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因地制宜算好“能源账”

新华财经兰州5月26日电(记者卫韦华)针对我国能源需求增长更趋平缓、国际能源竞争更趋激烈的现实问题,多省正积极调整能源布局,相关改革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甘肃能源种类较多,但不同资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能源治理面临诸多挑战。多位专家学者提出,“十四五”时期甘肃在能源体系转型发展进程中,保障能源安全供给是根本任务,走向清洁低碳是必然趋势,同时要确保现有的各类能源能因地制宜高效利用。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甘肃能源治理面临诸多挑战

国家能源局局长章建华日前公开表示,“十四五”期间,要加快构建多元安全的能源供给保障体系,保障能源供需动态平衡,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和能源体制革命。对此,甘肃省新能源运行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汪宁渤、国网甘肃电力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刘淳等业内专家认为,能源属重资产,技术密集,沉没成本巨大,连锁影响深远,面对当下国内外的复杂局面,“十四五”的时间窗口意义更不同寻常,从甘肃省能源发展格局来看,目前主要面临以下矛盾:

第一,甘肃能源种类较多,但不同资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比较突出。甘肃煤炭自给率低,风电过剩,水资源相对西部其他省份来说还比较欠缺。目前,煤炭依然是甘肃省基础能源,在省内保证供应的基础上,省外主要从新疆和宁夏调入。

第二,煤电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目前,甘肃电网调峰能力缺额接近500万千瓦,电力系统调度运行压力较大,主要原因是省内火电机组中供热机组占公网火电总容量的68%。从火电灵活性改造实际进展看,由于缺乏配套政策和市场机制,各发电企业积极性不高,主动适应角色转变意识不足。

第三,能源体系支撑度不足。从存量传统工业转型发展看,一方面是甘肃电价交叉补贴较为严重,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基于制度安排,工商业用户为农业用户提供了巨额交叉补贴,导致工商业用户目录电价偏高。如甘肃农业排灌用电量大、价格严重倒挂,工商业用户每年为此承担交叉补贴13亿元左右,推高工商业用户电价约0.0201元/千瓦时。另一方面,对高耗能企业的让利并未促进用能企业实现产业升级并助力甘肃省内产业结构优化。未来一段时期,制造业依然是甘肃的支柱用能产业,但面临先进产业布局不足不强的瓶颈。

能源格局应紧扣“低碳、高效、经济、创新”四大主题

2020年12月,我国正式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白皮书全面阐述了未来中国能源安全发展战略的主要政策和重大举措,提出大力推进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等内容。专家学者认为,甘肃省传统的化石能源占比高,特别是煤炭长期发挥着基础性保障作用,给能源发展转型带来挑战。“十四五”期间,甘肃应在多元化能源供应保障安全基础上,坚定依靠电气化提升能源自给水平,进一步深度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稳步推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设,提前谋划奠定能源安全新战略长远格局。

第一,加快推动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落地实施,重塑黄河上游水土关系。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规划院院长周毅、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建兵等专家表示,甘肃生态环境脆弱、脱贫攻坚任务重的省情,直接或间接与水土关系的不协调有关,水不养土、土不涵水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削弱了土地的生产力。要破除发展瓶颈必须在水资源利用上做文章,推动建设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势在必行。目前,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已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研持续时间最长、各种方案最为纷纭的调水工程,“十四五”时期,甘肃亟须加快工程规划方案比选确定进程,并尽快付诸实施。

第二,推进能源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创新发展能源互联网,为破解多维目标平衡挑战、挖掘更大绿色发展效益提供新路径。国投电力小三峡电力公司顾问胡金认为,“十四五”是确立未来国家级工业互联网主平台的关键窗口期,是否拥有工业互联网平台,决定着企业和行业能否进化到下一代的组织形态。能源领域必须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独特赋能规律的工业互联网之路,其中,电网所具有的网络物理特性将在能源数字化转型中发挥愈发重要作用。

第三,因势利导,扶持装备制造企业发展,实现资源发展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甘肃省政府研究室战略处处长薛兆军表示,在过去10年新能源超常规发展的大背景下,甘肃新能源产业布局迟缓,产业承接力度不够,未能在新能源高速发展机遇期内有效地将资源发展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虽然甘肃制造业技术基础和底蕴较深,同时建设有多家装备制造产业园,但多以运行维修为主,核心装备制造不多,产业带动和辐射力度不足。在“十四五”期间,甘肃应利用资源多样、电力能源富集以及区位优势,大力引进和培育诸如电采暖、大数据的产业及装备制造业,扶持本土制造业做大做强,促进产业升级转型。

因地制宜、多点发力 破解新能源产业发展困境

当下,包括两大电网五大发电在内的各大能源电力企业,正在紧锣密鼓地编制“十四五”发展规划,而随着“新基建”项目的加快推进,以新能源装备智能制造和新能源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新能源体系的建设必将加速,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新要求也将投射在电力企业的“十四五”布局上。

甘肃历经10年的发展,建成了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已成为我国能源供给的重要一极。专家认为,甘肃作为我国重要的新能源产业战略示范区和重要能源供给基地,需要因地制宜、顺势而为,采取“集中开发、远距离输送”与“分布式开发、就地消纳”并举的发展模式,构建“资源-市场-产业”全链条战略规划,带动产业升级,实现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国网甘肃电力公司办公室副主任刘淳表示,新能源平价上网是能源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未来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手段。甘肃作为我国大规模集中式新能源开发的“掀幕者”,更需要及时转变观念和思想,主动适应变革,积极布局光热发电。建议甘肃相关部门统筹谋划、积极布局,加速推进能源局批复已经逾期的光热电站建设进度,为下一步全面布局做好准备。

甘肃电投大荣电力公司总经理邢永欣认为,建设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是落实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目前甘肃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均已建成投运,对甘肃新能源消纳、电力市场交易、新兴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他建议,应在运行基础上继续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进一步做好与现货市场的配套衔接,同时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更多火电企业开展灵活性改造,助推火电企业清洁化转型。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王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