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海宁:“平台+数据”探索乡村“智”理新路径

新华财经杭州4月9日电(记者吕昂)浙江省海宁市自2019年12月被列为全国首批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市以来,坚持党建引领,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打造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尤其在“智治”方面,当地积极用好现代信息技术,深化“互联网+治理”模式,通过搭建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融合、用活基层大数据,显著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有力推进数字乡村“智慧村庄”建设。

搭建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 乡村治理“共建、共治、共享”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海宁各村每年的集体经济收入较高,少则百万元、多则上千万元,村民们非常关注这些钱有多少、怎么花,保障村民知情权和监督权的最好手段就是实现“阳光、透明”。2019年底,海宁市在盐官镇等地试点建立“e阳光”村务公开综合平台,使得村民不用到村部公开栏去看村务信息,在自己的手机端“点一点”就能够实时查阅。

海宁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叶忠介绍说,该平台与海宁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农村“三资”监测平台同步联网,实行村级三务公开的栏目统一、数据开放、实时共享,平台下设“党建引领”“阳光村务”“普惠金融”等栏目。2020年,“e阳光”平台进一步提升扩容为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增加了“乡村治理”“综合治理”等模块,使信息公开的内容涵盖面更广,服务群众的内容更为丰富。

据悉,该平台实现了公开方式的“移动化”,前置至各村(社区)微信公众号,依托当地农商银行技术支撑,整合党建、农业农村、司法、金融等部门资源,集中展现村社的基本情况和工作动态,满足群众贷款、水电缴费、法律服务等需求。目前,海宁全市229个村(社区)已全部建立基层治理综合信息平台,平台访问量已突破12万人次。

在平台模块设置上,除了全市统一设置“党建引领”“阳光村务”“乡村治理”等8个一级栏目,各村可个性化调整二级栏目和三级栏目。如在财务公开栏目,村民可以看到本村近12个月的村级财务报表。目前平台已公开近20万张原始票据,2019宗正在出租的经营性资产的位置、照片、租赁合同信息,664宗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的公告发布和成交情况。

此外,基于公开信息的对接联动,该市农商行还完成了对全市农户的“五治市民贷”授信,授信额度达270多亿元,授信覆盖面达100%。

该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浙江全省首个手机端的村务公开平台,目前已逐步有效破解了村务公开“不明不白”等问题,落实了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对村级小微权力的运行规范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下一步,当地还将持续升级完善平台功能,使得基层组织的权力运行能更规范、透明,让老百姓对基层治理更加满意。

智能化管理推动基层治理“联网”又“连心”

在海宁市推进乡村“智”理新路径的实践中,各地基层因地制宜不断探索,形成诸多有益经验并在全市学习推广。其中,长安镇切合本地约20万常住人口的管理大体量及治理精细化要求,融入基础信息、动态管理、积分规则等各项功能,开发“长治久安”5G微网格管理系统APP(指“管哪里、谁来管、管好谁、管什么、怎么管”五方面),有效推动基层管理模式由传统、粗放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变。

据介绍,“长治久安”5G微网格管理系统以“全面+分类”为要求,做到居民建档信息“一户都不能少”。在构架微治理体系中,系统设置了镇(区)管理、村社管理员、大网格长、专职网格员及微网格长五种身份,各自对应的级别下网格编号、户数一目了然,并精细到每户人员数量、人员基本信息。从户籍人口到常住人口,系统将本地居民及新居民按照自住房、出租房、空置房及企业四种类型进行划分,做到信息“户户建档”,管理“人人到位”。

由于村社居民信息变动的动态性与精细化管理的实时性存在矛盾,特别是社区出租户的变动较为频繁,疫情期间基础信息排摸时暴露不少问题。如今通过“长治久安”5G微网格管理系统,住户变动的情况由微网格长不定期实时更新,保证信息的准确性、完整性。

同时,该系统还创新“亮灯”功能,推动重点工作攻坚“一事都不能漏”。根据系统设置,微网格长对网格内每户日常动态实时掌握,通过文字记录、语音输入、照片上传等方式在APP上及时更新事迹内容,划分为“好事迹”“普通事迹”“坏事迹”,为网格内每户建立“家庭档案”。如村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则记入“好事迹”,该户亮绿灯;某户有违章建筑不配合拆除,则将被记入“坏事迹”,由村社跟进处理。该形式在群众之间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助力重点工作开展,也为村社美丽乡村、文明家庭评比提供了依据。例如在当地港湾社区,部分群租房问题经微网格长“坏事迹”反馈后得到有效解决。

“利用该系统,我们细分出30个村社区板块,并整合各村社微网格积分及坏事迹处理等情况作为依据,在系统首页点亮村社地图板块,激励村社微网格工作推进的积极性,推动管理可视化、精细化。”长安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智能化系统基层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党群联系的触角得到进一步延伸。

用好智慧“文明码” 村民心声“呼有所应”

在海宁,一个较大的镇可能有七八百个微网格,如何确保基层治理和服务有效下沉到网格、真正走入农户家里,是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重点要解决的问题。为提升乡村治理“智慧化”水平,海宁市在袁花镇等地探索开发“文明码”模式,连接起群众需求和公共服务资源的“供需链”,成了为民服务的“连心码”。

“我们家后面路口转弯的地方太窄了,三轮车很容易翻下去。”袁花镇谈桥村村民张春华向联户志愿者反映自家屋后转弯口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希望村里能想办法拓宽这段路口的弯道。只见上门走访的联户志愿者掏出手机,扫一扫家门口的“文明码”,把张春华家垃圾分类、环境卫生的情况,连同这个拓宽弯道的诉求进行录入。诸如此类的数据信息,即刻通过微信小程序进入到村里的网络服务后台,由村里落实解决;如果是村里解决不了的难题,通过系统还可以向镇里寻求帮助。通过村里的统筹安排,没过几天张春华家的路口就进行了施工拓宽,安全隐患得以及时排除。

据悉,袁花镇“文明码”系统目前已覆盖全镇1076家农户,共设置群众走访记录、新时代理论宣讲、文明实践点单、一户一表等6项功能,通过数字赋能,让文明实践服务更精准。村干部扫码能够记录走访过程;网格员、联户志愿者扫码可以上传需求;农户自己扫码可以及时了解政策理论资讯、反映问题与诉求,还可以“点单”申请志愿服务。当地的文明实践联络员通过系统对工作开展情况和群众诉求进行分析研判,开展对应的服务“派单”。

通过对微网格事件进行五级划分,明确责任分工,当地实现了相应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清单式”“销号式”管理。探索使用“文明码”以来,共收集意见建议136条,问题诉求84条,其中有62条得到立刻解决,村民满意度显著提升。

“土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里最基层的问题现在通过手机就能上报、得到解决,村民们都很满意。”长啸村党委书记许国初说,以前农户最不满意的就是到村里反映问题得不到反馈,现在最大的改变就是每件事都有反馈,哪怕有些问题一时半会解决不了,村干部至少也会做好解释工作,村民感觉呼有所应,干群关系也越来越好了。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郭亚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