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江苏自贸试验区】全省“一盘棋” 高标准建设服务新发展格局

新华财经南京5月20日电(沈旋)近期,江苏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即将召开。挂牌设立一年多来,江苏自贸试验区紧紧围绕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先行区、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战略定位,以制度集成创新为核心,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培育新经济新支柱产业为重点,以发展新业态为突破,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引领,以上下协同部门联动为抓手,正进入全面发力、纵深推进的新阶段

协同高效 “一盘棋”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开放的“试验田”,江苏自贸试验区建设始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重视改革的统筹谋划和系统集成。

江苏树立全省“一盘棋”理念,把自贸试验区建设作为推动江苏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着力点,两年前成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自贸试验区工作,省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省长任组长,先后召开第一次、第二次全体会议,坚持高标定位、高点起步、系统集成、协同联动,统筹各方面要素资源,充分彰显改革试验的整体效应。省自贸试验区工作办公室设在商务厅,承担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法治先行。2021年3月1日,《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正式实施,从管理体制、投资开放、贸易便利、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创新金融服务、服务国家战略、法治保障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规范,为江苏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提供强有力法治保障。

政策保障。截至目前,江苏已制定出台《关于支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百余份政策文件,以《若干意见》为总领、设区市支持政策为主干、部门专项支持政策为支撑的“1+3+N”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

部门协作,“组合拳”配套联动。江苏省自贸办会同省有关部门、三大片区,建立完善“月度例会”“制度创新直通车”等工作长效机制,南京、苏州、连云港市分别成立片区工作领导小组。2020年,《关于赋予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第一批省级管理事项的决定》出台,一次性赋予自贸试验区273项省级管理事项,其中南京片区221项、苏州片区124项、连云港片区171项。省市联动建立企业需求清单、集成创新清单和复制推广清单。今年聚焦生物医药这一三大片区共性优势产业,17个省有关部门联合出台《协力支持自贸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政策举措》,省级层面支持政策落地见效。

江苏省商务厅厅长、自贸办主任赵建军说:“江苏自贸试验区要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进高水平开放、制度型开放,必须构建省内协同高效联动机制,部门和片区之间,三个片区之间,片区和其他功能区之间政策有效衔接、错位发展、相互促进。江苏自贸试验区作为我省开放的最高平台,正依托长三角一体化、“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加强与区域其他地区的协同联动,着力形成推动高水平开放制度型开放的先行示范,努力打造服务国内大循环的关键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

在全省“一盘棋”架构下,江苏自贸试验区在一系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历史性突破,先后总结形成151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87项为全国全省首创,率先探索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形成全产业链系统集成改革举措73项。

立足特色 构筑制度集成创新优势

“打造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示范区”,是江苏自贸试验区的“两区”定位之一。江苏是制造业大省,立足特色,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进行产业开放的局部压力测试和效果评估,不断破除制约新产业形态、新贸易方式发展的制度性障碍,着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体系。

江苏自贸试验区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破堵点、纾痛点、解难点,推动更深层次营商环境的优化,开展普惠型、特惠型、互惠型的制度创新。建立企业需求常态化协调解决机制,在既有任务清单基础上建立完善市场需求清单、集成创新清单、复制推广清单,先后研究协调企业诉求200余项。

聚焦三大片区生物医药共性优势产业,走访、听取110余家企业诉求建议,围绕“研发—制造—流通—使用—保障—安全”六大环节,研究制定全产业链开放创新试点工作方案,梳理提出了73项重点任务举措。其中,涉及省级层面的22项,已经会同17个部门制定出台专项支持政策。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受益企业超过1.1万家。加快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依托市场监管一体化指挥平台,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创新。完善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设立南京片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苏州片区国际商事法庭。强化金融领域风险防控,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统计分析和监测预警,探索区域股权市场数字化监管试点。

三大片区依托资源禀赋优势,开展首创性、差异化制度创新。南京片区打造全国首个区域集成评估改革示范区,简化审批降成本。对共性的工程建设评估事项提前统一评估,评估成果由区域内投资项目共享,为开工节省了大量时间和成本,实现区域评估集成改革效应的最大化。南京片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相关负责人谢菲说:“自贸区南京片区目前已基本实现8项区域评估改革的集成,南京片区已实现区域评估改革试点应用案例67个,未来3年将为企业减少约6000多万元的评估费用。”

苏州片区实行分级分类新模式,助力研发再提速。贝朗医疗是苏州片区的一家德国企业,在研发过程中需要用到和总部一样的器械耗材。得益于苏州片区实施的研发测试用未注册医疗器械分级分类管理制度,没有在国内注册的医疗器械也能第一时间进口,使企业研发的新产品提前半年顺利上市。

连云港片区首创中欧班列“保税+出口”,跑出高效率。首创中欧班列“保税+出口”集装箱混拼模式、国际班列“船车直取”零等待,推动单箱中转成本降低60%。2020年1月至11月,连云港中欧班列累计完成526列、43114标箱,运量同比增长22.9%,居全省首位。

江苏省自贸办副主任崔健说,江苏自贸试验区以改革系统集成为核心,聚焦提升产业竞争力,培育开放新优势、新动能,正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江苏优势、江苏担当的自贸试验区路径。

目前,近3000家高新技术企业在自贸试验区集聚,占全省9%,去年一年新增728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新支柱产业年产值超过7200亿元。集聚生物医药企业2600余家,年产值达2500亿元,占全省一半以上。2020年,江苏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22.9亿美元、进出口总额5630.5亿元,分别增长33.2%、15.3%,占全省10%、13%,稳居全国自贸试验区前列。

服务国家战略 全球视野开启高标准建设局面

江苏“十四五”规划提出要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赵建军认为,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首先要立足新发展阶段,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在畅通国内大循环中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在联通国际经济循环中增强高端资源要素配置能力。

江苏自贸试验区是产业高地,高端要素的“引力场”,应进一步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的示范引领作用,开展制度集成创新,集聚人才、资本、数据等高端要素,服务开放型经济重要领域和实体经济重点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领域,推动全产业链集成化改革。

在区域联动方面,江苏将完善并实施《关于支持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建设的若干措施》,高质量建设联动创新发展区,在全省形成以自贸试验区为“尖兵”,联动创新发展区为“先锋”的“雁形矩阵”。

其次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应立足服务国家战略。5月,长三角自由贸易试验区联盟正式成立。作为重要成员,江苏自贸试验区将依托产业发展和制度集成的经验,加强与其他两省一市的合作,立足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上海自贸试验区专业贸易服务平台、长三角境外投资促进中心国家级境外投资服务示范平台等现有功能性平台资源,在系统性集成化改革、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新经济新支柱产业等方面见到更大成效,为沪苏浙皖四地自贸试验区建设注入新动力,为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搭建新平台。

其三,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应对标国际先进规则。构建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是作为开放大省的江苏必然承担的职责使命。

中央要求,自贸试验区在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基础上,要完成对高标准规则的压力测试。江苏积极对标RCEP、CPTPP等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开展专题研究,研究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在服务贸易、电子商务、竞争、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领域积极争取大胆探索。

江苏已研究起草自贸试验区对标CPTPP探索推动制度型开放的研究报告,针对自贸试验区实际,提出导向性强、针对性强、实操性强的改革举措,通过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推动江苏自贸试验区更好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江苏自贸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是在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召开的,自贸试验区建设面临全新的内外形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江苏自贸试验区任务更重、压力更大,应种好“试验田”、下好“一盘棋”,在更高水平上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在加快全省“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建设中走在前列,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编辑:董原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董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