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财经研报】进出口连续11个月增长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新华财经北京5月13日电(分析师郭桢 黎轲)4月,我国进出口总值3.15万亿元,同比增长26.6%,已连续11个月实现正增长。从全球范围看,我国产业链竞争优势明显,出口两年复合年化增速远高于欧美日等经济体,出现“一枝独秀”情况,表明我国战胜疫情后实现复苏,经济增长强劲,高质量发展取得成效,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向好势头。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境外蔓延,全球经济复苏仍不稳定、不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依然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因素。我国要苦练内功,做好应对准备,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巩固经济复苏基础。

一、出口延续增长趋势

海关总署5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4个月,我国进出口总值11.62万亿元,同比增长28.5%,外贸进出口继续保持向好势头。其中,4月进出口总值3.15万亿元,同比增长26.6%,环比增长4.2%,比2019年同期增长25.2%。从去年6月份起,我国外贸进出口已连续11个月实现正增长。与2019年同期相比,今年前4个月的进出口增速高达21.8%,说明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稳外贸政策措施有力有效。

近期,全球经济复苏景气度较强,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指数4月环比上升1.5个百分点至56.3%,创2011年3月以来的新高。美国、欧元区、日本制造业PMI指数均保持在较高景气度区间。外需回升带动我国出口保持较快增长,4月,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金额同比增长32.3%,贸易顺差428.5亿美元,为近3个月最高。

从全球范围的出口情况来看,我国出口出现“一枝独秀”情况。一季度,欧美日以及韩国和东盟出口的两年复合年化增速分别仅为2.0%、7.0%左右,中国达到13.4%,分别高于上述两大出口体11.4个百分点、6.4个百分点,成为2016年以来中国出口相对全球其他出口体表现最好的阶段。4月份,我国出口的全球份额不但没有下降,还有上升态势,复合年化增速较一季度进一步走高,与上述两大出口体将进一步拉开差距。4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达到32.3%,两年复合年化增速较3月上行3.6个百分点至16.8%。两年复合年化增速高于欧美日10个百分点,也高于韩国和东盟5个百分点以上,且差距进一步拉大。

图表1:中国、欧美日、韩国东盟出口两年复合年化增速(%)

中国、欧美日、韩国东盟出口两年复合年化增速(%).png

来源:CEIC,新华财经

二、我国产业链竞争优势明显

我国出口竞争力和韧劲较强的原因是产业链竞争优势明显,海外产能恢复对我国出口的替代效应影响有限。我国拥有上下游较为完备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拥有比发达经济体成本更低的高端人才,以及比发展中经济体更先进的技术,支撑了我国相关出口产品的不可替代性。

我国出口产品附加值率大幅提升,电脑手机、家电家具等附加值率相对较高的产品出口,拉动我国4月出口复合年化增速上行0.5个百分点;资本品、中间品拉动维持高位。4月我国电子消费品出口继续走强,出口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手机增速分别上行0.1和2.8个百分点至14.5%和15.6%维持高位,并拉动我国对韩国出口上行1.9个百分点至15.6%;集成电路出口21.6%,增速虽较上月下行2.9个百分点,但仍处高位。其他耐用品如汽车(包括底盘)出口在3月短暂走弱后上行22.3个百分点至48.2%,和2月份的高位相当;家用电器出口增速小幅下行1.2个百分点至21.3%,家具出口增速上行2.2个百分点至19.7%,耐用消费品出口依然维持高位水平。

从出口产品类型看,机电产品仍是拉动4月出口的主力,劳动密集型产品拉动边际上升。机电产品拉动4月出口同比17.9个百分点,贡献最为显著,但较3月的拉动幅度20.3个百分点相比有所下滑。防疫物资对出口同比的拉动,从3月的0.6%转负到-1.2%,在海外疫情再起的情况下,这一推动2020年中国出口超预期的力量继续减弱。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出口同比的拉动,从3月的3.7%回升到5.6%,其他产品的拉动从5.6%提高到9.5%。

图表2:电子产业链出口高增(两年复合年化%)

电子产业链出口高增(两年复合年化,%).png

来源:CEIC,新华财经

三、东盟地区对我国出口起到重要拉动作用

4月份,我国对美国、东盟、欧盟出口增速较去年同期均有大幅提升,分别为31.2%、42.2%、28.1%。4月份,美国继续成为中国最大的出口国,出口额达420.5亿美元;东盟次之,出口额达410.96亿美元;欧盟居第三,出口额达399.2亿美元。

推动中国出口超预期增长的主要是东盟地区,4月份中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长42.2%。东盟对中国出口同比的拉动,从3月的2.6个百分点提高至6.1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随着东盟的复工复产,增加了对中国原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进口需求。而美国、欧盟和日本这三个发达经济体对中国出口同比的拉动,从3月的14.0个百分点,下滑到4月的8.9个百分点。具体分国别看,4月份,中国对美国、中国香港地区、欧盟和日本的出口同比分别为31.2%、25.7%、23.8%和0.4%,而3月份数值分别为53.3%、33.3%、45.9%和7.6%,均出现回落,尤其是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增速下滑较大。对韩国出口的增速变化不大,3月和4月分别为20.9%、23.1%。

中国对除主要贸易伙伴以外的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同比也从3月的29.1%大幅上升到43.8%。从对4月出口同比的拉动幅度看,其他国家和地区、东盟和美国三者的贡献较大,分别拉动出口同比13.3、6.1和5.0个百分点。

图表3:4月主要贸易伙伴对中国出口的拉动出现分化

4月主要贸易伙伴对中国出口的拉动出现分化.png

来源:Wind,新华财经

四、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进口增长超预期

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4月份我国进口2210.7亿美元,同比增长43.1%,环比下降2.8%,比2019年同期增长22.5%。分国别来看,东盟、欧盟和日本为我国前三大进口来源国,进口额分别为313.75亿美元、267.94亿美元和184.57亿美元,进口同比增速分别达40.6%、43.29%和25.5%,保持较高增速。分产品来看,进口以集成电路、原油、铁矿砂和农产品为主。

4月进口超预期与大宗商品价格高涨有关,4月CRB现货指数均值518.14,同比涨幅45.95%,再创疫情以来新高。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导致供需错配,引发通胀预期,推升大宗商品价格持续走高。

4月进口超预期还与我国市场需求旺盛有关。4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1.1%,虽然低于上月0.8个百分点,但仍高于临界点。其中,小型企业表现尤其亮眼,制造业PMI为50.8%,高于前月0.4个百分点,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均连续两个月回升,表明中国经济扩张势头不减,企业补库存动力较强。

此外,随着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和疫情得到初步控制,海外供给修复进度加快,各国工业景气度上升、国际航运运力改善也是4月进口超预期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表4:进口大宗商品金额同比(%)

进口大宗商品金额同比(%).png

来源:Wind,新华财经

从进口金额上看,受到价格同比上行的拉动,4月原油、铁矿砂、铜矿砂进口金额分别同比增长73.2%、89.6%和51.3%。与加工贸易直接相关的集成电路、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进口增速相较3月分别小幅下滑4.7和3.3百分点至16.7%和20.2%,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进口增速上行0.9百分点至45.9%,整体均在高位。从进口数量上看,我国进口原油数量增速大幅回落16.3个百分点至-3.9%;铜矿砂进口数量增速下行3.1个百分点至7.7%;铁矿砂进口数量增速上行1.8百分点至10.5%。


进出口连续11个月增长 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pdf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张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