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上医”是自己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其中“上医治未病”是最高境界,既然上医这么神,那我们应该去找上医看“未病”,让我们不得病、少得病。然而我却发现,除了古籍中提到的“上医”概念外,现实中没有“上医”的踪迹。既没有在大都市挂牌成名的“上医”,也没有深居乡野服务于民的“上医”。“上医”在哪里?“上医”是自己。

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未病”?“未病”就是未来之病,就是今日之健康。“未病”与“健康”是一个事情的两种表达。健康不是永恒的,健康的未来有可能是疾病,所以健康就是未病。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人用“未病”替代“健康”,是一种远虑思维,具有“未来之病”的远虑。健康,告诉我们平安无事;未病,警示我们危在旦夕。这就是“未病”概念的价值所在。

40f39512ceab4e14ab826a1c843cd743.jpg

明白了“未病”的概念,就接近谜底的揭开。“未病”的概念告诉我们,健康随时都会失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未病?古人的回答是“治”未病。有人问,既然未病就是健康,那怎么“治”呀?健康还需要治吗?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治未病的“治”字,这里的治,不是治疗,而是防治。健康需要防治,才能持续。古人之所以用“治”,是强调主动,强调把握。治,就是不能听之任之,不能高枕无忧。这里的“治”就是“防”。

我们可以把“上医治未病”理解为“上医防未病”。上医不是神,其医理的核心就是一个“防”字。防什么呢?防各种“病苗”的出现。怎样防呢?我总结为“寒暑心动吃”五个方面。寒,指受寒,致病因素之一,要防寒知寒,察寒御寒;暑,指中暑,致病因素之一,要防暑知暑,察暑御暑;心,指心态,是致病因素之一,要及时调整坏心态,保持好心态;动,指动态,是致病因素之一,要根据自己体质把握动与静的节奏;吃,指吃事,是致病因素之一,要适时满足自己肠胃和肌体的需求。

寒暑心动吃,吃最为重要,也最为复杂。为什么这样说?因为机体的构成与存在均离不开食物的转化,因为心态、运动、医事的健康作用是在吃事基础之上显现出来的。吃有“充饥、致疾、防疾、疗疾”四个功能。如何“充饥”而不“致疾”,如何“防疾”且又“疗疾”,是吃学的内容,是每一个人都应该掌握的知识。吃,不能填饱为止,要瞻前顾后,要分为“吃饭前、吃饭中、吃饭后”三个阶段把握。吃饭前强调“三个辨别”,即辨别肌体、辨别食物、辨别季节;吃饭中讲究“七个适宜”,即从数量、种类、频率、温度、速度、顺序、生熟七个维度把握吃事,使其适宜自己肠胃的需求;吃饭后需要“二个检验”,即从肌体状态、废物排出两个方面检验吃的是否得当,从而形成一个吃事方法的闭环。

上医在哪里?明白了未病就是健康,明白了治未病就是防病苗,谜底自然揭开:上医没有职业者,上医是自己,中医与下医有职业者。上医只能是自己,别人不能替代,别人无法替代。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的身体变化,最容易发现来自各个方面的病苗。古人提出“上医治未病”,只是告诉我们一个“预防为上”的道理。古代没有职业上医,现代也没有职业上医。上医要能够从“寒暑心动吃”预防病苗发生,上医要能够利用“食物偏性”和“吃事方法”抑制病苗发展,这一点,别人做不到,只有自己可以做到。

既然上医是自己,那就要做一名称职的上医,要为自己的健康尽职尽责。不要做一个渎职的上医,不能“身在其位不谋其政”,不能视病苗而不见。要拿出一些时间,观察病苗、抑制病苗,要改变那些能够诱发病苗的生活习惯。健康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有上游、中游、下游之分,上游是食事,中游是心态和运动,下游是医事。要树立“食在医前”的理念,要提高“防止病来”的能力,要摒弃“挣钱治病”的观念。要做健康长寿的主动者,不做恐慌疾病的被动者。

自己是自己健康的责任人,自己是自己健康的受益人。这正是:上医是自己,他处无上医;健康是未病,不能没远虑;寒暑心动吃,谨防病苗起;学习做上医,此生少患疾;做个好上医,百岁寿可期。(作者系北京东方美食研究院院长刘广伟)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刘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