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苑鹏:再接再厉 跑好乡村振兴“接力棒”

新华财经沈阳3月26日电(记者朝税)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朝阳县胜利镇东山村第一书记苑鹏并没有感觉到自己身上的担子变得轻松,而是将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中之重,努力寻找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的“接力棒”,带领百姓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奋力前行。

让“小玉米”走出“大国门”

2019年,为了拓展产业扶贫的新路子,结合东山村实际,在胜利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苑鹏通过多方协调,将村里的172亩土地优先流转,35户村民通过与辽宁维健农产品科技公司合作,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水果玉米,收到了可喜的成效。村里24名贫困家庭人员优先获得了在家门口打工的机会;15户贫困户因为种植水果玉米摆脱贫困;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11万元。

为了壮大企业的发展,2020年秋天,随着玉米喜获丰收,苑鹏和企业人员开启了外出旅程,先后奔赴大连、沈阳、重庆、长沙、天津、北京参加当地的农产品展销会,累计签订合同 89万元。2020年11月14日,在辽洽会品牌商品采购对接会上,辽宁维建科技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裕农牌”水果玉米荣登百名“辽宁礼物”品牌榜。

企业一步一步发展壮大,苑鹏并不满足,又将市场瞄到了海外。为了顺利拿到水果玉米的出口资质,苑鹏和企业负责人马飞多次往返朝阳海关反复进行沟通、协调,一次次接受产品检验,最终获得了出入境植物检疫证书,并通过黑龙江和吉林的两家公司签订供货合同,一举将玉米卖到了俄罗斯、美国、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让东山村的玉米端上了外国人的餐桌。从2020年10月至今,企业发往俄罗斯、美国的水果玉米累计120万穗,销售金额42万余元,预计到2021年年底出口销售280万穗,销售金额98万元。

为了发挥产业扶贫的“长久、稳定”的功效,2020年,苑鹏继续动员东山村村民流转土地30亩,辽宁维健农产品科技公司建立了下属的冷链物流公司,此举不但增加了农民的固定收入,也扩大了村民就业渠道,“不出家门就能挣钱”人群进一步扩大。

“企业投产后,我还比较忐忑,就怕产生‘没米下锅’的情况,也怕‘饭做好了没人吃’。苑鹏为我们提供的‘保姆式’服务,让我们没有了后顾之忧,现在我们发展的劲头越来越足。”厂长马飞由衷地说。

马飞比喻的这个“保姆式”服务,还体现在苑鹏将各种税收优惠政策第一时间送到企业,让企业第一时间享受到税收红利。还体现在企业资金周转困难时,苑鹏奔走在朝阳市各大银行,帮助企业协调贷款等诸多事宜。苑鹏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营商环境,只有俯下身来真心为企业做点事情,才能让企业的根在东山村越扎越深,生长得越来越旺,才能带动东山村越来越富。”

让“绿小米”成为“大气候”

朝阳县胜利镇的小米一直以品质上好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但是由于分散种植、售卖,没有形成品牌影响力,农民收益并不高。2019年,胜利镇政府从黑龙江招商的“辽宁绿谷小米加工厂”落户在东山村。但因为东山村没有形成统一规模的种植基地,企业靠收购周边县域的小米进行加工,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益均受到了影响。

2021年初,苑鹏和村两委班子一起研究决定,开始在小米扩大种植上做起“三篇文章”。一是扩大种植面积。计划为该企业流转土地800亩,着力构建“企业同农户联姻、种植和加工合作、销售与品牌共赢的发展链条。二是发展绿色种植。与农户签订绿色种植合同,保证谷子种植时施用农家肥,种植、除草、灭虫和收获都是手工操作,从源头保证“绿谷”小米绿色、无公害的优良品质。三是开展种植培训。苑鹏组织东山村及周边村庄的农民开展了绿色小米种植管理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班,让更多的农民掌握种植技术和本领。这“三篇文章”让辽宁绿谷小米加工厂的厂长张勤获得了发展的信心和动力。“有第一书记这样贴心地为我们保驾护航,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只有甩开膀子大干”。

让党支部成为“火车头”

“乡村振兴的密码,在于党建引领。”这也是一直以来苑鹏开展驻村工作的密码。

担任第一书记以来,苑鹏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第一抓手”,通过抓班子、夯基础,促进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以及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齐头并进。东山村党支部先后获得了“先进党支部”“两代表一委员五星级工作室”。

2021年的“两委”改选,东山村又有了新的动作。“我们村这次推选出的支部委员都是80、90后,平均年龄37岁,尤其我们村的书记刘吉明,是大学本科生还是90后,年轻有学问。”苑鹏说。

今年换届过程中,根据民主评议和推荐后备干部情况,苑鹏配合上级从农村致富能手、务工经商返乡、回乡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中确定有能力的年轻候选人,按照相关法规、程序选入新一届班子队伍。苑鹏说:“年轻干部有知识、眼界高、思路活,工作开展起来有活力。”

新支委上任后,从夯实基础、建强组织入手,将党建工作主动融入乡村振兴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开展了党建共建等活动,致力将党支部打造成推进各项工作的“火车头”,推动每一名党员、干部成为自觉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战斗单元”。 从而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产业振兴,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后劲。“下一步,我将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到户,龙头带动、利益共享,提质增效、绿色安全的指导方针,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为乡村振兴继续接力奔跑。”苑鹏说。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顾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