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发展,各地谋划新作为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已实施7年,通过三地协同努力,率先突破的产业、交通和生态三大重点领域硕果累累,中期目标如期实现。

“全面推进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发展”“着力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第二战略支点’”“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休闲带”……

2021年,河北省在高质量高标准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同时,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年度工作目标来看,除了在产业、交通、生态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继续发力之外,京津冀协同发展将进一步向深度广度拓展。

推动北三县与通州区深度融合

3月10日,在廊坊北运河旅游通航工程王家摆桥施工现场,钻机、挖土机、桩机等大型机械忙碌作业,工人加班加点,抢抓工程进度。距离王家摆桥南侧不远的橡胶坝及船闸工程也在同步紧张施工,工程完工后将确保北运河香河段水位充分满足通航要求。

北运河香河段上连北京通州、下接天津武清,是贯穿京津冀大运河的重要节点,也是北运河旅游通航的出京第一站。眼下,廊坊市正加快推进北运河香河段旅游通航建设,确保今年6月实现与北京同步旅游通航。

“加快推进北运河通航工程”被写进了廊坊市今年的工作目标中,该市政府工作报告更明晰了“用足用好协同发展机遇”的发展方向,提出扎实做好深耕北京、融入机场、借力雄安三篇文章,推动北中南三大板块全面提升。

“廊坊发展最大的机遇,就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纵深推进和雄安新区加快建设。”廊坊市市长杨燕伟说,旅游通航只是全面推动北三县与通州区一体发展的其中一步。

近年来,廊坊与京津雄快速便捷的一体化交通网络正在加速形成,全市累计引进京津项目552个、资金2520.8亿元,持续深化了京津廊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

其中,北三县与通州区协同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仅2020年,廊坊深入推进北三县与通州区协同发展,规划体系印发实施,签约总投资215亿元的北京转移项目31个,总投资1545亿元的203个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类项目加快建设。

特别是与北京一样的公共服务,让北三县的居民对协同发展向纵深推进有了最真切的感受。

在三河市泃阳镇小安庄村,标有“北京环卫集团”的绿色垃圾桶在道路一侧整齐排列。通过引进北控水务、北京热力、北京环卫等“京”牌企业,越来越多三河农村百姓享受到了“北京标准”的公共服务。

伴随北三县与通州区协同发展向前推进,北三县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不断被拉长,与通州区的落差逐步缩小。廊坊市采取提升、合作、引进等方式,促进城市管理、教育、医疗等北京优质资源向北三县延伸,协同红利惠及千家万户,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杨燕伟表示,今年,廊坊要严格按照“四统一”要求,深入落实规划体系,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全力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北运河通航工程,谋划建设运河文化特色小镇,打造京津周边精品文旅示范带。精准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重点引进一批现代服务、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等转移项目。各项措施加速推进,将进一步推动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深度融合。

依托产业谋划协同创新

紧紧扭住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河北省精准打造了“1+5+4+33”重点承接平台体系,沧州渤海新区就是重点承接平台之一。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需要进一步增强承接平台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沧州市市长梅世彤在该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沧州市将全面提升沧州高新区、河间国家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等五大平台承接能力,加快中关村丰台科技园(沧州)协同示范园、北京科创园渤海新区产业化基地等品牌园区建设,设立一批特色鲜明、功能集中、专业化发展的“微中心”,构建定位清晰、布局合理的承接体系。同时,积极探索与京津雄共建共管共享的园区建设模式,进一步创新行政、执法、税收、统计等政策措施,确保项目进得来、留得下、发展好。

根据部署,沧州今年要强化产业支撑,持续放大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生物医药、服装服饰等优势产业规模效应,构建从设计到研发、从总部到基地的全产业链条,吸引更多优质项目向沧州汇聚。

尤其要强化创新引领,按照“京津孵化、沧州转化”思路,积极承接京津雄科研资源,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无人驾驶、无人机等新兴产业,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和“快转”主阵地。

从项目到产业,从产业再到实验室、中试基地等,记者注意到,今年各地把更多关注点放在了京津在创新领域内的丰富资源。

邯郸提出,今年要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化与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推动更多的分院分所、中试基地、重点实验室等在邯郸市落地。

唐山市则要开展“京津专家唐山行”“唐山科技创新企业走进中科院”等活动,柔性引进高端人才100人以上,达成智力技术合作项目100项以上。

“保定市以服务北京、联动雄安为抓手,着力打造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第二战略支点’,协同发展的视野更开阔、领域更宽广、目标更精准。”保定市市长郭建英表示。

为此保定特别重视要借力发力,聚焦吸引京雄创新资源,加强与北京、深圳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中国农科院、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中医科学院、中科协以及清华、北大等创新“发动机”常态化对接,争取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国家队”在该市布局。

石家庄市也明确了加快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的意愿,提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完善提升石家庄科技大市场功能,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速度。

瞄准更多协同领域求突破

“围绕疏解非首都功能、与北京同城化发展,加快建设协同发展平台体系,加快建设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纵观张家口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该市围绕主动服务保障首都,高质量推进协同发展谋划了十个方面的具体工作,涉及产业、医疗、教育、科研、运动休闲等多个领域。

在产业协同方面,张家口充分挖掘本地产业发展的优势,提出在大数据领域,积极承接京津企业大数据业务,建设一批大数据中心,发展关联业务。高端装备制造方面,以优势开发区为载体,打造一批装备制造基地。服务外包方面,重视引进服务外包企业(BPO、ITO、KPO),加快建设服务外包基地,大量增加就业岗位。研发中试方面,加强与京津高新技术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多形式合作,建设一批中试应用推广基地,大力推进“中关村研发+张家口智造”。

值得注意的是,张家口谋划的协同发展十个方面工作,已拓展到更广泛的领域。

比如在医疗康养方面,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二期工程,启动洋河新区医疗基地建设,以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华奥医院为基础,深化与北大系医疗合作。以天坛、安贞、同仁等与张家口市医院共建专科中心为基础,深化与京津优质医疗资源合作。以此为依托,结合特色小镇、民宿发展康养基地。

而在教育方面,张家口一方面提出要放大一零一中学、海淀外国语学校落户效应,引入更多好学校。另一方面则着力吸引北京各部门的团建需求,在工业遗产、农业园区、旅游景区、滑雪场、人文历史保护地,完善配套服务,打造一批面向京津青少年、中小学生开展夏令营、冬令营等研学基地,共建一批企事业单位团建平台。

着眼于更精准,该市提出依托当地职业教育优势,大力开展家政、保安、育婴、养老、烹饪等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向京津市场输出高素质职业人才,打响 “大好河山张家口”生活性服务业人力资源基地品牌。

随着高铁的开通,凭借地缘优势,承德也将目光瞄准了京津等地的智力资源。该市提出积极探索“京津研发、承德转化”模式,推行周末专家、周末工程师等柔性引进方式,以更灵活的方式引进京津智力资源。

唐山市今年也要围绕医疗卫生、教育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拓展京津唐合作广度深度,落实《京唐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合作协议》,加快天佑安康国际颐养中心等项目建设,年内实施超亿元京津公共服务项目5个以上,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

同时,健全监测、会商、执法等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机制,抓好跨地区、跨流域交界区域的水运、固废和危险化学品等环境隐患排查整治,筑牢首都绿色生态屏障。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刘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