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建中:从“切口”入手深化国企改革 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活力

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同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紧密关联,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推动改革向更深层次挺进,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要围绕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畅通经济循环、扩大内需、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全面绿色转型深化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去年中央下发了《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了改革的目标、时间表、路线图。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指出,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要把握好“一个抓手、四个切口”。“一个抓手”就是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四个切口”,一是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活力,形成更高质量的投入产出关系;二是狠抓创新,强化创新激励,在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方面发挥支柱带动作用;三是化解风险,突出主责主业,压减企业管理层级,压实监管和股东责任;四是规范核算,在实行公益性业务分类核算、分类考核上取得重要成果,加快建立和完善国有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和评价制度。其中,“一个抓手”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关键,“四个切口”都是影响国有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堵点”。

从“切口”入手 促进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深度融合

市场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力量载体。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市场主体更加充满活力”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把“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作为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任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就是要进一步强化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地位,促进与市场经济的深度融合。国有企业必须发挥经济功能,创造市场价值,增强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

首先,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进一步释放创新活力。企业是创新主体,国有企业创新实力强大、创新资源丰富,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中央已明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建设,以及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等方面,都需要担当重任。因此,必须坚决破除影响和制约科技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体制机制障碍,包括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成果等管理,对业绩考核、利益分配、人才激励等机制,特别是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等方面,都要用壮士断腕的勇气推进改革。必要时,可设立创新“特区”,努力打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培育动能的创新生态环境。

其次,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全方位融入新发展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大战略部署。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国防军工、能源资源、基础产业、民生产品等领域,是“六保”的骨干力量,需要通过深化改革,突出主责主业、提高效率、激活活力、化解风险、保障供应,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坚强支撑。同时,考虑到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普遍规模大、实力强、业务宽、产业链长、地域分布广,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需求市场,通过打破行业垄断和壁垒、向社会开放市场,全面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发挥产业龙头牵引作用,协同上下游企业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

最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有利于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国有企业是国内能源资源开发生产的主力军,也是能源资源消耗的大户。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需要紧密结合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从生产方式、运行模式、技术手段等方面切入,用“碳减排”“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倒逼企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大资源循环利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为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做贡献。

以钉钉子精神 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取得更多新突破

应当看到,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和攻坚期,改革触及的问题也由浅层逐渐转向深层,改革难度越来越大。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有系统观念、辩证思维,加强系统集成。同时要有创新意识、钉钉子精神,打通制度堵点,推动改革落地见效。按照国务院要求,2021年力争完成三年改革任务的70%以上。为此,需要层层压实责任,建立“军令状”制度,落实到人。明确节点任务,量化考核,按时完成。鼓励基层创新,及时总结经验做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努力在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更多新突破。

一是要坚持问题、目标、结果导向,加强顶层设计。

改革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手段。针对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深层次问题,瞄准实现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目标,统筹设计改革路线图、细化实施方案,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落实重点任务,抓住责任主体、聚焦难点堵点、协调推进相关工作,确保各项改革任务取得实效。

二是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根据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以及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研究制定一企一策、对症下药的改革措施,确保改革精准落地。特别是涉及混合所有制、三项制度、公司治理和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重点难点问题,既要有强力推进改革的要求,又应避免“一刀切”的改革模板,致力于能够释放改革的红利。

三是要鼓励大胆探索,尊重基层首创精神。

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开展改革试点,可以从单项入手,逐步在面上展开,支持个性化、差异化、多样化的改革探索,真正建立起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强化正向激励,为改革者撑腰鼓劲,解除后顾之忧,充分调动企业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以钉钉子精神坚定不移地将改革进行到底。

四是要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善于宣传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优秀成果、典型经验,讲好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精彩故事,使社会各界能够全面了解、理解、关心、关注国有企业改革,营造有利于企业改革的良好舆论氛围。要加强国有企业改革理论研究以及对最新理论研究成果的传播。通过深化对国有企业改革规律性的认识,更好地统一思想、明确方向、凝聚共识,稳健务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本文作者系中国石油集团国家高端智库研究中心专职副主任吕建中)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周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