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资源枯竭型城市万山的“重启”之路

新华财经贵阳1月21日电(记者汪磊)贵州省铜仁市万山区,曾是中国最大的汞工业生产基地,因汞储量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被誉为“中国汞都”“丹砂王国”。万山这个“聚宝盆”作为工业重镇红极一时,也终因过度开采而资源枯竭。

2009年3月,万山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此后,当地依托良好的气候、生态和区位优势,探索发展怀旧旅游、生态农业、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开启了“绿色转型”之路。

依托工业遗址,实现变废为宝的绿色嬗变

万山通过采取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社会参与、保护开发等方式,对原汞矿区遗址、遗产、遗居进行全面清理,统一规划、管理和统筹,围绕“千年丹都”打造以矿山文化为特色的休闲怀旧小镇——朱砂古镇,实现了从危楼遍布、人迹罕至、上访频发的社区向人流车海、安居乐业的旅游新区转变。

2015年7月,万山从江西引进了一家旅游开发公司,投资20亿元系统开发建设朱砂古镇。2016年5月,这个以山地工业文明为主题打造的矿山休闲怀旧小镇,正式开门迎接游客。

侗族老人杨前坤家住朱砂古镇附近,擅长竹编工艺品制作。旅游公司把他请到景区,通过制作果篮、背篓等竹制品,为游客提供有乡愁味和年代感的物件。节假日时,他的竹制品每天可卖200多元。

旅游开发公司副总经理王芳忠说,通过开发游玩项目,朱砂古镇已为当地群众创造了约400个就业岗位,驾驶观光车、摆摊卖小吃、在博物馆当讲解员……景区内到处活跃着矿区人的身影。

发挥工业文化和绿色资源优势,万山正用“美丽补伤疤”,按照“四带一网”产业布局,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

一是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四带”建设。加快夜郎谷景区开发进度,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地方文化,打造集探险、漂流、观光等为一体的体验式旅游风景区。完成了江南水乡·滨河公园建设,打造“小桥、流水”江南水乡印象,整个实现以江南水乡·滨河公园为轴,真正将朱砂古镇、九丰农业、夜郎谷景点融为一体,连片发展。通过东、南、西、北四个产业带的建设,全力把各景点联成串、构成片、织成网。

二是强化景区质量品牌建设。大力挖掘自然资源、民俗文化资源,加大项目包装推介,打造和申报一批4A和5A景区。九丰农业园在2016年底成功创建4A级景区,朱砂古镇正在申报5A级景区。同时,推动旅游发展与现代农业、智慧城市、特色城镇等深度融合,推动“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项目化、企业化、产业化,促进旅游要素在全域范围内充分流动和优化配置,进一步释放全域旅游生产力。

三是建立完善现代旅游发展服务体系。大力培育旅游龙头企业,完善旅游管理体制,创新旅游营销模式。规划组建“互联网+旅游”服务综合平台,建立“政府+企业+第三方平台”的旅游便捷高效服务网络,积极发展智慧旅游。

打造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实现农业绿色新突破

在发展好旅游业的同时,万山还注重通过脱贫攻坚与转型发展相结合突破“矿竭城衰”的困境,从东部引进企业发展大棚观光农业等新兴产业,走出一条传统农业从田到棚、现代工业从无到有、第三产业从小到大的路径。

万山按照“一核两带”产业布局,即:以九丰农业为核心,大力发展高楼坪、敖寨、下溪、黄道农旅产业观光带和大坪、鱼塘农牧花卉产业带,推动全区农业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档次。在高楼坪高效农业观光带大力发展蜜枣、油茶、食用菌、山地刺葡萄、香柚等产业。在大坪、鱼塘农牧花卉产业带大力发展畜牧养殖、牡丹花种植、经果林种植等产业。各产业带所在乡镇为发展主体,打造出各具特色的产业,实现“村有产业,乡有特色”的发展格局。

此外,大力实施“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加快培育一批电商乡、电商村和一批在全国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农村电商人,实现农业产业与电子商务互动发展。

万山还利用固有资源,投资3亿元建成朱砂工艺品产业园,将58家朱砂工艺品企业集中引入园区,统一标准、统一外观、统一标识,抱团发展,打造产业标准化生产、研发、销售园区,配套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朱砂工艺品线上线下交易中心。

当地瑶族村民舒丽鹃,从事朱砂工艺品销售工作,每月工资2500元左右。万山经开区副主任刘桂春说,过去资源“按斤卖”,现在是“论克卖”,随着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将带动更多群众就业。

摆脱“矿竭城衰”困境实现万山蜕变

因汞而生,却也因汞而衰。由于超强度开采,资源逐步枯竭,“一汞独大”的万山一度因资源枯竭而陷入困境。破僵局、闯新路成为万山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2015年,万山引进一家大型农业企业建设农业博览园,带动全区10个乡镇、街道建成1.2万亩的标准化蔬菜大棚,种出6.6万吨优质蔬菜。

2016年,朱砂古镇正式开门迎客。黑黢黢的矿洞变成了五彩斑斓的时空隧道,陡峭的悬崖铺上了玻璃栈道,矿区宿舍被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同时被改造成红色文化影视基地。

同年,万山还引进万仁新能源汽车项目,总投资20亿元,年产值100亿元。两期项目建成后,可吸纳就业4000人左右。

家住万山区黄道侗族乡的蒲学好,在新能源汽车项目上班。“每个月工资3500元,有住宿有餐补,感觉比出远门打工好。”他说。

“镇上全变了,矿场成了公园,修了博物馆,还有影视基地。萧条了十几年的废弃地,终于有了希望。”年近八旬的田昌福感叹道。这位在朱砂古镇汞矿工作了40多年的退休老工人,看到近年来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很是激动。

如今,万山已实现了由“卖资源”到“卖风景”的蜕变。经历与汞告别的阵痛之后,万山像朱砂一样“红”了起来。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郭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