戏迷擂台赛、广场舞比赛等各类文体活动1600多场次,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实施文明村镇创建,培育乡村文明,关系着千千万万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不仅要改善农村居住环境,还有让乡亲富起来,让农村的文化生活丰富起来,进而树立起卫生、健康、文明、和谐的新风尚,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孟津县委主要负责人说。(记者郑占波、陈容、陈显萍)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顾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