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研报】强化风险管理慎始敬终 理性消费方能行稳致远

新华财经北京3月4日电(分析师刁倩 蔡翔宇 秦灵)合理的消费信贷能够助力广大人民群众改善生活品质,增强幸福感,增进社会和谐。客观上,增大了社会消费,从而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带动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就业的增长和人民群众收入的增加,由此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实质性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合理的消费信贷表现为居民的负债水平是合理的。合理的使用消费信贷就是一种理性消费。数据显示,我国居民杠杆率从2010年末至2020年末的上升幅度接近35%。尽管剔除经营性居民债务后,我国居民杠杆率在国际上仍处于合理水平,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十分有限。同时,考虑到居民负债的杠杆率近十年上升的速度,合理控制负债尤为迫切。

发展合理的消费信贷是消费金融稳步前行的基石,其关键点在于一是金融机构做好信贷风险评估和管理,防止过度授信,二是消费者的理性消费安排。近年来,信息技术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为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工具,可以有效利用这些技术阻止过度申请贷款,帮助金融机构防范过度授信的发生。在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的同时,消费者也需要把控自身消费需求,合理使用消费信贷,量入为出,只有在个人债务可控的情况下,通过消费金融服务才能持续提升生活水准。在合理使用消费信贷方面,个体消费者对自身消费需求的理性安排也是一种自身的风险管理。

一、过度消费不能忽视,居民债务空间已不大

作为拉动国内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2020年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4.3%,连续6年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经济体量以及服务业占比越来越高,消费对于经济内循环的重要程度越来越深。近两年,经济基本面不断向好提高了居民收入和就业率,民生得以改善,社保体系更加完善,促进消费的各种宏观政策持续出台,新兴消费和消费新模式新业态出现,从消费供需两端提升了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促进了消费升级。

与此同时,过度消费的问题逐渐产生。随着新兴消费发展和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的出现,对高额消费负债的还款能力和风险把控不足,还款能力较弱的青年消费人群,在消费主义的影响下,激发消费欲望和模仿攀比,追求奢侈类贷款,导致较高债务风险。

低频高额借贷、多头借贷等过度消费现象不断出现,居民部门杠杆上升速度逐渐加快。根据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持续走高,2012年后开始加速攀升。总体上看,2010年末至2020年末的上升幅度接近35%,居民债务继续扩张的空间十分有限。不过,如果居民借贷从事经营性活动,其性质与企业债务类似,因此在考量我国居民杠杆率的时候,需剔除经营性债务的部分。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大约有20%的居民债务与经营性活动相关,剔除后我国居民杠杆率在国际上处于合理水平。2020年上半年末,BIS口径的我国居民杠杆率为59.1%,已接近欧元区和日本,但剔除经营性居民债务后,同期居民杠杆率降至46%左右,在国际上仍处合理水平。

图一.png

虽然我国居民杠杆率在国际上仍处合理水平,但部分负债消费主体存在非理性消费,未来收入与还款支出不匹配,容易超过自身经济能力形成过度借贷消费,埋下金融风险的隐患。

二、金融业须加强风控管理,防止过度借贷

适当的信贷能够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对于带动社会就业,以及整体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但是过度消费借贷可能推高借款人的债务风险,而风险的传导和扩散又可能会引发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金融科技近年来的发展,为金融机构加强风险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工具。通过金融信息化的大数据云计算、客户画像、复杂关联网络等风控手段,准确判断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帮助金融机构防范过度借贷。

马上消费风控负责人对新华财经表示,过度借贷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申请超过自身能够偿还范围的贷款,造成过度负债;另一类是“多头共债”。“多头共债”是指借款人在多个平台上同时存在累积债务的现象,容易造成消费者因超前消费陷入债务危机。“多头共债”尽管可能单笔额度不大,但容易引发以贷养贷的问题,实际上也是过度负债的风险,这类客群风险承受能力非常脆弱,一旦市场经济环境或者个人资金周转出现波动就容易引发连锁反应,给金融机构造成坏账损失。

对于过度借贷的防控,行业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量化策略进行风险管理,利用正向的收入类数据、横向对比申请人所在城市发达程度、行业职业类型、就业年限、家庭结构等测算出申请人的收入区间;再根据征信上反映的月度负债、总在贷余额并结合申请人所在城市消费水平、家庭结构等推算申请人的负债区间,经过模型和算法修正最终得到比较准确的收入负债比例,在合理的范围内开展授信业务。例如一些申请人虽然几乎没有多头,没有可靠收入来源,但是申请四、五万的消费贷款,审批评估收入负债超出合理区间,就需要拒绝授信避免过度借贷。

对于多头共债的风险管理,需要运用多头识别、多头管控和收入负债等量化策略。只有具备识别能力才可以进行有效的多头管控,而多头识别的核心和重点在于数据采集,需要贯穿贷前、贷中和贷后的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的目的是定位发起贷款申请的人、设备以及其他能区分个体的ID串的信贷行为轨迹。例如,多个申请人姓名、身份证号码都不同,但是通过反欺诈手段会发现背后的手机号码、设备ID、WIFI等存在高度关联性,这种情况就可能存在中介操控,通常会对多个贷款机构都发起批量申请,如果金融机构风控能力不足无法识别个体的潜在多头风险就可能出现群体性风险事件。

据了解,马上消费已于2018年10月将自主研发的收入偿债比模型融入整个风控体系,作为信贷决策与风险精准定价的重要变量。通过机器深度学习等先进智能科技,动态地、时时关注分析每个用户最新的收入偿债状况,避免用户过度负债影响自身偿付能力。同时,马上消费实现动态的申请表单,增加活体识别、人脸比对等智能技术手段,将智能风控模型融入到对客户精准度的识别中,基于智能风控模型的自动化审批,实现技术驱动的信贷决策。

三、消费者应理性消费,防止过度负债

金融业的长远稳健发展,与消费者债务的合理持续可控息息相关。只有消费者在个人债务可控的情况下,通过消费金融服务持续提升生活水准,才能给金融机构带来更稳健的业务发展。

当前,各类电商平台促销活动五花八门,很容易让人产生消费冲动。消费者应该理性思考,审视自己的消费习惯,建立合理可持续的消费方式,避免超出基本需求和支付能力的过度消费。

首先,购买商品和服务前,提前制定详细的购买清单,明确消费额度和预算,根据轻重缓急列好购物清单,做到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其次,面对满减、降价等商品促销活动,应理性考虑其比较优势和价值,再进行付款;网购时可以先把商品放进购物车,尝试设置消费冷静期,延迟购买时间,避免为满减而凑单等冲动式消费。

最后,购物时不轻信商家口头承诺,保留好购物小票、网购订单信息或其它消费凭证,以及商家宣传单(宣传海报)、商品交易(订单)页面和与商家的聊天记录等消费证据,网购最好对促销页面进行截屏,并索取有效购物凭证或发票,以备发生消费纠纷时使用。如果遇到消费侵权情况,可以与商家协商,与网站交涉,或到消协部门投诉,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消费型社会的到来,使日常生活商品化,消费者无时无刻不处在商业及广告等的包围之下。在这样的环境下,消费者更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客观消费,使自己的生活及债务保持在客观可持续状态下。

强化风险管理慎始敬终 理性消费方能行稳致远.pdf

强化风险管理慎始敬终 理性消费方能行稳致远.pdf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杜少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