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发行“金融引擎”助力黄河生态大保护

新华财经北京5月6日电(记者闫鹏)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获悉,该行河南省分行通过政策性银行资金优势,创新“土地+”融资模式,在黄河生态环境保护、河滩区脱贫迁建等项目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有效解决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中的融资难题。目前,农发行河南省分行中长期贷款余额已突破900亿元关口,黄河融资需求突破450亿元,持续为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注入金融力量。

金融服务赋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

眼下,河南孟津牛步河湿地公园内,林水相依,绿韵环绕,正是市民茶余饭后休闲的好去处。但此前受周边城区排污影响,孟津部分河道水体污染严重。

2019年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先后为孟津“两河一渠”综合治理PPP项目提供贷款6亿元,为改善黄河中下游水体生态环境、保障居民供水安全、全面提升县域水环境质量、营造亲水空间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是该行支持黄河流域保护治理的一个缩影。在新安县,农发行河南省分行支持黄河廊道生态保护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7亿元,助力新安县境内黄河主河道38.7公里、10万亩宜林地高标准建设;在兰考县,农发行支持生态涵养项目建设10亿元贷款,探索县域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的新尝试,促进了焦桐“一棵树、一种精神、一个产业”发展……

仅2020年一年,农发行河南省分行审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贷款63个,金额301.8亿元;实际投放贷款93亿元,较2019年全年多投放83.7亿元,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迈出坚实步伐。

创新“土地+”融资模式

担保资源不足、利益联结不紧、带贫效果不佳、产品服务不够,一度成为沿黄地区资金融通的难题。农发行通过信贷模式创新,尤其是打造“土地+”融资模式,为金融服务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示范样本。

范县全境处于黄河滩区和滞洪区,人多地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滩区居民迁出去势在必行,可是钱从哪儿来?

农发行濮阳市分行、范县支行迅速开始行动,以范县政府土地综合整治奖补资金为还款来源,投入信贷资金解决滩区迁建资金不足问题。2019年10月,范县补充耕地及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安置6亿元项目贷款迅速落地,打造了河南省服务黄河流域和生态保护的“土地+”模式案例。

2020年同样采用“土地+黄河滩区迁建”模式,原阳县补充耕地储备及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安置房项目获得农发行14亿元贷款支持。截至2020年年末,农发行河南省分行累计支持范县、濮阳县、开封市祥符区、原阳县、长垣市等多地8.5万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安置,占比超过河南省2017-2020年黄河滩区迁建规划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据介绍,农发行通过积极探索“公益性项目、市场化运作”的融资路径,加快PPP、公司自营等市场化模式推广,研究创新财政涉农资金整合政策,先后形成了“土地+”“建租贷”“特许经营贷”等多个可复制推广的融资模式,为同业合作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积累了经验,同时助力地方政府盘活存量资产,撬动地方投资,累计审批贷款20.55亿元。

聚焦国家战略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金融机构该如何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添砖加瓦?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农发行河南省分行通过加强顶层设计、组建专职团队,精准谋划,全力配置金融资源和服务,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农发行河南分行制定了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成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金融服务工作小组,在每市分行组建中长期项目营销办贷队伍,专班负责项目推进,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局面。

与此同时,农发行还积极宣讲支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政策,谋求共同落实黄河国家战略的具体措施,在河南省范围内逐地市开展黄河保护信贷政策宣讲暨重点项目对接“黄河行”活动,至今累计宣讲签约和调研对接中长期项目215个。

据了解,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契机,2019年至2021年3月末,农发行河南分行中长期贷款余额连迈500亿、600亿、700亿、800亿、900亿元五大关口,黄河融资需求突破450亿元,已投放贷款金额178亿元,贷款余额208亿元,充分发挥了农业政策性银行对重大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


编辑:董原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董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