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陈学东: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促进工业强基与质量品牌建设

新华财经济南3月29日电(王岩波、陈国峰)26日,在2021国家制造强国建设专家论坛暨“青岛制造”品牌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陈学东指出,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品牌中国,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完善市场化机制,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同时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工业强基与质量品牌建设。

陈学东表示,我国是制造大国,但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制造业仍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原创性、颠覆性、变革性技术成果不多;二是工业基础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高,缺乏世界知名品牌;三是资源能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问题突出;四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的水平亟待提升。

陈学东指出,未来15年,我国制造业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环境,一方面是发达国家高端制造业“回流”,另一方面,像印度、马来西亚等国家在低端行业进行追赶,对我国形成“双向挤压”。加之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供应链呈现纵向分工趋短、横向分工区域化集聚的特征,加剧产业链的复杂性。

工业强基是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品牌中国的必由之路,工业基础能力是决定制造强国建设成就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陈学东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提升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工业强基与质量品牌建设。

第一,创新体制机制,营造良好的宏观政策环境。聚焦工业基础领域“卡脖子”、短板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分类施策,形成可持续推进机制,制定规划和技术路线图。

第二,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活力。一是进一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话语权,搭建常态化对话咨询制度,吸纳更多企业专家参加规划、项目、平台谋划和成果评审。鼓励企业加强产业技术基础研究,加大有效研发投入,国家实行税收优惠,联合高校、院所梳理重大科学技术难题,避免盲目和重复投入。二是健全经营业绩考核机制,提高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加大技术创新权重,完善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机制与市场倒逼机制。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专业化发展的支持力度。三是正确把握科技人员流动的合理性,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商业秘密保护相关法律,健全侵权查处审判工作机制。

第三,对标世界一流经验,加强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加大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研发投入,开展高准确度、高稳定性的计量技术研究。建立健全国家、行业、团体标准体系。

第四,大力培养优秀企业家、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优秀企业家是推进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动力。培养具有科学家素养的工程师和工程师修养的研究员,以“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他特别强调,要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与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这也正是青岛“金花精神”的内涵。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李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