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立足五大领域完善信用体系建设

新华财经郑州4月29日电(记者李文哲)自《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去年5月1日正式施行以来,河南积极组织实施“1+4+5”专项行动,以宣传贯彻为1条主线,以配套制度设计、行业信用管理、区域立法实践和标准规范体系为4个主攻方向,依法推进信用信息归集、信用监管、信用行业发展、信用环境建设和信用主体权益保障5个重点领域,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持续取得新成效。

立规建制 下好“一盘棋”

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4月2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副主任刘文生表示,《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河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河南信用体系建设全面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法治保障。

据介绍,随着《条例》的出台,河南省发改委会同各地各部门在全国率先编制完成省、市、县三级统一的《河南省公共信用信息目录》,覆盖42个部门和行业领域,以及水、电、气、暖等6个公共事业领域,7300个权责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并报请省政府印发实施。

“我们对所有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事项遵循‘应公开、尽公开’原则,对照‘权责清单’,围绕医疗机构登记、执业医师注册、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9个方面进行全面梳理,明确信息主体共享属性、性质类型、数据类型,编撰完成卫生健康‘信用信息目录’和‘双公示’目录。”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黄红霞说。

截至目前,河南省发改委已制定出台《河南省信用信息平台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信用信息平台网络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20余项制度,河南省公共信用信息服务代码集、查询服务规范和共享技术规范等地方信用标准已立项评审。一系列规制为下好“一盘棋”提供有力制度保障,也成为不少地市改善营商环境、创新政府监管机制、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强大支撑。

漯河市常务副市长高喜东表示,《条例》施行以来,漯河市以创建全国信用示范城市为契机,持续完善重大问题的高层协调推动机制、责任落实的通报督查机制、严格的奖罚机制和坚实的保障机制,已成为全国唯一“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和保障体系建设”双试点市。

固本强基 形成“一张网”

在事前环节,梳理适用信用承诺制行政许可事项清单,推广“审批替代型”“容缺受理型”等5类信用承诺,开发建设全省统一的信用承诺管理系统,归集信用承诺信息221万条;在事中环节,建成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系统,初步完成4类主体、覆盖218万家企业、1.4万个政府机构、8.8万家事业单位和12万个社会组织的信用综合评价;在事后环节,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联合奖惩系统与51个部门(行业)单位的行政审批、政务服务、公共资源交易等127个业务系统实现全流程嵌入,累计信用核查2185万次,涉及奖惩对象9万多个,奖惩案例反馈3万多条。

据刘文生介绍,河南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已归集各类信用数据突破50亿条、共享数据量位居全国第一,“信用中国(河南)”累计点击查询量突破3.2亿次。通过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持续提升“信用+大数据”服务功能,河南搭建起“1+18+10”一体化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体系,核查、警示、发起、反馈等全流程信用联合奖惩“一张网”初步形成。

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环境建设的“领头羊”。对此,河南省发改委、省委组织部建立全省统一的公务员录用、调任人选社会信用记录查询机制,目前已开展69批次、2410人次查询,依法依规限制1人调任资格。并探索开展政务诚信监测治理,对省辖市、省直管县(市)政务诚信状况实施月度、季度动态监测预警和年度综合评价。

“我们发挥涉企信息归集联席会议牵头单位作用,先后与68个省直部门和中央驻豫单位签订信息归集共享协议,将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检查等信息进行归集共享。目前,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河南)已归集806万户市场主体相关信用信息。”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副局长岳希忠说。

常态长效 打出“组合拳”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河南各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密切监测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制假售假等严重扰乱正常市场秩序的重大失信事件,集中开展信用核查5000余次;各地开发彰显城市特色的“信易行”“信易游”“信易租”“信易医”等守信激励信用服务产品共9类22项,提供优先出行、景区服务、免交押金等信用便利优惠服务100余项……为助推信用建设常态长效,河南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打出“组合拳”。

“我们还实施了‘信豫融’综合信用服务提质工程,组织开展河南省‘861’金融暖春行动,围绕先进制造、脱贫攻坚等8个重点领域,推动金融机构依托‘信豫融’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对符合条件的中小微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刘文生说,目前,平台已累计入驻金融机构248家,企业2万余家,发布金融贷款产品155个,支持近9000家企业获得信贷732亿元。

如何持续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社会氛围?据介绍,河南省发改委先后联合省纪委监委、省交通厅等10余家省直单位开展“信用·让中原更出彩”主题展览;会同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开展贯彻《条例》典型案例评选暨厅(市)长谈信用活动;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条例》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进公共场所“五进”活动,累计举办专题培训、讲座、展览等200余场(次)。

刘文生表示,下一步将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信用建设高质量发展,加快编制实施《河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全面推进法规制度体系化、基础支撑数字化、监督管理精准化、创新应用场景化、示范创建长效化、宣传教育常态化的社会信用体系运行机制建设。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