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观点】张苏军:提高无障碍建设法治保障水平

新华财经北京5月10日电(杨敏)9日,在清华大学110周年校庆系列智库论坛:“无障碍与未来人居”清华大学融合共享思想力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张苏军表示,无障碍环境建设状况是反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需要依靠法治来保障。

据张苏军介绍,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近2.6亿60岁以上老年人,是世界上残疾人口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无障碍建设方面有着巨大的现实需求。消除公共设施、交通出行、信息通讯等领域的障碍,让广大老年人、残疾人平等地参与到康养、教育、就业和社会生活中,对于提升老年人、残疾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社会融合有着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发展迅猛,社会整体无障碍设施、无障碍信息、无障碍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城乡无障碍环境建设方兴未艾,社区、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以及适老化改造受益面不断扩大。目前我国已形成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残疾人保障法和《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为核心,以无障碍环境建设地方实施办法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为重要内容,以具体领域的专门规定为补充的无障碍法律法规政策规范体系。

“但尽管如此,当前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水平还不相适应,无障碍环境建设还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急需进一步以法治来保障我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满足社会全体成员对无障碍环境建设日益增长的迫切需求。”张苏军说。

微信图片_20210510141949.jpg

“对无障碍环境建设立法已经成为摆在当下的重要课题,是新阶段高质量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必然所需。”张苏军强调,无障碍环境建设不仅需要政府的主导,还需社会力量,特别是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的广泛参与。无障碍立法既要立足现实,也要有前瞻性,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之下探寻无障碍建设的法治保障,满足广大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无障碍需求,实现无障碍环境建设的高标准、高质量发展。为圆残疾人、老年人的“中国梦,从而实现全体中国人的中国梦而做出贡献。



编辑:李连敏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李连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