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需紧抓“科技创新”牛鼻子

新华财经北京3月18日电(分析师刘竹波 朱嘉林)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下称“纲要”)发布,科技创新备受关注,“科技”作为高频词在纲要中共出现了89次。展望2035年,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将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科技创新将为区域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同时将成为我国区域发展格局重构与变迁的重要因素。

我们认为,“十四五”规划的出台,将加速区域一体化战略与科技创新战略的融合发展,科技创新与重大区域战略的有机结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系统性问题,为区域赋能的同时形成带动全国新一轮发展的增长极。

在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中,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成渝等地区域禀赋和战略发展定位有所不同。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发展科技创新产业优势突出。我们认为,长三角区域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是长三角区域发展的关键,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需紧抓“科技创新”牛鼻子。

一、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长三角按下“必选键”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长三角区域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是必由之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另一方面,国内发展环境也经历着深刻变化,中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亟须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是国家对于对内外形势的重要判断。

为应对大变局,我国审时度势,部署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长三角区域所处区位通江达海、承东启西、联南接北,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区域内口岸资源优良,国际联系紧密,协同开放水平较高。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发展,长三角已深深融入了世界经济和产业链条,是国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长三角是我国科技创新、高端制造、高端服务的重要区域,要建立国内的分工和循环,形成全国化产业链并不断升级,长三角更是关键节点。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基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消费升级的全过程循环,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是其前端和基石。面对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趋势,长三角区域必须发挥“双循环”枢纽作用,担当起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的重任。

区域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是提高长三角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自2018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长三角不仅是中国的长三角,也是世界的长三角。“十四五”规划更是提出,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上海为引领的长三角区域将成为全球科技资源流动的重要集聚地,与北京、粤港澳联动参与国际科技要素配置与循环。

“十四五”时期,推进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是一项关键任务,提升长三角一体化水平,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将在提升区域协调水平、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中起到重要的支撑和示范引领作用。“十四五”规划提出,瞄准国际先进科创能力和产业体系,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提高长三角地区配置全球资源能力和辐射带动全国发展能力。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正在成为长三角提升一体化水平、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关键领域。

二、长三角区域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基础坚实

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科技和产业创新协同发展方面拥有坚实基础。

(一)经济社会发展全国领先。长三角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创新发展的先行者,经济社会发展十分领先。统计数据显示,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目前常住人口2.2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6%,人力资源丰富;2020年,区域GDP为244714亿元,占全国GDP超过24%,其中上海市38701亿元,江苏省102719亿元,浙江省64613亿元,安徽省38681亿元,“三省一市”GDP均居全国前列,人均GDP达10.78万元,为全国水平的1.48倍。

(二)科创资源禀赋优秀。区域科研资源丰富,根据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研究显示,截至2019年末,长三角区域拥有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450所普通高校、159所国家重点实验室、82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国家数据中心和373家地方技术服务类平台,拥有研发活动人员17954人,占全国的16.4%,院士336名占全国的18.6%;区域科创能力强,根据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平台显示,截至2020年,长三角区域研发经费投入5950亿元,占全国总投入的30%,拥有3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全国的21.3%,拥有科学仪器35546套,占全国总数的30%,拥有高新企业44126家,占全国总数的26%,文献总数85386篇,专利总数1170501个,均居全国领先。

(三)区域产业基础雄厚。长三角区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集聚区,区域内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产业基础雄厚,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约占全国1/2和1/3。区域内优秀企业汇集,发展迅速,根据《2020长三角百强企业榜》显示,2019年长三角企业100强营业收入再创新纪录,达到16.4万亿元,同比增长1.9万亿元,增长率13.57%。营业收入超千亿企业达到57家,比上年增加8家,百强企业净利润合计达到7112.3亿元,增长率达到19.60%。百强企业入围门槛达到563.8亿元,比上年的509.3亿元提高54.5亿元。有21家企业跻身世界500强,整体排名比上年有所提高;有128家企业入围中国企业500强。区域内创新型企业数量众多,根据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全球独角兽榜》,从城市分布看,上海47家,杭州20家,南京11家,分别位居上榜中国城市第2、4、5位;从区域分布看,长三角独角兽企业共83家,比粤港澳大湾区多50家。

三、长三角区域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途径

(一)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创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科技和产业的区域协同创新也在不断发展,由“三省一市”科学情报研究所共同发布的《2020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指数》报告显示,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总指数从基期 2011年的100.00分增长至2019年的204.16分,较2011年翻一番;5项一级指标中资源共享指标上升至2019 年的219.41分,创新合作水平指标提高至2019年的217.51分,成果共用指标2019年达214.83分,彰显了长三角协同创新良好的发展势头。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蓬勃发展,发挥了集聚效应,推动了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的要素优化配置和产业分工集聚,一些城市和地区之间对接发展,努力实现资源互通,产业互补。

我们认为,尽管长三角区域形成多种特色协同创新,但边界壁垒仍然存在。如各城市发展战略各自为政、缺乏有力协同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城市之间的共建水平、互动程度参差不齐;各创新区域之间的协作不充足等问题。长三角区域内要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创新,进一步梳理盘活区域内科创和产业资源,整合“三省一市”的优势力量,打破堵点、畅通循环、协同发力,进一步加快建设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和沿沪宁产业创新带,促进二者互补和互动,带动构建长三角科创圈,实现更高层次的协同创新,用充分高效的协同产生联动效应,成倍释放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潜能。

(二)突出集聚效应,加快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加强产业集聚和人才集聚,利用好集聚效应,是加快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的“催化剂”。一方面加快建设“三省一市”产业分工体系,构建“错位竞争”格局,突出地方特色,避免产业同构和过度竞争,加强优势产业集聚,各地区协同配合,加快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提升长三角一体化水平;另一方面围绕上海、合肥两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长三角上海、合肥、苏州、南京、杭州、宁波等长三角区域核心城市构建多极化人才集聚中心,充分发挥人才集聚效应,加快科研效率,并引导科研成果向区域内其他省市辐射,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转化。

(三)推动建设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增强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充分利用长三角区域丰富的科研资源,打造区域科创共同体,集成长三角科创资源,探索和完善运行机制,实现数据互通,资源共享,聚合产学研力量,分析研判重点产业亟须突破的“卡脖子”技术难关,开展联合攻关,共同营造有利于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创新生态,打造全国科技创新策源地,进一步提升区域整体发展和协同创新能力,支撑长三角区域成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未来产业高地。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需紧抓“科技创新”牛鼻子.pdf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