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二氧化碳捕集与利用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

新华财经北京6月4日电(周玉然 谢荣飞)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明确减碳实施路径至关重要。在近日举办的新华能源沙龙活动上,专家认为,除了提高能源效率、降低高碳能源比重外,加强二氧化碳的捕集与利用也是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的有效途径之一。

中国是二氧化碳排放大国,其中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占总排放量的比重最大,因此,要实现“双碳”目标,能源消费领域的转型势在必行。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除了要提高能源效率、降低高碳能源比重,还需要对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进行处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研究室主任刘强表示,减少碳排放不意味着彻底不用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而是争取实现碳资源的循环利用。

刘强说,以往减少碳排放的方式主要是碳捕集和碳封存技术(CCS),现在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将捕捉到的二氧化碳回收再利用,比如与氢气化合产生甲醇,让其回到物质和能源的循环体系。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也是很有发展前景的清洁燃料。中国经济信息社经济智库能源研究中心市场运营总监顾青表示,传统的制甲醇工艺,多是以煤炭或天然气为生产原料。在“双碳”目标下,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将使甲醇成为固化二氧化碳较好的载体。

目前,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技术在我国已较为成熟。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李灿及其团队攻关的高效、低成本、长寿命规模化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和廉价、高选择性、高稳定性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催化技术均获得突破,并在甘肃兰州的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上得以成功应用。

交通运输是我国第三大碳排放部门,将甲醇作为车用燃料并循环利用对于交通领域的碳减排具有推动作用。世界绿色氢能组织联合创始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标准法规工作委员会专家陈刚表示,在交通领域推广甲醇应用,能够助力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而且不必对整个工业体系提出额外的、大的改动要求。

在生产方面,工信部甲醇汽车推广应用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魏安力建议,可以在富碳地区将二氧化碳捕捉起来,再在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区,利用可再生电力制出的氢与二氧化碳合成制备甲醇。魏安力指出,如果富碳地区的光照强度可达到3000小时/年,风速达到4.5米/秒以上,就可以实现利用可再生能源就地制甲醇。

我国新疆、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西藏、云南、贵州、山西等地区具有富裕的煤炭资源,同时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资源优势,都是适宜发展绿氢制备甲醇的地区。

与会专家还表示,可再生能源电力制氢不仅可以对二氧化碳排放进行消纳,同时,二氧化碳与氢气合成制甲醇还可以解决当前氢能的储存、运输难题。

会议背景 (1).jpg

新华能源沙龙由中国经济信息社和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联合主办。主办方将会定期组织沙龙活动,邀请著名专家与学者就能源行业的热点问题共同研讨,助力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


编辑:江宇娟


版权声明:未经新华财经书面授权许可,严禁任何个人或机构以任何形式复制、引用本文内容或观点。

免责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

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服务民族企业,助力中国品牌

新华社品族品牌工程

[责任编辑:江宇娟]