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清洁电能使用量占全社会用电量四成左右

新华财经杭州1月26日电(陈丽莎  周林)1月26日,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年度工作会议获悉,2020年,浙江全年使用清洁电能达1898亿千瓦时,接近全省全社会用电量的四成,省内清洁能源得到100%全额消纳;在消费侧,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完成电能替代项目8731个,替代电量9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39%。在浙江,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老百姓在能源消费时优先选择电能。

研究表明,电气化水平提升1个百分点,能源对外依存度有望降低0.5至1个百分点;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高1个百分点,能源强度可下降3.7%。当前,浙江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35%,居全国领先水平。

在2020年12月16日至18日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被列为2021年的重点任务之一。“碳达峰”是指在某一个时点,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包括电能替代在内,一系列助力“碳达峰”的创新实践已在浙江展开。

发展高弹性电网,助力“碳达峰”是浙江领先全国的路径探索。电力作为优质高效的二次能源,是能源转型的中心环节。在能源转型中,电网企业面临“既要保障能源安全、又要推动低碳发展、还要降低用能成本”的高质量发展矛盾。这也是实现“碳达峰”必须破解的难题。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遵循“节约的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节省的投资是最高效的投资、唤醒的资源是最优质的资源”理念,给出了解困的基本思路——建设能源互联网形态下的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即通过海量资源被唤醒、源网荷储全交互、安全效率双提升,实现内外资源极大调动、调节模式极大优化,更好地适应各类能源互联互通互济,提高能源资源广域优化配置能力和社会综合能效,实现保障能源安全、推动低碳发展、降低用能成本的“三重目标”。通过各类能源深度互动,从源头减少碳排放,提升全社会综合能效水平,将有力助推“碳达峰”。

浙江积极优化电源结构,促进风电、太阳能、核电等清洁能源快速发展,有效节能减排。2020年,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服务2万多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并入国家电网。截至2020年底,浙江全省并网运行的分布式光伏已超23万个,总容量首次突破1千万千瓦,光伏发电已超过水电,成为浙江省第二大电源。

图为国网宁波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对光伏项目升压站进行调试

浙江致力于能源大数据融合及碳排放监测水平提升。2020年12月10日,由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承担建设运营的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项目通过验收。该能源大数据中心汇聚了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各类能源的生产、输送、存储、消费等数据,以及相关环境数据、政务数据资源。能源大数据中心可通过对企业历史用能数据的分析和实时监测,为政府合理分配区域用能指标提供决策依据,并对能源双控指标提供预警;通过行业内不同企业能耗强度的监测与对比,对企业进行能耗水平评级,为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依据。在浙江湖州,碳排放监测中心平台已于2021年1月12日上线,通过接入重点用能企业,实时掌握碳排放和碳汇变化情况、清洁能源的低碳情况、碳排放预测情况等结果,可为生态环保部门开展全市生态减碳工作提供精准、及时的参考。

浙江低碳发展模式创新不断。从构建普惠碳市场,将公众的绿色低碳行为数据转换为碳积分,倡导“谁绿色、谁受益”,到建立减排量碳市场,对绿色低碳项目的生态价值定量化、货币化来抵消碳排量,再到打造配额碳市场,通过碳排放总量控制和价格机制,对工业企业碳排放施加管控约束,多层次复合型的碳市场体系正在浙江试点展开。通过“绿电交易”,浙江将拓展清洁能源采购市场,彰显绿色电能的附加价值。这些新模式的推广应用也将助力整体资源优化配置。

同时,促进清洁能源发展,积极呼应“碳达峰”目标,也离不开储能等新技术加持。当前,电化学储能、氢能储能以及抽水蓄能等储能业务正在浙江相继涌现。

氢能是“21世纪的终极能源”,其制备过程能实现“零碳排放”。2020年10月29日,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成功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可再生能源与氢能技术”重点专项。这也是国家电网公司牵头承担的首个氢能相关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该项目将氢能与可再生能源耦合,通过氢能支撑的微网,满足用户对电、氢、热多种能源的需求,实现从清洁电力到清洁气体能源转化及供应的全过程零碳,清洁能源100%消纳。

后续,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还将推动储能技术应用,鼓励电源侧、电网侧和用户侧储能应用,为经济转型升级积蓄能量,求索最佳路径。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