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裕谋: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实现产业提档升级与市民“幸福感”并举

新华财经长沙1月28日电(分析师黄本源、李涌)“十四五”开局之年,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经济与社会发展如何起好步、开好局?在湖南省两会召开之际,长沙市委常委、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长沙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沈裕谋表示,长沙县将以深耕实体经济为抓手,以推动自贸区建设发展为契机,以解决“断链处”“卡脖子”问题为突破口,努力打造机械制造与数字经济相互融合的科技高地。

微信图片_20210128113943.jpg

(图片说明:长沙市委常委、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长沙县委书记、长沙高铁新城党工委书记沈裕谋)

勇于开局,实力引导,以制造业强县

面对“十四五”发展的新征程、新机遇,长沙县力争率先打造三个高地,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示范区,当好领头羊,助力长沙城市转型。沈裕谋表示,长沙县将深耕实体经济,致力打造现代制造业和科技高地。

发展制造业,长沙县提出既要让“老树发新芽”,大力推进重大项目投产达标,又要让“新树深扎根”,积极引入新经济、新技术、新项目。要勇开“顶风船”,把制造业当作星沙的灵魂,把发展制造业当作星沙人的初心使命,聚焦“两主一特”,发力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三个国际级产业集群,配置人力资本、科学技术和大数据“新三要素”,发展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以及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数字产业。长沙县将以推动三一集团、山河智能等一批“5G+工业互联网”示范工厂建设为样板工程,为传统制造业赋能数字科技力量,努力建设并加快形成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

实践证明,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长沙县委县政府将优化产业布局与发展规划、制定出台鼓励投资先进制造业产业政策,推动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引领产业资本优先布局5G、生物科技、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更多爆发力强、成长性好的新增长极。紧扣支柱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强力攻关,加紧解决一批“断链处”“卡脖子”问题。

沈裕谋提出,长沙县还将畅通内外循环,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紧盯国内国际“两大市场”,着力通“堵点”、补“断点”、疏“痛点”,加快闯出一条畅通内外循环的开放发展新路。坚持供给侧改革与需求侧改革同步推进、双向发力,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充分发挥自贸区、经开区、临空区、综保区、会展区“五区”叠加优势,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个关键,全力打造长株潭都市区东部融城经济示范带。

开放崛起,提档升级,优化产业生态

工程机械、汽车产业和电子信息等产业,作为长沙县的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发挥着“定盘星”“压舱石”作用。作为湖南省自贸区的主战场,长沙县将全力以赴抓实“113+X”项制度试点任务复制推广,借力借势推动传统产业向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高端现代化服务业中心的目标演进。

沈裕谋提出,要发挥三大推动力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发新芽。深入实施创新发展战略,不断释放企业创新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对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加速创新链与产业链、资金链有机融合,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与产业竞争力。

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做优做强实体经济。加快培育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变化。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实现以产品生产为中心向以服务需求为中心的转型。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服务型制造业,全面实施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实体经济,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双驱动战略”,将星沙产业基地打造成产城融合、产业融合的典范。

实现产业集聚集约,提升经济绿色发展水平。搭建区域产业融合平台,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调整优化重大产业布局。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坚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加速产业链上关联企业、研发和科技服务机构聚集。

湖南长沙自贸试验区的获批将极大推动和促进传统产业的提档升级。在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79.98平方公里中,长沙县范围内的自贸试验区总面积占比高达91.76%。沈裕谋表示,长沙县的经济发展将会全面融入到省自贸区的产业发展规划,而长沙县的传统产业也必将跟随自贸区的规划而实现提档升级。

面对湖南自贸区带来的发展机遇,长沙县将坚持“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围绕“半年出成果、一年要评估、三年基本完成”要求,高质高效推进经开片区、临空片区、会展片区建设。切实抓好专业化运营管理、特色产业支撑、差异化制度创新,全力以赴抓实“113+X”项制度试点任务复制推广,致力打造全球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高端现代化服务业中心、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中部地区崛起增长极,努力建设成贸易投资便利、产业布局优化、金融服务完善、监管安全高效、辐射带动突出的高质量一流自贸区。

服务企业,保障民生,建设幸福城市

2020年,长沙县首次获得了“企业家幸福感最强市”荣誉称号,企业家感叹“在星沙,都挺好”。沈裕谋表示,长沙县也将继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企业和企业家幸福感。在不断提升营商环境建设的同时,长沙县委县政府将把经济发展成果向民生领域倾斜,让长沙县市民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提升城市的整体“幸福感”。

为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满足自贸区建设发展需求,长沙县致力于打造省市标杆、中西部第一、全国领先、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城市,结合长沙县实际,制定优化提升举措,减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进一步减流程、压时限、降成本,以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坚持落实一次办、联合办、指尖办原则,推动全县所有优惠政策实现“一门式”整合、优化为58件“一件事一次办”事项,以政府文件对外公布形成政务办事指南。

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长沙县将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建立更广泛的营商环境问题收集机制,畅通政企联系沟通渠道,精准出台更多硬招实招,有效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把以企业为中心的思想落实到具体细节中。

营商环境的改善,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总投资220亿元的三一智联重卡项目,实现“7天签约、42天开工、90天腾地5000亩”的项目建设奇迹,再现星沙“加速度”。“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长沙县将举全县之力,全面建设优越的营商环境,热诚的欢迎各位企业家、投资者来长沙县干事、创业、安家!”沈裕谋还表示,优化营商环境是一个久久为功、持续用力的过程。

不仅让企业家感到幸福感,长沙县连续14年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县级)”,确保民生政策能够惠及每一位居民。长沙县委县政府坚持“两有发展”、建设“两富星沙”目标,坚持将每年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领域,深入开展精准惠民微建设行动。实施公办学校安装空调“爽心工程”,惠及近10万学生;构建了15分钟到达最近就医点的医疗网络体系;为30万产业工人提供公租房、廉租房,帮23名“无名氏”流浪者落户……长沙县致力让所有居民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劳有厚得、住有宜居,积极建设全龄友好城市。

按照发展美学经济、推动全域旅游、做实乡村振兴思路,长沙县积极培育了“慧润”“浔龙河”“哲农”“湘丰”“塅港”“盈商小镇”“农科新城”等知名乡村建设品牌,基本实现了“让农村有景可看、农民有活可干、农业有钱可赚”目标。长沙县委县政府将会继续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农业增收农民、农民振兴农村的发展路径,依托绿色美,绽放生态美,实现经济美。

“幸福是人民的向往,也是我们一直奋斗的目标。我们会坚持人民至上,让每一个在长沙县居民更加有尊严、更加体面、更加幸福。”谈及长沙县“十四五”规划,沈裕谋强调始终将人民放在首位。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陈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