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线新经济拉动消费新需求

新华财经上海3月30日电(记者高少华)在线新经济作为满足生产生活升级需求和技术场景赋能产业转型的重要发力点,近年来在上海蓬勃发展,涌现出多家细分行业头部领军企业。上海市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从多方面加大扶持在线新经济发展,着力培育经济新增长点,拉动消费新需求,促进经济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在线新经济打响上海品牌

在线新经济是借助人工智能、5G、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交互技术,与现代生产制造、商务金融、文娱消费、教育健康和流通出行等深度融合而成的新业态新模式。2020年4月,上海在国内率先发布了《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将在三年内集聚“100+”创新型企业、推出“100+”应用场景、打造“100+”品牌产品、突破“100+”关键技术,目标到2022年末,将上海打造成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领先的在线新经济发展高地。

在线新经济正成为拉动上海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上海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实现收入3484.37亿元,同比增长19.1%,占据了全国30%的网络游戏市场、60%的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和70%的O2O生活服务市场;从大企业情况看,七成以上企业实现了正增长。上海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已形成“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拼多多、哔哩哔哩、喜马拉雅、小红书、达达等一批新兴头部企业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

上海市经信委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处一级主任科员刘文表示,和其他城市相比,“硬核”是上海在线新经济的一大特点,上海高度重视工业互联网、AI、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同时,上海在线新经济业态不是完全To B或To C,而是深度融合、全面发展。另外,上海在线新经济成功抓住了“Z世代”新消费人群。

“上海在线新经济目前在全国已处于领先地位。”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院长朱岩认为,企业量多、产业覆盖面广、创新环境具有领先性,这是当前上海在线新经济体现出来的显著优势。

上海社会科学院教授汤蕴懿表示,目前上海在线新经济主体的竞争力越来越强,而且从区域分布上已经形成一个城市产业生态。在线新经济的本质是服务经济,上海城市发展已经进入到服务经济时代,在线新经济提供了新的引擎和场景。

新业态新模式拉动消费新需求

伴随着上海在线新经济的快速崛起,正催生出各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奇迹:B站上聚集的数十万UP主(专业视频创作者),每月生产出约590万条的视频,点击量过亿;小红书通过“线上种草,全域拔草”,2020年上海“五五购物节”期间,带动消费达5000万元;凭借听书这一新兴阅读方式,喜马拉雅2020年内容消费额超过10.8亿元;依托“1小时快送”服务,达达快送2020年全国配送订单量达到11亿单……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卢向华表示,随着互联网从纯线上的信息交换为主的商业经济转向当前线上线下融为一体的新型在线经济,上海之前在线下经济的优势得以全面体现。生活类的在线新经济形态,比如新零售、外卖等,大都发源和壮大在上海,充分迎合了新一代互联网原住民的需求。同时,在产业互联网的竞争上,上海作为在传统产业精细化管理能力比较突出的城市,在这一阶段优势开始显现。在线经济的最大特征是可以叠加到传统产业之上,以此为契机,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领域的深度应用,提升智能化、数字化水平以及资源利用效率。

“视频产业会成为在线新经济未来的亮点。”哔哩哔哩政策研究院院长谷雨表示,视频产业发展可以为主流价值观传播带来新的渠道和平台;视频传播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视频有助于构筑多元文化场景,赋能消费,比如B站、上汽合作实现上海制造业和在线互联网企业的融合,牵手上海老字号推广国潮品牌等。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延峰认为,在线新经济的“新”核心解决的是两块,一是通过全面数字化转型赋能,在线解决传统行业的赋能和转型;二是催生全新业态的出现,比如说直播的兴起等。而5G和AI的发展将为在线新经济带来更多机遇。

政府“店小二”激活更大消费活力

上海在线新经济作为新兴事物打响了上海品牌,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诸多短板和不足,比如传统产业固有思维的束缚、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难题、平台经济反垄断和政策监管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

为进一步推动上海在线新经济产业发展,刘文透露,接下来上海将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不仅要做好金牌店小二,还要让“好的创意不缺人才,好的项目不缺资源,好的企业不缺资本”;目前,上海也在加大产业生态布局,在全市范围内积极形成“热带雨林”式的生态。除此之外,上海还将关注企业家群体,推进人才高峰计划等。

谷雨建议,发展上海在线新经济,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促进资源流动,重视在线新经济人才队伍培养。比如说UP主队伍,他们不是传统的人才形态,但又有着非常鲜明的职业形态,对于这样的人才期望能够给予一些特殊的政策支持。

数据的重要性正日益凸显。王延峰表示,接下来要更加重视数据确权、数据的规则、数据隐私等问题,特别是在数据隐私管理过程中需要有更高超和前瞻性的规划。

针对在线新经济的发展和监管,汤蕴懿认为,上海在线新经济未来需要实现共识、共治和共享。比如如何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多机会,多元主体如何在新业态下形成共同的解决方案等,这些都需要有共识。从共治角度来说,需要探索如何通过社会化监管,为在线新经济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从共享角度来讲,则要实现所有群体都能享受到相关服务和权益。

朱岩建议,一是要关注数据要素所带来的巨大在线发展机会,二是要抓住“新基建”机遇,培育在线新经济的基础设施,三是在重视技术创新同时还要关注数字化生产关系,四是要以消费创新、内需创新为核心,释放数字消费潜力。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